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學習指南——學習習慣、時間規劃篇

再強調一遍:發現自己的問題,對相應的問題努力找方法,方法一定會比問題多

。記住老師說的這句話。老師只能從自己角度來考慮問題,有的時候考慮的必然不夠全面。只能作為參考,同學們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特點來給自己做調整。

關於每天的作業,想先說一下各科老師為什麼要佈置作業呢?想讓同學們站在老師的角度上考慮,如果你要幫助同學們提高成績,最好的方法是什麼?不是上課灌輸,而是作業練習反饋。沒有通過足夠的練習,絕對不足以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老師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以高考為導向,幫助同學們練好各種題型,就不會導致在高考的時候遇到新的題型出現不會的情況。現在是老師逼著你們做作業,到了高三,你們自己就會懂得主動找各種練習來做,刷遍天下題。高考比的就是時間的投入,誰投入的越多,自然就會越有希望。現在很多同學都會感覺作業很多,主要是因為科目太多,而且每科都有各種要求,同學們新到高中來自然不適應。但是還要強調的是,掌握老師佈置的作業很重要,我們一起來想想方法。

高一學習指南——學習習慣、時間規劃篇

數學會佔掉大部分的時間,這個是很多同學反映的問題。我們的目的是全面理解老師的題目,如果只是在應付的話,必然沒有效果。第二天要上交的練習,老師上課要講的題目,這個一定要在前一天晚上完成的。如果當天沒有空閒時間來完成所有的作業,或者出現了部分的題目掌握的不是很清楚。一定要記錄下來,要在有空的時間去把沒有弄清楚的題目做清楚。週末是一個很好的時間,用來查缺補漏。但是好像許多同學感覺週末的時候不知道該做什麼?

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瞭解自己的缺漏,不知道針對性地去解決自己存在的學習問題,是同學們的主要問題。我一直強調的是,同學們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懂得分析自己,懂得自我訓練。比如一個考試考完,總會有一些題目錯誤,題目背後代表著一種題型,特別是數學物理,是可以針對性地去解決的。比如物理受力分析、動能定理,數學的三角恆等變換、誘導公式不會,那就去把學案、周練、課外教輔裡的相關內容全部找出來研究。一種題型認真研究個二十題,你還說完全不會嗎?老師為什麼碰到題目可以那麼快地反映出來,因為這些題目題型老師肯定都見過了。

這個階段,能完整完成作業、複習、預習是很不容易的。但這些就是對大家的要求,就是要努力思考怎麼樣去把他完成得更好。所以,時間安排這個時候顯得非常重要了。

高一學習指南——學習習慣、時間規劃篇

關於時間安排,每一個人的特點也都不一樣。所以安排肯定是有所不一樣的。所以在時間安排上,更需要各個同學們自己去想應該怎麼安排。要以目標為導向來做時間安排,我們的目的是,掌握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練習,分析總結之後形成知識系統。完成這個基本目標每個同學所需要花費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慢的同學,就要投入更多的時間來做。有一點必須承認,有一些同學理解理解能力比較好,效率比較高,可以比較輕鬆地掌握知識。但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節奏來走,而不是被他人帶亂了節奏。就像是跑步一樣,總有人跑得比你快的,如果都跟著別人的節奏來,最終就不能跑到終點。

第二天要上的課,前一天晚上必然是要做一下上節課的複習。很多知識只是過一遍很快就忘掉了。如果都不知道上節課講了什麼,那老師接著講下節課,你也就肯定不知道在講什麼了。預習的話,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快速預習。比如像生物,可以直接做學案裡面的基礎檢測,帶著問題來上課聽講,一定會更有收穫。或者可以在下課的時候拿出課本,迅速尋找課本里的關鍵詞關鍵句,等待老師上課對它的解釋。帶著目的和問題來聽課,上課的效果一定會更好。做計劃方面要根據計劃完成的情況來進行調整,如果每一次的計劃都是空的話,那必然沒有多少意義了,也不會再想著去堅持。

高一學習指南——學習習慣、時間規劃篇

關於考試,大家要更加懂得總結和分析。也許你會用“粗心”“看錯題”來告訴自己考不好的原因是這個。大家最好趁早放棄掉這些想法。高考可不管你是怎麼錯的,只管最終的分數是多少。有一些同學考試的時候,題目沒看完就做,草稿紙亂七八糟,填塗卡隨意,字寫得自己都看不懂,這些都是平時做題習慣不好導致的。因為能做到不粗心、不看錯題目,本來也就是能力的體現。高中會經歷許許多多的考試,大家一定要努力思考如何避免考試失誤,趁早發現適合自己的考試方法,比如碰到不會的題目怎麼辦,碰到可能會但是會卡住的題目怎麼辦,如何保證會做的題目都做對。

高中的學習,想要取得好的成績,做好時間規劃和端正學習習慣是必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