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花生種植,花生的栽培管理技術

花生栽培管理技術包括露地栽培和地膜覆蓋栽培等,管理關鍵是以各品種的特徵特性和高產原理為基礎,以水、肥、氣、溫等調控為手段,採取配套的技術措施,從而獲得理想的產量和收益。

特色花生種植,花生的栽培管理技術

(一)花生高產栽培基本原理

花生具有喜溫、好光,耐旱、怕漬,固氮、喜鈣和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等特性。在栽培上,根據花生的特徵特性及高產規律,以前期促全苗、壯苗早發,中期爭早花多果,後期保綠葉增果重為目標,採取相應的高產栽培技術措施,才能達到優質、高產、高效的目標。

特色花生種植,花生的栽培管理技術

1.前期促全苗、壯苗早發

花生花芽分化開始較早,而爭得全苗、壯苗早發就能促進花芽分化,有利早開花,多結果。

(1)全苗、壯苗的標準

全苗:高產花生要求田間出苗率90%以上,基本不缺穴。出苗至齊苗不超過3天。播種至出苗的天數,春花生不超過14天,夏花生不超過10天。

壯苗:花生出苗後至始花時,主莖一般生出7~9片真葉,在主莖第3片真葉和第5~6片真葉展開時,分別生出第1對(子葉節)和第2對側枝(即第3、4條一次分枝),主根入土深50~60釐米,以達到根深苗健壯、枝多花芽藏的壯苗長勢長相。

(2)全苗、壯苗的主要技術要求花生全苗、壯苗主要受種子的大小、質量、播種期、播種深度及肥料等因素的影響。

爭取花生全苗、壯苗的途徑是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發芽生長和側枝早生快發的環境。其技術環節包括:必須在精細整地、施足基肥、土肥墒足的基礎上,精選種子,分級播種;藥劑拌種防病;選擇播種適期,將種子置深淺適宜的土層中;合理密植;齊苗後及早清棵蹲苗,及時看苗追肥。

特色花生種植,花生的栽培管理技術

2.中期(花針期和結果期)爭早花多果

花生開花至結果期(葉齡8~17)處一生中生長髮育最旺盛的時期,分枝、葉面積均達一生中最大值,而莢果等生殖器官也處發育盛期。中期營養生長量大,田間通風透光差,加之正值高溫、高溼時期,病蟲發生頻繁,易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關係失調,造成徒長倒伏。所以,搞好中期田間管理是花生高產的重要一環。

(1)群體生育動態花針期末的良好長勢長相為:節密長勢旺,入土果針多。主莖高20~25釐米,第1對側枝長25~28釐米,單株分枝8條以上,葉齡12左右。結果期要求植株不徒長、雙仁莢果多,主莖高35~40釐米,側枝長40~50釐米,單株分枝8~9條,主莖葉齡16左右。花針期葉面積指數3~3.5;結果期葉面積指數4~5。開花後迅速進入盛花期,增加有效花量,是早花多果的具體表現。

(2)早花多果的主要技術要求早花多果的限制因素主要有溫度、水分、養分、果針著生節位高低等,而花生高產栽培主要是通過增加有效花量(即盛花期前的開花數量)來達到早花多果的目標。促進花生早花多果的途徑,是要在苗期側枝健壯,花芽早生多生的基礎上,促使花針期及早形成開花高峰,使果針大量下扎,入土結莢,控制無效果針。因而早花多果的主要技術要求為:播種前要調節好土壤質地和結構,使其水、氣、肥適下針結莢的需要;播種時要選好播種期,保證花、莢期溫、光、水的基本要求;在全苗、壯苗的基礎上,始花期培土迎針,促進下針結莢;看苗施用氮、鈣肥,滿足營養生長和莢果發育生長兩旺的需要;酌情應用生長調節劑,防止徒長,抑制無效果針生長,協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矛盾。

特色花生種植,花生的栽培管理技術

3.後期養根保葉增果重

花生進入飽果成熟期後,莢果不斷充實,乾重迅速增加,莖葉等營養器官生長日益緩慢,葉片由下而上枯黃、脫落,根系活力、根瘤固氮能力下降。因此,生育後期在栽培管理上,應圍繞養根保葉增果重的目標,達到老健不早衰、果大粒飽滿的長勢長相要求。

(1)群體生育動態進入飽果成熟期,植株生長緩慢,莖高、枝長、葉齡基本達到最大值,主莖高、側枝長均在40~50釐米,單株分枝8~9條,葉齡20左右。葉面積指數保持在1.5以上。

