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創辦人郝銘鑑去世,與讀者並肩“捍衛語言的純潔”

一週文化新聞速遞

著名語言學家、出版人郝銘鑑於4月2日病逝,享年76歲;近日,好萊塢導演昆汀在節目中透露,他目前正在考慮把《好萊塢往事》改編成小說;30日,梵高位於辛格拉倫博物館展出的畫作《春日花園》被盜,當天正值梵高167週年誕辰;曾為《閃靈》《驅魔人》等知名影視劇配樂的波蘭著名作曲家、指揮家潘德列茨基於3月29日病逝。

《咬文嚼字》創辦人郝銘鑑逝世,享年76歲

著名語言學家、出版人郝銘鑑於4月2日病逝,享年76歲。

《咬文嚼字》創辦人郝銘鑑去世,與讀者並肩“捍衛語言的純潔”

郝銘鑑生於1944年,江蘇建湖人,1966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學院中文系,1968年分配到上海人民出版社歷史編輯室,後借調至市文教辦公室工作,1978年調上海文藝出版社文藝理論編輯室,先後任上海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上海文藝出版總社副社長、上海文化出版社總編輯,兼任《咬文嚼字》主編、《編輯學刊》主編等職。郝銘鑑曾任中國語文報刊協會、上海編輯學會、上海語文協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郝銘鑑是著名語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雜誌的創刊人、前主編。這本1995年創刊的小小雜誌,素有“語林啄木鳥”之稱,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語文生活。談及這本小刊物的緣起,郝銘鑑曾說,“刊物雖小,但語文規範化‘茲事體大’。我們辦的是小叢刊,但需要的是大眼光。一個現代人,他的修養表現在非常優雅地運用我們的母語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咬文嚼字》創辦人郝銘鑑去世,與讀者並肩“捍衛語言的純潔”

關於語言學,郝銘鑑有不少“金句”流傳:“讀者才是真正的挑錯人。”“這是語言最活躍的時代,也是語言最脆弱的時代。我們正處於語言混亂時期,但幸運的是在這場文化博弈中,至少有20萬讀者和《咬文嚼字》站在了一起,大家一起在捍衛語言文字的純潔。”他把關於社會語言氣象的心得與思考匯入著作《字雨詞風》,並勉勵讀者:一個現代人,他的修養表現在非常優雅地運用我們的母語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咬文嚼字》創辦人郝銘鑑去世,與讀者並肩“捍衛語言的純潔”

昆汀變作家?考慮將《好萊塢往事》小說化

近日,好萊塢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在最新一期的“純電影播客”節目中透露,他目前正在考慮把電影《好萊塢往事》改編成小說。“我直到最近才想到這一點,但現在我想了很多,我可能會為《好萊塢往事》寫部小說。”昆汀對播客主持人說。

《咬文嚼字》創辦人郝銘鑑去世,與讀者並肩“捍衛語言的純潔”

去年夏天,索尼影業發行了《好萊塢往事》,全球獲得了3.74億美元的票房,並幫助布拉德·皮特拿下第92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此前,昆汀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好萊塢往事》原先剪輯的版本超過了4小時時長。布拉德·皮特也曾表示,昆汀正考慮拍攝一部迷你劇,將那些在影院版中被刪除的場景能夠讓影迷觀看。對於昆汀的影迷來說,這部小說是對影片的一種補充。

《好萊塢往事》是昆汀職業生涯的第9部故事片,如果他堅持曾經的許諾,在完成第10部電影后退出影片製作,那麼他的導演生涯只剩下最後一部電影。但昆汀表示有興趣轉向其他藝術媒介,比如戲劇和小說,所以《好萊塢往事》的小說化對導演來說是有意義的。

《咬文嚼字》創辦人郝銘鑑去世,與讀者並肩“捍衛語言的純潔”

去年,昆汀還表示計劃寫一本小說,主人公是一位厭倦了好萊塢電影的二戰老兵,“有一個參加過二戰的老兵,他在戰場上看到了太多的血腥,經歷世事的他突然覺得好萊塢電影很‘幼稚’,在看了黑澤清及費里尼的電影后,他認為這樣的電影比好萊塢真誠了許多。”

