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唯一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加物理學獎的女人,憑實力坐上"C位"

在講今天這個女人的事蹟之前,我們首先來看一張照片。不論你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不論你是否懂物理,這張照片值得每個看過的人心生敬意,甚至有人說這張照片上彙集了當時全球三層最為聰明的人。

這是第五屆索爾維會議的合影留念,拍攝自1927年10月末,會議聚集了當時全球最為優秀的那批物理學家。這些人當中有愛因斯坦,有普朗克,有海森堡,有薛定諤,有洛倫茲……29個人當中,有17個或當時,或之後獲得了諾貝爾獎。

史上唯一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加物理學獎的女人,憑實力坐上

但哪怕在這場群英薈萃留影,有個人的的光輝也是完全無法被旁人所遮掩的,她就是照片中唯一的女性,還是能夠坐在第一排居中位置的女性,瑪麗·居里,或許大家更喜歡稱呼她為居里夫人。

我們都知道一般這種合影當中,越是前排的人地位越高,越是中間的人地位越高,比如說正好位於中軸線上的愛因斯坦;而居里夫人的成就,最著名的就是發現了"鐳"這種元素。問題來了,元素這個事難道不是屬於化學範疇嗎?一個在化學領域獲得成就的科學家,跑來物理學聚會,還坐上了"C位",怎麼看都覺得有點尷尬。

史上唯一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加物理學獎的女人,憑實力坐上

不不不,居里夫人一點都不尷尬,雖然她在1911年時,因發現元素釙和鐳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但是早在這之前,她就在1903年的時候,跟自己的老公還有貝克勒爾一起,因對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也就是說居里夫人是位跨專業同樣站到了巔峰的人,人家既是物理學大拿,又是化學翹楚,重點是她獲得這些榮譽時還非常年輕。這事得從1891年,來自波蘭的居里夫人才24歲時說起。

史上唯一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加物理學獎的女人,憑實力坐上

1891年9月,居里夫人進入索爾本大學(也就是巴黎大學)物理系求學,也就是說一開始居里夫人走的就是物理學之路。1894年,想要獲得更好的實驗設備的居里夫人經人介紹,認識了當時巴黎大學的化學系主任比埃爾·居里,也就是後來的居里先生,二人於次年在巴黎完婚。

史上唯一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加物理學獎的女人,憑實力坐上

在1895年的時候,法國皇家科學院就宣讀了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的論文《鈾和釷的化合物之放射性》,這個時候她還未跟比埃爾·居里完婚,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是居里夫人的原名,可以說關於放射性的概念和理論,居里夫人才是真正的開創者。

事實也的確是這樣的,居里先生某種程度上來說反而算是居里夫人的助手,要知道她提出這個概念之時還未滿30歲;但是等到1903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時候,一開始並未出現居里夫人的名字。還是比埃爾·居里看不下去,堅持要證明自己妻子的付出,居里夫人才出現在了最終獲獎名單上。

史上唯一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加物理學獎的女人,憑實力坐上

在這段時間內居里夫婦也沒閒著,他們抽空在1898年的時候又放了個"王炸"出來,宣佈發現了比鈾的放射性要強100萬倍的新放射性元素88號,也就是鐳。為了提純鐳,居里夫婦幾乎賠上了全部身家。

可惜的是比埃爾·居里在1906年時出了車禍當場死亡,居里夫人繼續一個人堅持對鐳的研究,終於在1911年憑藉著分離出純金屬鐳而再度獲得了諾貝爾獎,這一回再沒人因為其女性身份想要抹去其功勞了。

史上唯一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加物理學獎的女人,憑實力坐上

再之後居里夫人因為跟郎之萬的戀情(照片上坐在愛因斯坦右手邊同為C位的那個科學家)遭受到各種罵名,郎之萬也為了保全自己讓居里夫人一個人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但居里夫人並沒有因此消沉,而是在一戰爆發之時毅然決然投入到研究X射線的工作中——因為她認為X射線在戰場中的作用更大。

史上唯一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加物理學獎的女人,憑實力坐上

X射線在醫學上的作用想必就算非專科生應當也知道,而對其進行研究並一直在戰場上親身用X射線為戰士們檢查身體的居里夫人卻因為接觸放射線物質(尤其是X射線)過多,在1934年因惡性白血病去世。

"在所有的世界名人當中,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這是愛因斯坦對居里夫人的評價。勝不驕,敗不餒,一輩子都在無止境的學習與研究,居里夫人用自己的行為告訴了所有人,她對得起自己在學術界的地位。

史上唯一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加物理學獎的女人,憑實力坐上

做研究是件枯燥而又乏味的事,尤其是現在的研究基本都看重論文,更是難倒了一批在論文上不太擅長的人。碰到這種情況不用愁,第2導師專門為你解決難題。真人名師坐鎮,精品視頻課程隨時觀看,一對一輔導專人定製,不論是學術論文還是畢業論文,第2導師論文輔導統統都能搞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