(2)提高果重的技術要求影響莢果充實的主要因素有溫度、水分、鈣肥的供給等。其中結果層土溫在30.6益時莢果發育最快,果重最大,過高過低均不利莢果發育。同時莢果發育需要較多的鈣,土壤缺鈣即妨礙莢果發育,增施鈣肥能有效促進莢果的發育。提高果重的關鍵,首先是要中期及早開花結莢,保證後期有較好的溫光條件供植株利用;同時使群體生長協調,以保持後期有較大的綠色葉面積利用光能。進入飽果期,則以養根保葉為目標,實施清溝理墒、排澇降漬、根外追肥及防治葉斑病、鏽病和地下害蟲等田間管理。

特色花生種植,花生的栽培管理技術

(二)露地栽培技術

1.深耕與整地

(1)深耕深耕深翻,具有以下優勢:一是可打破犁底層,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蓄性,增強抗旱耐澇能力。二是能加速土壤的熟化,擴大根系的營養範圍,因為深耕促進了耕層土壤微生物活化,使土層中難溶性的有機養分和礦質養分得以釋放,提高了土壤速效養分的含量,並擴大了花生根系營養吸收範圍,促進根量增加。三是減輕病、蟲、草害,從而達到增產的效果。

深耕的技術要求:一是深耕的時間應越早越好,爭取在秋末冬初進行。這樣能使部分生土凍融熟化,使深層的垡塊風化和自然沉實,也有利消滅越冬病蟲害,還能積蓄冬春的雨雪,緩解春旱,並使所施肥料與土壤融合,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二是深耕的深度要適宜。露地栽培的花生有70%的主要根群集中在30釐米土層裡。地膜栽培的花生根系30釐米土層內約佔盛根量的90%以上。因此要求耕深以25~30釐米為宜。但也應因地制宜,對經多年深耕而土層深厚的高產土壤,可適當深些(可達30~35釐米);多年淺耕而熟土層較淺的地塊,要適當淺些(可為25釐米左右)。冬耕可深些,春耕可淺些。三是深耕不要打亂原來的土層。生土翻出過多,當年凍融熟化不透,會達不到預期增產效果。四是深耕要增施肥料。為提高深耕當年的增產效果,必須結合深耕增施有機肥料和部分化肥。如冬耕深25~30釐米,每畝施用土圈肥2500~3000千克,尿素2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可達到明顯的增產效果。此外,冬耕後要耙平耮細,以防風蝕。春耕要隨耕隨耙,以免透風跑墒。

(2)整地精細整地,能使土地達到保水、保土和保肥的作用。為此,整地應達到以下技術要求:

上下兩平,不亂土層。地上平是為了減小雨後徑流,防止水土流失和有利排灌,故應根據水源和排灌方向,保持一定坡降比例或將田面整成公路的飽面式,以便排水、爽水。

地下平是要求土層保持一定的厚度,不能一邊厚一邊薄或一頭深一頭淺。如果土層深淺不等,花生的生長就不會一致,達不到平衡增產的目的。一般土層深度要求保持在50釐米以上。同是注意掌握生土在下,熟土在上,不亂土層。即土層厚度50釐米以上時,先填生土,後墊熟土,使熟土層保持在20~25釐米為宜。或者採取“兩生夾一熟”的辦法,即在熟土上墊上3~5釐米生土,進行淺耕混合,以促進生土熟化。

增施肥料,灌水沉實。為促進土壤熟化,要結合冬春耕地,增施有機肥料,重施氮磷鉀複合肥料,特別是增施腐熟的有機氮素肥料,對花生髮苗增產有重要作用。一般每畝施腐熟土雜肥2500~3000千克,15鄄15鄄15高濃度三元複合肥40~50千克。近年新復墾的農田由大起大落,土層懸空不沉實,沒有形成上松下實的土層結構,水、氣矛盾激化,有的在土層內還有許多垃圾或磚塊,透風跑墒,播種的花生,往往因底墒不足,落乾旱死,引起缺苗斷壟;或遇雨水過多,土壤蓄水過多,地溫下降,造成芽澇;或土層塌陷,拉斷根系,造成弱苗或死苗。因此,在復墾田整地後,應採取灌水沉實的辦法,使上下懸空的土層上松下實。灌水要在冬季封凍前或早春解凍後進行。灌水過遲,會造成土壤粘溼、地溫回升慢,影響適期播種和正常出苗。灌水時要開溝、築埂,以便灌透灌勻。灌水後及時整平地面,耙平整細,以利保墒防旱。灌水量不宜過多,以潤透土層為宜,以免造成土層板結,影響整地效果。

