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技巧:如何答好綜合分析

在公務員或者是事業單位的考試中我們都知道常考的題型包括計劃組織、人際,綜合分析等,其中綜合分析單位比例又佔據了很大一塊,基本上每一套題中都可能會出現一道題甚至在個別省份中會出現兩道的情況,這其實凸顯了綜合分析在我們面試題目中的重要性。但是在授課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現綜合分析已經成為了學生答題過程中老大難的問題,不知從何下手。只有幫助學員翻過了綜合分析這道大山,才能幫助他們克服心理的畏懼,輕鬆自如的走上考場。

經過中公教育專家不斷的摸索、總結,發現了以下幾種方法:一是聯想法,即從題幹中提供的信息聯想到我們身邊的同類事物或者是現象。二是從影響入手,即題幹中提供的信息或者是現象,想到它好的地方或者是帶來的後果。三是結合當下的時代背景,即根據當前國家出臺的一些政策或者是文件入手。但是在授課的過程中發現這些學生平時準備筆試的時候學習相關熱點知識但是一考完過後就丟開了,缺乏自己獨立的思考,答出來的答案同質性較大,沒有一點兒新意。總的發現第二種影響法,到了學習的後期大家的答案都是差不多的,沒有任何差異性的東西,而且由於他們瞭解的較少根本無法拓展開來想不到一些其他的點。而第三種方法就是結合當下的時代背景,如果說學生確實有一定的積累能夠結合時代背景去談,那無疑是一個加分項,我們會發現連作為老師的我們有時候都對國家的政策文件不是很感興趣更何況很多的學生就是為了一個考試並不是因為真正的喜歡,所以在答題的過程中根本就沒有辦法去結合相關的一些政策文件。其實結合來看第一種聯想法相對來說是最簡單而且也最能夠引起考官的共鳴讓他們看到學生自己身上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拿前不久在上銀保監的課程中遇到的一道題目來看:

請談談你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理解。很多同學在拿到這一道題目的時候,瞬間心裡面就慌張了,想著自己沒有花過多的時間去看咱們關於十九大報告內容的一些解析,所以拿到這一道題目的時候有一點無所適從,一味的想著要去背誦相關的內容。十九大報告中關於這一矛盾的論述篇幅較長,相信我們很多同學也不願意去背,其實利用聯想法相對來說是最簡單的。回顧題幹中看到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字面意思上進行理解就是當前的經濟發展已經滿足不了人民群眾的需求,到這裡很多同學就戛然而止,不知從何往下說。其實很多考官對這一句話也是深有感觸的,就比如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婚姻大事來說,作為考官的這一輩他們在結婚時候的三大件,70年代是自行車,手錶,和縫紉機; 80年代是冰箱,彩電,洗衣機;90年代是電腦,空調和摩托車;現在的三大件則是房子,車子,票子再加一個度蜜月。從這不同年代結婚所需的物價來看其實就反應了這樣的矛盾,不僅切合了題幹也能夠營造一種輕鬆的答題氛圍。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給大家整理的綜合分析技巧,希望同學們學以致用,平時多加練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