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資本和剩餘價值(十一)

摘錄∣資本和剩餘價值(十一)

(三)資本的分類

摘录∣资本和剩余价值(十一)

1.資本的這兩個組成部分,從價值增殖過程的角度看,則是作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相區別的

轉變為生產資料即原料、輔助材料、勞動資料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並不改變自己的價值量。因此,我把它稱為不變資本部分,或簡稱為不變資本。

相反,轉變為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改變自己的價值。它再生產自身的等價物和一個超過這個等價物而形成的餘額,剩餘價值。這個剩餘價值本身是可以變化的,是可大可小的。這部分資本從不變量不斷轉化為可變量。因此,我把它稱為可變資本部分,或簡稱為可變資本。資本的這兩個組成部分,從勞動過程的角度看,是作為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作為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相區別的;從價值增殖過程的角度看,則是作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相區別的。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243頁)

2.作為生產條件進入生產過程的資本不變部分,在生產過程中是一個事先已知的價值

作為生產條件進入生產過程的資本不變部分,在生產過程中是一個事先已知的價值,它必須再現在產品的價值中。

(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1862年春-1862年底),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第2版,第87頁)

3.工人今天的勞動或下半年的勞動是用他上星期的勞動或上半年的勞動來支付的。

當工人把一部分生產資料轉化為產品的時候,他以前的一部分產品就再轉化為貨幣。工人今天的勞動或下半年的勞動是用他上星期的勞動或上半年的勞動來支付的。只要我們不是考察單個資本家和單個工人,而是考察資本家階級和工人階級,貨幣形式所造成的錯覺就會立即消失。資本家階級不斷地以貨幣形式發給工人階級票據,讓工人階級用來領取由它生產而為資本家階級所佔有的產品中的一部分。工人也不斷地把這些票據還給資本家階級,以便從資本家階級那裡取得他自己的產品中屬於他自己的那一部分。產品的商品形式和商品的貨幣形式掩飾了這種交易。

因此,可變資本不過是工人為維持和再生產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基金或勞動基金的一種特殊的歷史的表現形式;這種基金在一切社會生產製度下都始終必須由勞動者本身來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基金所以不斷以工人勞動的支付手段的形式流回到工人手裡,只是因為工人自己的產品不斷以資本的形式離開工人。但是勞動基金的這種表現形式絲毫沒有改變這樣一個事實:資本家把工人自己的對象化勞動預付給工人。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655頁)

4.預付的可變資本不會把它自身的價值加到產品中去

預付的可變資本不會把它自身的價值加到產品中去。不如說,在產品中代替可變資本價值出現的,是一個由勞動創造的新價值。可變資本的絕對價值量的變化,只要僅僅表現勞動力價格的變化,就絲毫不會改變商品價值的絕對量,因為它並不改變由活動的勞動力創造的這個新價值的絕對量。相反地,這種變化只會影響新價值的兩個組成部分的數量關係,其中,一個組成部分構成剩餘價值,另一個組成部分則補償可變資本,從而加入商品的成本價格。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37頁)

5.資本的構成要從雙重的意義上來理解

資本的構成要從雙重的意義上來理解。從價值方面來看,資本的構成是由資本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比例,或者說,分為生產資料的價值和勞動力的價值即工資總額的比例來決定的。從在生產過程中發揮作用的物質方面來看,每一個資本都分為生產資料和活的勞動力;這種構成是由所使用的生產資料量和為使用這些生產資料而必需的勞動量之間的比例來決定的。我把前一種構成叫做資本的價值構成,把後一種構成叫做資本的技術構成。二者之間有密切的相互關係。為了表達這種關係,我把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並且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叫做資本的有機構成。凡是簡單地說資本構成的地方,始終應當理解為資本的有機構成。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707頁)

6.我們把那種和社會平均資本有同樣構成的資本,叫作平均構成的資本

我們把那種同社會平均資本相比,不變資本佔的百分比高,從而可變資本佔的百分比低的資本,叫作高構成的資本。反之,把那種同社會平均資本相比,不變資本比重小,而可變資本比重大的資本,叫作低構成的資本。最後,我們把那種和社會平均資本有同樣構成的資本,叫作平均構成的資本。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183頁)

7.投在一個產業部門的資本的價值構成,也就是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的一定比率,總是表示一定程度的勞動生產率

事實上,投在一個產業部門的資本的價值構成,也就是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的一定比率,總是表示一定程度的勞動生產率。所以,一旦這個比率的變化不是由不變資本的各個物質組成部分的單純的價值變化或工資的變化引起的,那也就必定表示,勞動生產率已經發生了變化,因此,我們常常可以看到,c、v和m這幾個因素的變化同時也包含著勞動生產率的變化。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60頁)

本文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政治經濟學》一書的第一編“直接生產過程”。

摘录∣资本和剩余价值(十一)

讀懂馬列 掌握真理

歡迎長按二維碼關注

以徹底的理論說服人

歡迎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