“三溝”配套,能排能灌。新整及復墾農田要建成高產穩產田,必須在規劃、建設外“三溝”的同時,抓好內“三溝”配套,做到旱能灌,澇能排,使溝溝相連,排灌自如,雨止田幹,墒無積水。

特色花生種植,花生的栽培管理技術

2.肥料與施肥

(1)肥料的種類主要包括農家肥和化學肥料。

農家肥料的種類、性質和肥效:農家肥是花生的基本肥料,來源廣,種類多。常用的有廄肥、人糞尿、堆肥、草木灰等。這些肥料除草木灰外,都是有機肥料,不僅含有氮、磷、鉀、鈣4大要素,而且還含有各種微量元素和大量有機質,因此,它們都是完全肥料。在農家肥料中,廄肥、人糞尿、草木灰等,所含速效養分較多,屬速效肥料,宜作種肥(不能與種子直接接觸)和追肥;其他為遲效肥料,宜作基肥或種肥。

廄肥:為花生的主要肥料,由牲畜糞尿、秸稈、雜草和泥土混合漚制而成,其肥效高低與摻土比例、肥源種類、漚制方法和腐熟程度有很大關係。一般含全氮0.15%~0.45%、磷酸0.15%~0.4%、氧化鉀0.3%~1.1%、有機質2%~20%。

所以施用廄肥,不但能供給花生各種礦質養分,且能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化和疏鬆土壤。長期施用,能改良土壤結構,使沙土不散不板,提高蓄水保肥力,使土鬆軟變活,增強通透性,起到用地養地結合和不斷培肥地力的作用。據調查,畝施500千克廄肥,當年可增產花生莢果10~15千克。

人糞尿:為一種易腐熟的速效肥料,一般含全氮0.5%~0.8%、磷酸0.2%~0.4%、氧化鉀0.2%~0.3%、有機質5%~10%。不論與廄肥混合作基肥、種肥或者加水稀釋作追肥,均有顯著增產效果。據調查,畝施500千克人糞尿作基肥,可增產莢果15~25千克。

草木灰:草木灰不含有機質和氮素,主要成分為可溶性鉀,含氧化鉀0.5%~1.6%。此外,還含有鈣、磷和其他微量元素,是花生鉀肥的重要來源。草木灰臨時與有機肥料混合作種肥或單獨作追肥,都有很好的增產效果。據調查,畝施100~150千克草木灰,可增產莢果7.3%~16.5%。

化學肥料的種類、性質和肥效:化肥有效養分含量高,與有機肥料配合作基肥或單獨作追肥,增產效果都十分顯著。

氮素化肥:目前施用的氮素化肥主要為碳酸氫銨和尿素,其全氮含量分別為17%和46%。生產實踐表明,氮素化肥在中等肥力和低肥力的花生田與有機肥料配合作基肥和追肥都有較明顯的增產效果。據試驗,畝施尿素8~10千克,平均增產7.3%~16.5%,摺合每千克尿素增產莢果2.2~4.1千克。除作基肥施用外,幼苗期追施的增產效果也十分顯著。

磷素化肥:廣泛應用的主要有過磷酸鈣和鈣鎂磷肥兩種。

過磷酸鈣含水溶性磷酸15%~20%,屬生理酸性肥料,有效磷可溶水,肥效快,可以施中性和鹼性土壤。鈣鎂磷肥屬生理鹼性肥料,含水溶性磷酸12%~18%,有效磷不溶水,能溶微酸性溶液,肥效較慢,宜施中性和酸性土壤。我國花生產區多數土壤缺乏磷素營養,所以施用磷肥有明顯的增產效果。據江蘇泰州旱作研究所試驗,平均畝施過磷酸鈣20千克,較對照(不施磷肥)畝增莢果23.7千克,增產9.6%。

另據山東省花生研究所分析,花生施用磷肥還能提高和改善莢果品質。

鉀素肥料:常用的有氯化鉀和硫酸鉀,都是高濃度化肥。

氯化鉀含氧化鉀50%~60%,硫酸鉀含氧化鉀48%~52%。

為生理酸性肥料,適用中性和鹼性土壤。在酸性土壤施用,應配合有機肥和石灰。鉀在土壤中移動性很小,應作基肥施用。鉀離子與鈣離子有拮抗作用,結實層施多了,易造成爛果,因此須注意深施。施用鉀肥有較好的增產效果。據江蘇泰興在沙土及高沙土試驗,畝施氯化鉀10千克,平均畝增莢果26.3千克,增幅達11.2%。

