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最糟心的婆媳關係,離不開,處不好,中間沒有和事佬

文|木棉


“老人把孩子給你帶大了,你開始嫌棄了,你真是忘恩負義。”

“我是獨生子,父母不跟著我,跟著誰?”

“家裡人都高高興興的,就你天天擺個臭臉,給誰看?”

“我媽是老人,都是為了咱們好,你怎麼就不能孝順她一下?”

“親媽只有一個,媳婦可以另娶,請您自重!”

……

如果以上的話,你聽過一二,或者許多遍,那麼你一定處在糟糕的婆媳關係裡,離不開、處不好、中間還沒有一個和事佬。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安家》中,海清飾演的宮蓓蓓一家的相處,日常,精準地戳痛了很多女性的淚點,特別是那些兼顧著事業與家庭,在犧牲與委屈中又不被理解的女性。讓人忍不住大呼,太過真實。


海清:最糟心的婆媳關係,離不開,處不好,中間沒有和事佬


01、 反客為主的公婆。

當宮蓓蓓和丈夫忙碌一天,下班回家後,看見公公正在給已經上幼兒園中班的大兒子餵飯。

宮蓓蓓立刻制止,告訴公公,不要這樣再給孩子餵飯了,並且說這樣子餵飯,不利於消化。

可是公公非但不聽,堅持餵飯,還振振有詞:“你不喂,他就不吃,孩子餓著怎麼行?”


這時正在盛飯的婆婆也馬上幫腔:“你們年輕人,哪有這個耐心,孩子都是這麼一口一口喂出來的。”

宮蓓蓓看一下丈夫劉斯禮,劉斯禮開始打哈哈,稱宮蓓蓓說的對,並且開玩笑說,等孩子上大學時,也要帶著爺爺和奶奶,否則沒有人給餵飯吃。

宮蓓蓓本想作罷,一轉身又看到孩子邊玩iPad邊吃飯,就又開始糾正,稱這樣吃飯,對孩子的眼睛不好,讓公公婆婆不要這樣慣著孩子。

海清:最糟心的婆媳關係,離不開,處不好,中間沒有和事佬


婆婆立刻反駁:“什麼叫我們慣著孩子?這個小區裡,哪家的孩子不是吃飯看動畫片玩玩具,大家都都這樣子,看著iPad,他還能消停點兒。”

公公立刻幫腔:“看著iPad,還能多吃幾口。”

宮蓓蓓知道光說是不頂用的,就開始行動,奪去了孩子手裡的iPad,並且訓斥孩子,讓孩子承諾以後不再看著ipad吃飯。

孩子當然會哭鬧,哭著大喊:“你不給我看,我就不吃飯。”

這是婆婆竟然來了一句:“歡歡(孩子的名字)還會作詩了,還挺押韻的呢。”

這成功激怒了宮蓓蓓,責令孩子罰站,不許吃飯。

海清:最糟心的婆媳關係,離不開,處不好,中間沒有和事佬


這時婆婆將臉一拉,公公更是火冒三丈,訓斥宮蓓蓓:“本來挺好的,你這一回來,全亂了,你們走,都走,走走走。”

宮蓓蓓隱忍著委屈,去抱嬰兒車裡的老二,並詢問婆婆孩子輔食吃的怎麼樣,可婆婆說,她忘了喂輔食了。

更主要的是,她認為孩子這麼小,根本不應該斷奶。


當身為高校博士、婦產醫生的宮蓓蓓向婆婆普及母乳知識,稱她的母乳已經沒有營養了,可婆婆卻堅持自己的觀念,說母乳是最有營養的,稱自己的兒子就是吃到三歲,否則怎麼會長那麼高、那麼聰明呢?

這時,丈夫劉斯禮也趕來,不分青紅皂白地,當著父母和孩子的面指責宮蓓蓓:“你怎麼一回來就兇孩子?本來爺爺奶奶帶的挺好的,你一插手,全亂了!”

看到這裡,真的很替宮蓓蓓不值,她畢業名校,高知高收入,竟然還不能主宰孩子的教育,在這個家庭,完全被當作一個外人,是被公婆、孩子和丈夫一致討伐的對象。

公婆的反客為主,讓她萌生了再買房子,且與公婆分開住的強烈想法。

海清:最糟心的婆媳關係,離不開,處不好,中間沒有和事佬

02、 愚孝、失職的丈夫。

宮蓓蓓的丈夫劉斯禮在外人眼中,是一個無慾無求、工資全部上交、努力工作、一心想和妻子過日子的好丈夫。

可在宮蓓蓓的眼中,卻是愚孝和失職的丈夫。

在宮蓓蓓和公婆關於孩子教育和習慣培養方面有矛盾時,對錯顯而易見,擁有博士學位的他,不可能不知對錯,可他固執地強調自己父母帶孩子的不易和孩子的難纏,完全沒有做到公正客觀,就事論事。

