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數據表明,窮人比富人更容易感染病毒,原因就是“貧窮”

據《每日郵報》4月5日報道,依據來自Cuebig的智能手機位置數據,根據對智能手機位置數據的分析,在

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在家中自我隔離是富人的生活,而低收入工人別無選擇,只能出門繼續為生活奔波。


美國大數據表明,窮人比富人更容易感染病毒,原因就是“貧窮”


在至少38個州發佈封鎖措施後,約2.97億美國人(約佔人口的90%)現在被命令留在家中。 但是,儘管富人可以躲避到鄉下和海濱小鎮的第二個家園,以躲避疫情的侵襲。但儘管實行了封鎖政策,全美國的窮人仍在四處走動,為生活奔波。


美國大數據表明,窮人比富人更容易感染病毒,原因就是“貧窮”


這種令人擔憂的趨勢暴露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社會上最貧窮的人最有可能遭受致命疾病的威脅。 富裕的人們已經能夠逃離紐約等人口稠密的城市,逃往漢普頓的夏季綠洲。 他們還擁有更多的工作保障和福利。


美國大數據表明,窮人比富人更容易感染病毒,原因就是“貧窮”


數據顯示,所有高收入群體中的人們,流動情況都比疫情爆發前少,富人居家的時間更多。在美國幾乎每個州,富人也開始在窮人之前幾天就開始了社交疏遠。

據分析顯示,雖然,這些大都市地區低收入社區的人們,疫情期間也大大減少了他們的活動,但是在三月的第三個週末之後,活動又有了新的高峰。

美國大數據表明,窮人比富人更容易感染病毒,原因就是“貧窮”

哥倫比亞大學的醫生兼公共衛生教授阿什溫·瓦桑(Ashwin Vasan)博士對《泰晤士報》說:“人們想把這種病毒說成是機會均等的病原體,但事實並非如此。”

凱撒家庭基金會告訴《泰晤士報》,在疫情爆發期間,低收入群體,例如:雜貨店工人,養老院工人,倉庫人員和送貨司機。 如果他們辭職,他們通常將無權索取失業救濟金。 因此,這些工人別無選擇,只能去上班,並且經常坐擁擠的地鐵。


美國大數據表明,窮人比富人更容易感染病毒,原因就是“貧窮”


相反,許多高收入工作不是一定要在固定地點,這意味著較富裕的工人現在要麼在家工作,要麼被休假。

此前,亞馬遜工人週一舉行罷工,聲稱該公司沒有提供足夠的防護裝備,因為至少有七名工人因冠狀病毒而生病。


美國大數據表明,窮人比富人更容易感染病毒,原因就是“貧窮”

26歲的家庭護理工作者Adarra Benjamin


26歲的家庭護理工作者Adarra Benjamin告訴《泰晤士報》,她每天早上必須乘公共汽車20英里才能上班,為老年人做飯,打掃衛生和購物,每小時的報酬為13美元。Adarra Benjamin擔心被冠狀病毒感染但不能辭職。她說,她唯一的選擇是隨身攜帶洗手液。

專家稱,一旦低收入工人感染了這種病毒,他們面臨的風險更大,因為他們購買健康保險的可能性較小。

窮人的流動性的增加還有個原因,他們必須定期去超市,因為瘋狂囤貨只是富人的行為。低收入家庭經常以“現金薪水”為生,因此無法一次性大量購買價值數週的雜貨和生活必需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