鈣素肥料:常施用的有石灰和石膏。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之分,都是生理鹼性肥料,主要用酸性缺鈣的土壤,既補鈣又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物理性狀,減輕鐵、鋁等三氧化物聚積對花生的毒害。石膏主要成分是硫酸鈣,其中氧化鈣含量達80%,能溶水,屬生理酸性肥料。適宜在中性缺鈣的棕壤土和石灰性鹽鹼地施用。如江蘇泰興的沙土地每畝基施生石膏15千克,較對照田(不施鈣)畝增莢果23.5千克,增幅為9.7%。石膏在鹽鹼地不僅可以補充活性鈣,而且也可以調節土壤酸鹼度,減少土壤溶液中過量的鈉鹽對花生根系的危害。因此,在江淮和黃泛平原及內陸鹽鹼沙土區種花生,施用石膏能顯著增產。

複合肥料:指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肥料,是當今化肥施用的重點。它的優點是:能同時供給花生所需的多種營養元素,可解決單一元素化肥造成的養分失調,並避免單一元素化肥的揮發、吸潮、結塊等不良性狀,且肥效成分含量高,施用量相應減少,能節省運費和人力,降低成本。此類肥料多為顆粒狀,便人工和機械施用。按複合肥中所含肥料要素種類,可分為二元複合肥、三元複合肥和多元複合肥。按合成方法大致可分為化學合成和機械混合兩大類。

化學合成複合肥:肥效成分固定,如磷酸銨、磷酸二氫鉀等。磷酸銨(包括磷酸一銨和磷酸二銨),含氮12%~18%,含磷46%~52%,是一種以磷為主的磷氮複合肥,特別適合豆科作物用作基肥和追肥施用。在花生田的施用效果,比施等量磷肥和等量氮肥的綜合肥效高。磷酸二氫鉀,含磷酸24%,含氧化鉀27%,呈酸性反應,在作物細胞中具有緩衝作用,能減緩花生在鹼性條件下的影響,適合鹼性土壤施用。目前花生用磷酸二氫鉀的0.1%~0.5%溶液根外追肥或0.1%溶液浸種,均有良好的效果。

機械混合複合肥:為幾種單元素化肥的機械混合物,肥效成分不固定。如氮、磷、鉀各10%或15%的三元複合肥。生產時可根據需要,選用單一元素肥料,根據不同作物及土壤的要求,配製成不同的比例,多為顆粒狀,有吸溼性。多元素顆粒肥,是一種既含氮、磷、鉀常量元素,又配合多種微量元素在內的新型複合肥料。一般是將10多種元素按不同比例配合,用腐殖質作粘合劑,粘結成顆粒肥料。其既有化肥的通性,便作物吸收,又具有機肥的特點。目前國內花生專用複合肥種類繁多,各地可根據需要及說明選用。

(2)花生的施肥原則和方法施肥的目的是既養地又養苗,不斷培肥地力,獲取高產。為了充分發揮肥料的潛力,必須根據肥料的性質,掌握施肥的原則和方法。

花生的施肥原則:

一是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我國花生多種在山丘旱薄地,土層淺,質地次,結構差,肥力低。為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

二是有機肥料與無機肥料配合施用。多數花生地土層淺、結構差,單施化肥易流失,有效磷易被土壤固定而降低肥效。有機農家肥和無機化肥配合施用,既可減少化肥有效成分的流失,又能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化,加速有機肥的分解,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

三是因土施肥,平衡配方施肥。隨著我國土壤肥料科技的不斷進步,農田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正在不斷普及和應用,各地可根據土壤測定結果進行因田配方施肥,採取以田定產,以產定肥的辦法,根據花生不同產量水平的氮、磷、鉀養分需求量,預估施肥量。根據山東花生研究所等單位研究結果,每生產50千克莢果,約需氮2.5千克、五氧化二磷1千克、氧化鉀1.25千克。

四是施足基肥,適當追肥。花生多為旱地栽培,所施肥料又多為遲效性農家肥,而且花生根系的吸肥能力是在開花下針以前最強。因此,同樣數量的肥料,往往作基肥的效果比追肥高。在大面積生產田,如能一次施足基肥,一般可以少追肥或不追肥。如果必須追肥,則應該追施速效肥,並本著“捉黃、補瘦、促平衡”的原則,及早適量追肥。一般苗期或初花期畝追施腐熟水糞1000千克即可。

花生的施肥方法:

