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歲寒三友”的氣節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你認為“歲寒三友”誰的氣節最高?

我們知道“歲寒三友”,即松樹、翠竹、梅花。

松、竹、梅具有不畏嚴寒的共同習性,又有著堅貞、不屈、清高等共性特徵,“志同道合”,故自古以來被喻為“歲寒三友”

松樹

不畏嚴寒,飽經風霜,堅貞不屈,四季常青,姿態挺拔,葉密生而有層雲簇擁之勢,欹斜層疊,

在萬物蕭疏的隆冬,依舊鬱鬱蔥蔥,精神抖擻,象徵著青春常在和堅強不屈。

松樹的品格歷來為國人崇拜。


淺說“歲寒三友”的氣節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

開國元帥陳毅這首《詠松》,將松樹的不畏嚴寒,堅強不屈高貴品格表現得淋淋漓盡致.....

竹,傲然挺立,頑強不屈,冰清玉潔,風吹不折,雨過不彎,節節高升,雖然空心,寧折不屈

竹是高雅、純潔、虛心、有節的象徵,

古今庭園幾乎無園不竹,居而有竹,則幽簧拂窗,清氣滿院;

竹影婆娑,姿態入畫,碧葉經冬不凋,清秀而又瀟灑。

古往今來,竹成了眾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淺說“歲寒三友”的氣節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更是寫下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著名詩句...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更是對竹有著特別的偏好,一生畫竹,寫竹無數。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首我們耳熟能詳的《竹石》,便是鄭板橋所作。

未曾出土便有節,縱使凌雲亦虛心。更是竹風吹不折,雨過不彎,節節高升,雖然空心,寧折不屈的真實寫照。

梅花為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韻俱佳。

梅,嬌而不豔,傲骨梅香,迎雪而嬌,雪浸更豔,曾有梅花香自苦寒來,梅的品質不畏嚴寒,傲姿獨賞....

淺說“歲寒三友”的氣節

宋代詩人王安石一首《梅花》讓我們知道了梅的高貴品格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宋人林逋一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將梅花的姿容、神韻描繪得淋漓盡致。

被譽為贊梅的最高境界.....


淺說“歲寒三友”的氣節


松,竹,梅被稱歲寒三友,都有不畏嚴寒,高風亮節的品質,

歲寒三友在文人筆下驚豔了時光,染醉了流年...

既然這樣,我們又何必人為地分出過你我高低呢?

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相同!

大家有什麼不同看法,可以在下方發表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