無論昆汀未來是否要寫小說,他還沒有宣佈任何在《好萊塢往事》之後的電影計劃。

梵高生日當天,畫作在荷蘭博物館被盜

位於荷蘭拉倫市的辛格博物館當地時間30日宣佈,正在該館展出的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1884年的畫作《春日花園》30日凌晨被盜,而當天正是梵高167週年誕辰。

《咬文嚼字》創辦人郝銘鑑去世,與讀者並肩“捍衛語言的純潔”

據荷蘭新聞網站《NLTimes》報道,盜賊在當地時間30日凌晨3時15分,打碎辛格拉倫博物館的玻璃門,破門而入,當警察聽到報警器響趕到現場時,盜賊已經逃離。據悉,辛格拉倫博物館位於阿姆斯特丹以東的小城拉倫,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12日起關閉。

博物館負責人揚·魯道夫·德洛爾姆說,竊案令自己“難以置信的憤怒”,並漸漸感覺“更加難過”。他請求盜賊小心對待這幅畫,這樣公眾早晚還能欣賞到它未受損害的原貌。

《咬文嚼字》創辦人郝銘鑑去世,與讀者並肩“捍衛語言的純潔”

梵高被盜的《春天花園》作品

《春日花園》是梵高返回故鄉尼厄嫩鄉村與父母生活時創作的一幅畫作,體現了梵高藝術生涯早期的繪畫風格。1883年底,梵高回到了父親供職教堂所在地紐南,在這裡居住了兩年時間,直到1885年11月離開。在這兩年裡,梵高進行了大量素描和寫生。受到荷蘭現實主義畫風影響,他這段時期的畫作有著很強的鄉土氣息。這幅畫作寬25釐米、長57釐米,為荷蘭格羅寧根博物館所有,出借給辛格拉倫博物館展出。博物館方面沒有透露《春日花園》的價值。目前市面罕見梵高作品,為數不多的成交作品價值不菲。

《咬文嚼字》創辦人郝銘鑑去世,與讀者並肩“捍衛語言的純潔”

作曲家潘德列茨基去世,曾為《閃靈》《驅魔人》配樂

據外媒報道,曾為《閃靈》《驅魔人》《我心狂野》等知名影視劇配樂的波蘭著名作曲家、指揮家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於3月29日病逝,享年86歲。

《咬文嚼字》創辦人郝銘鑑去世,與讀者並肩“捍衛語言的純潔”

潘德列茨基是波蘭當代古典音樂作曲家、指揮家。1933年11月23日,生於波蘭東南部克拉科夫附近的德比卡。1958年從克拉科夫高等音樂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1973年至1978年在耶魯大學任教。潘德列茨基是20世紀先鋒樂派的代表人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曾經到中國演出訪問,並擔任中國愛樂樂團的首席客座指揮,被大家稱為"當代貝多芬""20世紀最後的作曲大師"等,他的代表作是《廣島受難者輓歌》《路加受難曲》《波蘭安魂曲》等。

潘德列茨基是一位十分具有想象力的先鋒派作曲家,嘗試了不少新的方法,例如要求樂手用非常規手法在常規樂器上演奏出新式音響,也是同時代最高產、最富創造力的作曲家之一。自1959年開始他的作曲家生涯,在2005年被波蘭政府授予最高殊榮"白鷹勳章"。

《咬文嚼字》創辦人郝銘鑑去世,與讀者並肩“捍衛語言的純潔”

3月29日,小提琴女神安妮·蘇菲·穆特發文悼念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的離去:“在我心中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對全世界所有的音樂家和音樂愛好者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在過去的25年裡,我有幸首演了他的許多作品。從那以後,他為我寫的每一篇樂譜都讓我深受挑戰和感動……《波蘭安魂曲》《盧卡斯受難記》《耶路撒冷七道門》和《廣島受害者輓歌》等都是對人類的不朽紀念。讓我們紀念他的才華,讓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永遠活在音樂廳裡……”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