一是基肥和種肥。在播種前結合耕翻和整地起壟施用的肥料叫“基肥”,結合播種開溝或開穴集中施用的肥料叫“種肥”。為提高肥效,達到既養地又養苗的目標,全部的鉀肥和2/3的廄肥、尿素和過磷酸鈣結合冬耕或早春耕地時撒施,其餘1/3的廄肥、尿素和過磷酸鈣混合集中作種肥。但要注意糞肥應與種子隔離以免燒種。為了提高磷肥肥效和減少優質廄肥的氮素損失,施肥前將過磷酸鈣與廄肥拌合堆漚15~20天,這樣既能使磷肥中的遲效磷在有機酸的作用下釋放出來,又能使廄肥中易揮發的氮素與磷肥中的遊離酸結合成磷銨或硫銨,起到促磷保氮作用。南方酸性土壤宜每畝增施25~50千克熟石灰,長江流域及北方中性棕壤土和黃淮、江淮內陸鹼性潮土,可每畝增施15~25千克石膏作種肥,以補充鈣素和調節土壤酸鹼度。

二是追肥。追肥是花生施肥的補助措施。時間、數量、方法應根據地力、基肥和種肥的施用量以及花生長相而定。

苗期追肥:幼苗健壯,是花生花多、花齊、果多、果飽的基礎。春花生如果土壤肥力低又未施足基肥,則幼苗生長不良,根瘤也不能正常發育,就會影響主要結實枝的生育和前期有效花花芽的分化。尤其是麥套花生,由不能施基肥,而且與麥子共生期間,幼苗因受遮光影響,多出現“高腳苗”,麥收後更需要及時追肥促苗。夏直播花生生長期短,往往為了搶時早播,基肥施用不足,因此及時追肥也很重要。苗期追肥要在始花前後,時間越早越好,應氮、磷、鉀肥並重,但數量不宜過多,應根據幼苗長勢而定。一般在雨後或結合澆水,畝追施腐熟的優質廄肥或人糞尿500~1000千克,另加15鄄15鄄15複合肥10~15千克,可在花生壟旁開溝撒施。

花期追肥:花生始花至大批果針入土前,株體迅速壯大,對養分的吸收急劇增加,自身根瘤菌也開始源源不斷地供給大量氮素營養,此期一般不需要根際追施氮肥,但需創造結實土層的磷鈣營養條件。如基肥不足,而又追施足量苗肥,應根據花生長相酌情追施花肥,一般畝追施人糞尿500~750千克。花生果針、幼果能直接吸收磷、鈣營養,南方酸性土壤可每畝用15~25千克熟石灰,拌合150~750千克稻殼開溝追施;長江流域及北方中性棕壤土和鹼性潮土以及黃綿土,可每畝用15~25千克石膏粉或過磷酸鈣拌合200~300千克肥細土,撒花生壟旁,結合中耕培土,把磷、鈣肥掩入結實層內,以改善結實土層的磷、鈣營養條件,提高莢果飽滿度。

三是根外追肥。花生葉片有較強的吸收氮、磷、鉀營養的能力,在花生結莢飽果期缺肥又不能進行根際追肥的情況下,畝用1%~2%尿素溶液和2%~3%過磷酸鈣水溶液或0.1%~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50~75千克,進行葉面噴施1~2次,具有養根保葉、防早衰和提高結實率和飽果率的效果。

特色花生種植,花生的栽培管理技術

3.種植密度與方式

(1)種植密度合理密植是花生適當增加每畝穴數和株數,以增大綠葉覆蓋面積,充分利用光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土地潛力,提高莢果產量的重要措施。

決定種植密度的因素:

一是品種類型。各品種類型的生長習性不同,其種植密度也不同。如珍珠豆型的中花4號等品種,生育期短,分枝少,開花早而集中,結實範圍小,單株所佔營養面積較小,因此種植密度應適當密些;普通型和中間型中熟大花生徐州68鄄4、海花1號和花37等品種,生育期較長,植株高大,花期長,結實範圍和單株營養面積較大,種植密度應適當稀些。

二是生產條件。氣溫較低、雨量較少的地區,花生植株生長相對矮小,群體爭光不是主要矛盾,所以種植密度應大些;反之氣溫較高,雨量充足的地區,花生植株生長旺盛,葉面積較大,群體爭光矛盾尖銳,種植密度應小些。在相同氣候條件下,土層較淺、肥力較低的花生田,由個體植株生長受到一定限制,個體發育偏差,所佔地面空間也小,應增加群體密度,發揮群體增產潛能;反之土層深厚、肥力較高的花生田,根系發達,株叢高大,所佔地面空間也大,要適當減少群體密度,確保個體生產能力發揮。

三是栽培條件。肥、水條件好的,花生密度應減小些,依靠個體奪高產。反之,在施肥少和澆水條件差的一般大田,應適當增加密度,以密取勝拿高產。

常規栽培的適宜密度:

