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少女》:除了勵志與堅持,抱團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閃光少女》這部電影,名字很中二,海報很中二,但它的劇情卻不中二。

第一次看到它的高評分時,心中都有些懷疑是不是刷的,但當我開始觀看這部電影不到三分之一就已經打臉了,被裡面的多個場景感動得一塌糊塗,它才是美好的青春片,不狗血不墮胎不爭風吃醋。

每當片荒時,我都會刷一刷這部片,儘管看了三遍,仍然會被每個音樂場景感動到。

《閃光少女》:除了勵志與堅持,抱團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閃光少女》講的是學楊琴的陳驚向校草告白遭到嘲諷和奚落,引出了兩大院系之間的對決,從而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自我價值的故事。

這是一部中規中矩的逆襲勵志電影,走的是從即將沒落的民樂,發展到被接受,直至重新發光發亮的路線。

但我們看電影,除了看它主線發展的故事以外,裡面折射出的思想和含義更值得我們思考,畢竟藝術源自於生活。

影片一開始有一串鏡頭是從大門緩慢進入內裡,穿過一個個練習房,全面地呈現出學院的場景,並顯示出之後的故事都與音樂有關。

剛開始的打架劇情也表明了西洋樂系和民樂系之間一直都存在著問題,緊接著的推撞讓陳驚對“鋼琴王子”一見鍾情,雖然這個過渡有些許生硬,但這一幕還是挺重要的,畢竟它推動著下面情節的發生。

整部影片大部分的時間,主要講述的是陳驚與“205宿舍”的二次元少女們分散磨合到成為整體的一個過程。

《閃光少女》:除了勵志與堅持,抱團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每一次的阻礙,正好成為她們樂隊的粘合劑。

為什麼這樣說呢?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陳驚與“205宿舍”少女們(以下簡稱2.5次元樂隊)的磨合過程到底是怎樣而產生了什麼變化。

想要打開勝利之門,抱團是最好的鑰匙。

對於陳驚剛開始接觸“205宿舍”的反應我是很有代入感的,雖然一直知道二次元群體,但現實生活中很少接觸到,剛開始的吃驚是難以避免的。在她不知道手辦的昂貴价格而誇下海口邀請她們組合成樂隊時,便是跨過了那一道陌生的門檻。

1.抱團的關鍵是,以心換心,贏得人心。

首先,在組成2.5次元樂隊不久後,陳驚就遇到了櫻仔被西洋樂的學生欺凌的場景。她毫不猶豫地衝出去拿著她們的琴絃來威脅警告,讓她們跟櫻仔道歉。

《閃光少女》:除了勵志與堅持,抱團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就是這麼一回積極的真誠行動,成功打動了櫻仔的心,讓她寫出自己不用買手辦這樣的話語。這是當時邀請她們組合樂隊時的條件,現在櫻仔主動放棄了這個條件,就代表她已經接受、信任陳驚了。

其次,在油渣發現千指大人的時候,給陳驚科普了千指大人的視頻,看完直接就讓陳驚跪了。她接著要求要和大家合奏這首曲子,但她對古風音樂一無所知,千指大人拒絕讓她加入合奏。

陳驚在得知其他人為了彈好古風曲而學好歷史、古文之後,勤能補拙地惡補知識,從而再次打動其他人的心。

雖說各人為了能夠更好地理解古風音樂,而深入地去學習各項相關的知識,這段劇情比較誇張,但這段卻能讓接下來的劇情更為合理。

正是因為這段信息的出現,才能強烈地刺激到陳驚,促使她為了融入她們而去學習,從而才有了打動其他人的機會。

《閃光少女》:除了勵志與堅持,抱團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在這一幕場景中就學到了:我們如何地對待別人,等同於讓別人如何待我們。

我們的內心都會有屬於自己的一杆秤,包括對自己、他人、人生態度等,這些因素決定了我們會如何對待他人。

用心理學家菲爾·麥格勞(Phil McGraw)的話來說,“是你教給了別人對待你的方式。”

只有當自己是真心實意地對待別人,別人感受到你的真心,才會同樣地真心回對於你。

2.抱團的意義是,一人走得快,抱團走得遠。

電影裡的陳驚和2.5次元少女經過一系列的磨合期,大家的關係其實已經產生了變化,意識亦是向整體去靠攏了,只是意識在這個時候還是比較模糊的。

所以,當陳驚告白失敗,便心灰意冷地宣佈要解散樂隊,千指大人猶豫了也出面挽留了,但她還是執意解散,讓大家迴歸各自的生活。經過鏡頭一幕幕地切換讓我們看到,其實各人的家庭生活裡也有屬於自己的難處,但是她們為了自己喜歡的、在乎的堅持了,而陳驚放棄了。

沒了樂隊的加持,千指大人即便是如何的優秀,一個人也很難能從父母不理解的思想中掙脫出去。

《閃光少女》:除了勵志與堅持,抱團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處於弱勢的層面上來說,只有抱團在一起,依靠群體的力量才能推動大家變得越來越強。

任正非的狼性文化很多人都聽說過,大多數都只知道當中指的是工作上要狠,可是狼能成為草原上的王者,靠的不單單是狠,更重要的是它們團結在一起,懂得利用群體的力量來解決問題。

即便是森林之王獅子遇到狼群,也只能退避三舍,正如俗話所說的“雙拳難敵四手”。

轉接點出現在學校決定不再為民樂系招生,而且校長也表明音樂會只讓西洋樂系參加,從而徹底刺激了民樂系的學生為了共同目標而一起面對的決心,2.5次元樂隊她們又因此重新組合在一起了。

因為校長的選擇,讓所有民樂系的人都有了一個共同的潛在推動力,正是這個力量推動著他們決定讓自己最喜愛的樂器和西洋樂系的樂器拼上一拼。

《閃光少女》:除了勵志與堅持,抱團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在精彩絕倫的鬥琴決鬥中,民樂系贏得了榮譽,也贏得了檢查領導的好評,保住了民樂系,他們也都冰釋前嫌了。

民樂系在這場鬥爭中能取得勝利,靠的就是團結一致的力量。當人與人之間是連接在一起的,優缺點就會產生一個互補狀態,更容易接納和學習別人所擁有,而自己沒有的能力。

影片的最後,在西洋樂系的幫助下,民樂系也登上了音樂會的大舞臺,讓大家重新認識了民樂的魅力。

整部影片中,我最喜歡的場景有三個,分別是漫展的第一次以樂隊身份演奏,第二次便是生死存亡的鬥樂,最後就是影片的結局,大家都登上了音樂會的這個大舞臺。

其實這三個場景,也正好印證了,初始的磨合到成為整體的過程。

《閃光少女》:除了勵志與堅持,抱團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總結一下:

為什麼說抱團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抱團成長可以推動一起變強
  • 團隊之間可以實現能力互補
  • 想要做好一件事,團結協作是必不可少的

即使弱小也沒關係,因為我們有夥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