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拍的百年發展史


網球時尚,始於經典


揮舞羊腸 | 網球拍的百年發展史


網球拍的起源與發展


古早時期


網球運動最早誕生於11世紀的法國傳教士之手,而那時的網球只是一項人們用手對著牆壁拍打一隻小球的運動,最初的球拍其實就是打球者的手掌。這“手感”可想而知。當時場地是泥土沙地,人們在享受娛樂的時候,也正是法國網球公開賽羅蘭加洛斯紅土初見雛形。


揮舞羊腸 | 網球拍的百年發展史


動物製品時期


最早的網球拍在16世紀出現,並使用羊皮作為拍面的橢圓形網球拍。到了17世紀,網球運動傳入英國之後,球拍不再是平面的羊皮紙,而採用羊腸線。經過圈地運動之後英國羊多了,而且在賽場上,羊皮紙的質量問題常影響選手發揮,因此羊腸線成為了當時最好的替代品


揮舞羊腸 | 網球拍的百年發展史

過渡時期


早在14世紀,意大利誕生了歷史上的第一把木質球拍,受制於材料與工藝,那時球拍拍面小得可憐。


揮舞羊腸 | 網球拍的百年發展史


木刻經典


直到1874年,英國人沃爾特·C·溫格菲爾德製造了現代木質球拍,併為其制定了標準,長手柄、淚滴形拍頭加網線的模式才被固定下來,直到現在形狀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揮舞羊腸 | 網球拍的百年發展史


1880年到1920年期間的木拍,都可以被認為是“古董拍”,剛開始是由一片片堅固的模型木頭加工成型,後來才慢慢削成薄片狀的竹子或者木材,經過彎曲烘烤成型。


揮舞羊腸 | 網球拍的百年發展史


1920年到1940年,一般被稱為“陳年木拍”,開始使用堆磚式的木材,並且加入一些空氣動力學的結構設計,皮革握把也開始逐漸朝向細緻化,木拍製作也是相當繁雜的技術過程,牽扯到木材的切削、粘著、烘烤、彎曲成型、塗裝、補強等環節。木拍時代的球拍代表為Dunlp Maxplyfort,誕生於1931年。


揮舞羊腸 | 網球拍的百年發展史


合金時代


上世紀六十年代球拍生產商開始向金屬領域進軍。1967年,美國wilson公司生產了型號T-2000的鐵製球拍


揮舞羊腸 | 網球拍的百年發展史


網壇傳奇康納斯用這支球拍劃開了球拍的

金屬時代。高延展性的金屬材料不僅使拍頭面積輕鬆突破100平方英寸,擊球面積比木製球拍增大了兩倍,而且可以承受更高強度的衝擊力和拉力。無論在拍圍面積、拍弦的承重磅數以及手感等都具備木質球拍無可比擬的優勢。


虛擬VR時代


儘管現在出現了VR等交互式遊戲虛擬網球比賽,但揮感,擊球感肯定不及真實比賽。


揮舞羊腸 | 網球拍的百年發展史


網球場地在時代的進步下也有了一定的變化。紅土網球場,草地網球場,硬地網球場,均成為了現今網球大賽上重要的場地。而隨著網球的普及,人們對網球的認識越發深刻。在中國,2011年法國網球公開賽李娜的勝利,中國金花不斷湧現在各大賽事裡,網球大賽上出現了更多亞洲人的面孔,讓國人對網球運動更加深刻。

所以在未來,您是否期待有更厲害的高科技球拍在賽場上揮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