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很厲害?但還有更厲害的,現代金融學之父:格雷厄姆


在投資界中,唯一活著被封神的男人是“股神巴菲特”。他以30萬美元起家,62年翻了28萬倍,是《福布斯富豪榜》的常青樹。

不僅如此,股神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全球股價最高的公司,一股30萬美元。擁有一股,就是中國的百萬富翁。

這樣的男人,厲害不?但比股神巴菲特更厲害的人是他的老師——本傑明·格雷厄姆,被稱為“現代金融學之父”,是“20世紀四大投資巨人”之一。

股神巴菲特很厲害?但還有更厲害的,現代金融學之父:格雷厄姆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果沒有師傅的指引,修行無門,投資無路。沒格雷厄姆,就無股神巴菲特。

格雷厄姆是價值投資的開山鼻祖。他有兩本定鼎之作《證券分析》和《聰明的投資者》。

當年巴菲特讀了格雷厄姆的著作之後,就拜入其門下,成了格雷厄姆的學生。並在畢業後,進入格雷厄姆的公司,從事投資工作。

股神巴菲特很厲害?但還有更厲害的,現代金融學之父: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在投資方面,用三個理論奠定了自己“現代金融學之父”的地位:價格與價值的關係、能力圈和安全邊際。

價格與價值

在《聰明的投資者》中,格雷厄姆如此闡述價格與價值之間的關係——“股票有其內在價值,股票的價格圍繞其內在價值上下波動。”

比如去年因為非洲豬瘟,二師兄瘋狂漲價,從十幾元一路飆升到最高時50多元。現在超市裡的豬肉價還是30多元。

為什麼會這樣?物以稀為貴,供不應求,豬肉價值上漲,推動了價格上漲。價值是推動價格上漲的根本性原因。

股神巴菲特很厲害?但還有更厲害的,現代金融學之父:格雷厄姆


股票是公司所有權的證券化。每張股票的背後都是一家公司,而公司又是創造價值的組織。所以股票不是票,是真實的價值。

有價值,就會有價格。打開股票交易軟件,我們會看到紅紅綠綠的數字,這就是股價。

投資股票的時候,我們會經常發現股價的波動很厲害,有的時候甚至會有10%的漲跌幅。很多時候,都是市場情緒的作用,與價值沒多大的關係。

股神巴菲特很厲害?但還有更厲害的,現代金融學之父:格雷厄姆

今年因疫情波及,市場恐慌。從2月到3月,美國波音公司的股價從最高點347.89美元,一路下跌到89美元,市值蒸發了74%。

但波音股票背後對應的是波音公司。短短一個月之間,波音公司的飛機會折價74%嗎?不會,1萬美元的飛機是不會賣2600美元的。

短期內,股價會暴漲暴跌,但最終還是會迴歸本身的價值。價格與價值最終會互相匹配,這就是價格與價值的關係。

這是格雷厄姆的第一個重要理論——價格與價值的關係。


股神巴菲特很厲害?但還有更厲害的,現代金融學之父:格雷厄姆

能力圈

在西天取經的路上,孫悟空有一次去化緣,但不放心唐僧和兩位師弟的安全。於是畫了個圈,讓他們待在裡面。但最終三人因飢餓難忍出了圈,被妖精抓了去。

孫悟空畫的圈是安全圈。格雷厄姆也給投資者畫了個圈,叫能力圈。不出圈,就不會被妖精抓,不會虧錢。

“貨比三家不吃虧”,說的是我們去買東西,在事先不知道價格的情況下,多跑幾家,心裡就有底了。這就是建立能力圈的過程。

股神巴菲特很厲害?但還有更厲害的,現代金融學之父:格雷厄姆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能力圈是指對投資品種的瞭解程度,能判斷出內在價值是多少,值多少錢。越瞭解,能力圈越大,越能夠賺到錢。

股神巴菲特說:“對你的能力圈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大小,而是你知道自己能力圈的邊界所在”。

每個人只能賺認知內的錢,只能過認知內的生活。瞭解什麼,瞭解多深,投資的能力圈是我們憑實力賺錢的硬件。

無能力圈,不投資。這是格雷厄姆的第二個重要理論——能力圈。

股神巴菲特很厲害?但還有更厲害的,現代金融學之父:格雷厄姆

安全邊際

有了能力圈,我們就知道一家公司值多少錢,但用什麼價格去買呢?我們就需要判斷當前價格與價值之間的關係。

比如董明珠領導的格力電器。我們知道,它現在的價值是10元每股。但股價此時是20元,要買嗎?很顯然,並不會。但如果此時是5元,投資者肯定會瘋狂買入。

對於安全邊際,格雷厄姆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我們要用0.4元的價格買價值1元的東西。”

股神巴菲特很厲害?但還有更厲害的,現代金融學之父:格雷厄姆


安全邊際就是指要用比價值更低的價格去買股票。買到就是賺到,用0.4元的價格買價值1元的東西,先天就賺了0.6元。

當股票的價格大幅低於價值時,我們就擁有了安全邊際。相反,如果價格大幅高於價值時,我們就失去了安全邊際,虧錢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最大的安全邊際是買的足夠便宜。這是格雷厄姆的第三個重要理論——安全邊際。

股神巴菲特很厲害?但還有更厲害的,現代金融學之父: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說:“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圈,忽視安全邊際,這是投資者虧損的主要原因。”

能力圈是對價值的理解,需要我們對公司有足夠的瞭解。安全邊際是對價格的把控,需要我們買的足夠便宜。

用低廉的價格買高價值的東西,無有不賺。你是要用“白菜價買黃金”,還是用“黃金價買白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