珍珠豆型品種:南方和長江流域的白沙1016、中花4號、泰花5號等品種的中等肥力春播花生,每畝9000~11000穴;地力較差的春播和秋播花生,每畝1萬~1.2萬穴。北方中等肥力的旱地春花生,每畝1.2萬~1.5萬穴;肥水較好的春花生每畝1萬~1.2萬穴。每穴2苗。

普通型和中間型品種:長江流域中等肥力的春播花生,如徐州68鄄4等,每畝適宜密度為8000~9500穴;肥力較好的田塊每畝適宜密度為7000~8000穴;麥套夏直播花生平均行距40~45釐米,穴距16.0~18.5釐米,每畝8500~9500穴。每穴均為2苗。

(2)種植方式我國花生的種植方式主要有以下3種:

平作。江淮及北方旱薄地花生產區多采用該方式。

因地勢高燥,土壤肥力低,又無澆水條件,花生髮棵差,需要密植。因此不論哪種品種類型,均採取平地開溝(或開穴)播種,行距30~33釐米,穴距13~16.5釐米,每穴2粒。

壟作。各地中等肥力和肥水條件較好地塊的一種高產種植方式,具有土層深厚、便排灌、田間通風采光良好、管理方便等諸多優勢。根據壟面種植行數分為單(行)壟和雙(行)壟2種。

單壟:中肥田種植中花4號、白沙1016等早熟中果品種的春花生,壟寬36~40釐米,壟高10釐米,穴距13.5~15釐米;春播徐州68鄄4、海花1號花生,壟寬45釐米,壟高12釐米,穴距16.5~18.2釐米;麥套花生壟距40釐米,穴距16.5~18.2釐米。

雙壟:中肥田種植中花4號、白沙1016、泰花5號等早熟中果品種的春花生,壟寬72~75釐米,壟高10~12釐米,壟溝寬25~26釐米,壟面寬46~50釐米,壟上種雙行花生,行間距25~30釐米,穴距13.5~15釐米;種植海花1號、魯花9號、泰花3號、泰花6號等品種,壟寬、壟高及行間距不變,穴距擴大為18釐米左右;種植魯花11號、花37等品種,壟寬80釐米,壟高12~13釐米,壟溝寬25~26釐米,壟面寬55~56釐米,壟面播雙行花生,行間距35~40釐米,穴距18釐米。

高畦種植。南方花生片區常採用的種植方式,長江流域和北方花生片區也有少數地區採用。主要優勢是抗旱防澇,能排能灌。一般畦寬140~200釐米,其中畦溝寬35~40釐米,溝深20~25釐米,挖畦溝的土墊在畦面上,使略成“龜背”形,畦面寬100~160釐米,等行種植4~6行,平均行距30~33釐米,穴距16.5~18釐米,每畝1.1萬~1.25萬穴,每穴2苗。

據2004年江蘇省泰州市旱作研究所大面積花生調查,同為泰花4號,採用壟作露地栽培的平均畝產莢果240.01千克,較平作露地栽培平均畝產192.68千克平均畝增莢果47.33千克,增幅為24.56%。

特色花生種植,花生的栽培管理技術

4.清棵與中耕

(1)清棵蹲苗清棵就是根據花生子葉不易出土和半出土的特性,在基本齊苗時,用竹籤或小鍬、小鋤等工具將花生幼苗基部周圍的土扒開,形成一個小凹穴,使2片子葉和胚芽露出土外,接受陽光,促進第1對側枝的生長、發育和苗體蹲實健壯。據對比試驗,清棵後的花生較對照(不清棵)畝增產莢果21~25千克,增幅達8.9%~12.6%。

清棵的技術要求:一是清棵時間適時。清棵太早,幼苗葉片易出現曬傷,並使表層土過幹,影響幼根伸展;清棵過晚,第1對側枝埋土時間太長,影響早生快發,清棵的作用不大。因此清棵應在齊苗後立即進行,最好按照播種出苗順序,齊一塊,清一塊,以充分發揮清棵蹲苗的增產作用。二是清棵深度適中,以子葉節露出土面為宜,淺了則子葉不露土,第1對側枝和莖基節仍埋在土裡,起不到清棵作用;深了則把子葉節以下的下胚軸扒出來,易造成苗株倒伏。同時注意清棵時不要損傷和碰掉子葉。

蹲苗就是花生清棵後經一段時間的煉苗過程,幼苗才能健壯生育,二次分枝才能早生快發。一般在清棵後15~20天,花生莖枝基部節間已由紫變綠,二次分枝已分生時,再進行第2次中耕較為適宜。