在宮蓓蓓決定買一處只能容得下一家四口的小二居房子時,他立刻火冒三丈,堅決反對,並且指責宮蓓蓓的做法是自作主張、太膨脹、是卸磨殺驢和忘恩負義,完全不顧及宮蓓蓓的委屈和需要,僵持不下的情況下,甚至同意自己週一到週四和父母同住,週五到週日和老婆孩子住的安排。

海清:最糟心的婆媳關係,離不開,處不好,中間沒有和事佬


劉斯禮為何願意和父母同住呢?

用宮蓓蓓的話說,他每天回家只憑以下4句話,就可以是一個好兒子、好父親了。

“老大在幼兒園怎麼樣?開不開心?老二有沒有拉臭臭?”就算是關心了孩子。

“媽媽的血壓高不高?買小菜的錢夠不夠?”算是關心了老人。


完全沒有考慮到孩子的習慣培養和妻子的無奈。

和這樣的愚孝、失職的丈夫生活在一起,不崩潰才怪。


海清:最糟心的婆媳關係,離不開,處不好,中間沒有和事佬


03、 犧牲與委屈並存的妻子。

在宮蓓蓓和劉斯禮的爭吵中,劉斯禮滿腹委屈地質問妻子:“我上班那麼忙,壓力那麼大,努力掙錢,主動上交,回家累得要死,臭得要命,你跟我說過一句謝謝嗎?”

這句話徹底勾起了宮蓓蓓的所有委屈,以至於她將自己的委屈和盤托出:

她本來是公立醫院的主治醫生,為了離家更近、更方便照顧孩子,她辭職去了私立醫院;

她即便加班四十八小時,回家還要給丈夫買油條,丈夫嫌油條涼,還讓她去換一根熱的;


她自己出錢買的房子,還要被反客為主的公婆往外趕;

她不想生二胎,老公想要,她便生了,可是生了兩個孩子,丈夫卻一塊尿布都沒有給孩子換過;

她自己是婦產醫生、兒童醫學專家,在教養孩子上,還要受公婆的牽制;

她嚮往的是和丈夫順暢溝通、一家四口的日子,可丈夫說累、煩、壓力才是正常的生活,她應該滿足;

……

海清:最糟心的婆媳關係,離不開,處不好,中間沒有和事佬


當她的所有付出被丈夫視而不見,而要求她的感謝時,她含淚控訴:

“我是你的妻子,不是你的保姆,如果搭夥過日子,外賣、快遞、跑腿、保姆,誰的貢獻都比你對這個家庭大。”

即便如此,她仍然堅持她的所有努力,只是為了和自己的丈夫孩子過好小日子而已。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安家》中短短的兩個片段,怎能道盡職場女性的委屈;海清的演技再好,也沒有演出職場女性的所有悲哀。

“你一直以為他是你的隊友,其實,他只是你的三胎而已。”是很多職場家庭兼顧女性看到這一幕的真實感受。


海清:最糟心的婆媳關係,離不開,處不好,中間沒有和事佬


寫在最後:

關於婆媳和夫妻之間的矛盾,我們總以為,自己努力一點,隱忍一些,經濟和心理做到獨立,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可是宮蓓蓓的遭遇,都給我們當頭一棒喝。

她是高知高收入,不比丈夫差半分毫;

和公婆說話,永遠是有理有據,入情入理;

她為了家庭,可以犧牲事業;

她和丈夫說話,即便是爭吵,也是揹著人、壓低了分貝,滿眼含淚,以保全各自的面子;

她為了過上想要的日子,做好了獨立的準備……

我不知道她錯在哪裡,為什麼她如此努力,還會如此的壓抑和不自由。

也許,這就是現實,而她,就是當代女性所有困境的集中體現。

海清:最糟心的婆媳關係,離不開,處不好,中間沒有和事佬


可笑的是,女性為爭取男女平等,無論是喊口號還是用行動,數十年過去了,爭取來的,不過是更多的工作時間、壓力、更多的家務與家庭矛盾而已。

而大多數男性,則是以數十年來以不變應萬變。

劉斯禮就是一個寫照吧。

正所謂:

世上哪有什麼不可調和的婆媳矛盾,只有不願作為的丈夫而已;

世上哪有什麼勢如水火的婆媳關係,只有站位不清的錯位罷了。

海清:最糟心的婆媳關係,離不開,處不好,中間沒有和事佬


願以上文字,與我的讀者共勉。

今日討論話題:

您是職場女性嗎?你有哪些困境呢?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