江蘇儀徵:曾是江南繁華名城,為何現在“淪落”為縣級市?

變化無窮,各有所歸。今天,海佑老師繼續給大家講解中國歷史地方誌。

我們如今熟知的城市地名,在歷史上大多曾經數次改名,甚至有很多城市改名,讓其失去了文化底蘊,比如徽州改名黃山,常山改名石家莊,蘭陵改名棗莊等等。

有一個江北古城,曾經三次避諱皇帝名諱而改名,最後成了一個縣級市的小城——儀徵。

江蘇儀徵:曾是江南繁華名城,為何現在“淪落”為縣級市?

儀徵地理位置

說起儀徵,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儀徵化纖廠,因為當時儀徵擁有全國最大的化纖廠,其實儀徵這個小城在歷史上也曾風光過。

早在西周初年,儀徵這裡就有了城鎮,當時有一位叫“義阝(zuǒ)”的公子分封在此,於是這座小城便以這位公子的名字而被命名了幾百年。

這個小城一直到了伍子胥逃楚投吳之時,伍子胥路過此處,幸得漁夫和浣紗女相助,才得以逃脫,伍子胥解劍渡江之處離此城不遠,於是“胥浦”就出了名,也就成了這個小城的代名詞。

江蘇儀徵:曾是江南繁華名城,為何現在“淪落”為縣級市?

伍子胥

一直到漢武帝時期,由於這個小城處在交通要道,每天車馬絡繹不絕,於是便改稱“輿縣”。自此時開始,這個小城也便開始走向了繁華。

隋朝時期,隋煬帝楊廣開鑿大運河,隋煬帝為了到江南賞楊花,在大運河沿岸興建了50多行宮,其中最大的一座宮殿“揚子宮”就坐落於此,因此這個小城便首次因為皇帝的駕臨而改名叫做揚子縣。

江蘇儀徵:曾是江南繁華名城,為何現在“淪落”為縣級市?

隋煬帝

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因為吳國皇帝特地挑選了揚子縣白沙鎮作為接駕點。因此,這裡再次因為皇帝的到來而改名為迎鑾鎮。

到了宋朝時期,因為宋朝真宗皇帝信奉道教,全力支持全國道教的建設,當時因為有官員稱揚子縣內有王氣縈繞,於是宋真宗趙桓便命令在此建立一尊真武大帝的塑像。

建成之後,全縣人民皆來朝拜,因為真武大帝面容逼真,因此這座小城便被真宗賜名為“儀真”。

江蘇儀徵:曾是江南繁華名城,為何現在“淪落”為縣級市?

真武大帝

而到了宋仁宗趙禎繼位之時,因為“儀真”的“真”字與“禎”同音,因此又被改回了揚子縣。

後來因為金兵南下,靖康之戰爆發,宋朝士人衣冠南渡,這個小城迎來了其真正繁華的時機,因為地理位置重要,因此此地被改為了“真州”,承擔了江淮地區的漕運中轉的責任。

一時間此地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一舉成為繁榮發達的江北名都,在當時“真州”的地名可謂是名冠江南,號稱“風物淮南第一州”。

但是宋朝滅亡之後,蒙古人以武統治江南,此地便失去了其原有的繁華,明朝建立之後,在此地設立儀真縣。

江蘇儀徵:曾是江南繁華名城,為何現在“淪落”為縣級市?

儀徵鼓樓

儀真縣這個地名一直延續到清朝,但是雍正皇帝繼位之後,為了避諱雍正皇帝的名諱便改為了“儀徵”。

清朝末年,宣統皇帝溥儀繼位,此地再一次避諱皇帝名諱而改回了“揚子縣”。但是辛亥革命之後,“儀徵”這個名字又被重新使用,一直延續至今。

1986年7月,儀徵縣撤銷縣制,改名為儀徵市,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縣級市。但是因為其周邊全都是省會級別的大都市,使得儀徵市的發展受到了限制,人才流失嚴重,其經濟結構比較單一,主要以石油化工和汽車零部件製造為主。

但是這一座江南小城,安安穩穩,可以說也是歲月靜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