(2)中耕培土

中耕除草:中耕除草的作用,一是保持土層松暄、散墒、保墒,使土層通透性良好,水、肥、氣、溫諸因素供應協調,從而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化,增加土壤速效養分的供應。旱時中耕能切斷土壤毛細管,防止土壤水分蒸發,可以保墒防旱,有利果針入土結實。澇時鋤地打破土壤板結,增強土壤通透性,可以散墒增溫,促進根系深扎。二是減少雜草危害。適時中耕可以有效地消滅雜草,減少雜草與花生爭水肥、爭陽光的影響,能顯著提高莢果產量。

中耕除草的技術要求:露地花生,一般要求在封行之前中耕除草3次,封行後拔大草1~2次。深度要求是“頭遍深、二遍淺、三遍細”。第1次中耕應在花生基本齊苗之後、清棵之前進行。要求深鋤,以破除土壤板結層,促進根系下扎,但不能碰到和掩埋幼苗。第2次中耕宜在清棵後15~20天進行,要求淺鋤,鋤淨雜草,儘量使花生莖枝基部少掩土,以保持蹲苗環境。第3次中耕在培土前進行。這時花生正處盛花期,群體接近封行,大批果針入土結實之前,要求深鋤、細鋤,不要鬆動入土果針和碰傷結果枝,為最後的培土迎針打下基礎。

培土迎針:在花生封行和大批果針入土之前,將壟行間的土培到壟頂的外緣,達到溝清土松,頂凹腰胖,使壟的外緣加高,以縮短高節果針入土的距離,有利結實範圍內的果針入土結實,從而提高結實率和飽果率,同時為以後排灌打下基礎。

培土迎針的方法:花生盛花期和封壟前,鋤完最後一遍地,及時選晴天墒情適宜的時候進行。平作花生壟行較窄,可用套上草環的鋤頭,退行深鋤猛拉,撥土培壟。但要求“穿壟不傷針,培土不壓蔓”。壟作花生壟行較寬,可先用大鋤深鋤壟溝,淺刮壟背,然後用耘鋤串溝培土。

特色花生種植,花生的栽培管理技術

5.噴施微肥及生化劑

(1)微肥與生長促進劑在花生的全生育過程中,除吸收足夠數量的氮、磷、鉀、鈣、鎂、硫等常量元素外,還必須吸收一定數量的硼、鉬、鋅、錳、鐵等微量元素。這些微量元素雖僅佔花生植株體成分的百萬分之幾,但它們多數是酶和維生素組成成分,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目前,花生廣泛應用的主要是硼、鉬、鋅和鐵等微量元素肥料及稀土肥料。大面積應用的微肥多與促進生長的有機酸、激素等複合、混合或螯合而成為復(混)配製劑應用生產,單元微肥相對較少。如惠滿豐、豐產素、中華噴施寶等,花生開花期和結莢期葉面噴施,具有一定增產效果。據江蘇省泰興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正常生長的花生,開花期間隔1周,連噴2次惠滿豐,單株可增加有效果數0.82個,增產莢果7.

96%,較對照增產達顯著水平。

惠滿豐活性液體葉面肥:由江蘇省江陰市興澄惠滿豐有機肥有限公司1992年從美國引進核心技術,以有機礦化劑為主要原料,配以腐殖酸等有機酸及氮、磷、鉀、鈣、鎂、硫六大元素和銅、鐵、錳、硼、鉬等多種微量元素,經過特殊工藝螯合而成。經反覆試驗證實,具有以下幾大功能:一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化肥利用率;二是促進植物生理平衡,調節生長髮育;三是改善經濟性狀,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四是降低土壤和農產品有毒殘留量,提高作物抗逆性,減輕病蟲害。

為無公害生產的理想葉面肥,廣泛應用各類作物的生產,具有顯著的增產效果。使用方法:花生開花期,畝用100毫升兌水50千克均勻噴霧,間隔1周,連噴2次,並注意錯開農藥施用時間,以提高效果。

豐產素:由植物所需的常量、中量、微量元素及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活化劑等配製而成。具有高濃縮,見效快等特點。

大田試驗表明,該複合營養液能激活植物體內酶系統,促進植物對微量元素的吸收,減少光呼吸損失,有效增加光合作用,延緩植株衰老,確保植物花器形成,提高產量。同時能有效減少作物因缺素引起的生理病害,緩解因使用除草劑不當造成的藥害。活化土壤微生物,促進養分轉化,改善作物營養,增加果實甜度,並能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抗逆、抗倒伏能力。

加快細胞分裂,使果實膨大,從而實現增產增收的目的。主要劑型為20%水劑。使用方法:花生開花期,畝用100毫升兌水50千克均勻噴霧,間隔1周,連噴2次。

中華噴施寶:1990年2月通過國家級技術鑑定。由多種營養元素如氮、磷、鉀、鋅、硼和黃腐酸及多種氨基酸等生理活性物質經一定化學工藝製成的超濃縮螯合液體植物葉面用肥。主要生理效應表現為:提高植株的鮮重和幹物重,提高植物體內氨基酸和蛋白質的含量,提高葉片中葉綠素的含量和光合作用強度,促進果實、籽粒灌漿等。經全國農技推廣總站、全國植保總站多年多點試驗,證實其具有顯著、穩定的增產效果,並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作物產品的品質,它適用不同土壤、不同氣候條件下的各種作物,對遭受風、旱、澇、病等災害而落葉、枯黃、爛根的農作物具有恢復生長的作用。使用方法:噴施寶濃縮液每支5毫升裝,每畝1支,兌水50千克,攪拌均勻後直接噴霧。噴霧時以作物葉片全溼(葉片開始滴水)為準。注意不可與鹼性農藥混用。

(2)生長抑制劑與促進生長髮育相反,大面積生產上為控制旺長,常選用一些延緩或抑制生長的激素,如多效唑、烯效唑等,以控制旺長,防止倒伏。據江蘇省泰興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對具有旺長趨勢的花生田塊株高33~35釐米時,畝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50克兌水50千克均勻噴霧,莢果增幅達15.37%,成熟期提早3~4天。

多效唑:又名P333,大面積生產應用最為廣泛和普遍的一種植物生長延緩劑,兼具殺菌作用。生產上應用的多效唑多為有效成分含量15%的可溼性粉劑。

功用:具有阻礙植物體赤黴素生物合成的作用,是一種與赤黴素拮抗的活性物質,施用後能強烈地延緩花生莖枝生長,並能使葉片增厚,增加葉片氣孔阻力和增大貯水細胞的體積,降低葉片蒸騰速率,提高花生的耐旱能力。另外多效唑還具有殺菌能力,對花生葉斑病和根腐病等病害有一定防治效果。

同時具有抑制植物徒長,減少無效花,促進根系生長,提高結實率和飽果率的效能。

用法:花生株高33~35釐米、葉齡13時,畝用15%可溼性多效唑粉劑50克,兌水50千克混勻後,葉面均勻噴施。

注意事項:多效唑雖對花生葉斑病和根腐病有一定防效,但能誘發後期鏽病,因此在花生生長後期應注意防治鏽病;葉面噴後8小時如遇雨,待晴天后要減半量重噴。

烯效唑:又名S鄄3307、S鄄327、XE鄄1019,是一種植物生長延緩劑,對人畜低毒。主要劑型有0.05%液劑、5%可溼性粉劑、10%可溼性粉劑。

功用:廣譜性、高效植物生長調節劑,兼有殺菌和除草作用,是赤黴素合成抑制劑。可通過種子、根、芽、葉吸收,並在器官間相互運轉,但葉吸收向外運轉較少。向頂性明顯。具有控制營養生長,抑制細胞伸長,縮短節間,矮化植株,促進側芽生長和花芽形成,增進抗逆性的作用,從而提高作物結實率,增加千粒重,提高品質和產量。其活性是多效唑的6~10倍,在土壤中降解快,土壤中的殘留量為多效唑的1/10,對後茬作物影響小,無“二次控制”作用,用量少,不汙染環境。

用法:花生株高33~35釐米、葉齡13時,畝用5%烯效唑可溼性粉劑25~30克,兌水50千克混勻後,葉面均勻噴施。

特色花生種植,花生的栽培管理技術

6.收穫與貯藏

(1)成熟的標誌一般認為地上部植株生長停滯,中下部葉片脫落,上部葉片晝開夜合的感夜運動不靈敏或消失是花生成熟的標誌。此外,主要看莢果的充實飽滿度。可根據不同熟性品種的全生育期,檢查多數莢果已飽滿為準。一般珍珠豆型早熟品種的飽果率達75%以上;中間型早中熟大果品種的飽果率達65%以上;普通型中熟花生品種的飽果率達50%以上,即為成熟的標誌。莢果飽滿的標誌是:外殼表皮由黃褐變青褐色,內果皮海綿組織變薄而破裂,並由白色變為帶金屬光澤的黑褐色。籽仁充實飽滿,種皮顯示粉紅或桃紅等品種固有的本色。

(2)收穫適期花生的收穫要適時,收穫過早,莢果不飽滿,產量和含油量均低;收穫過晚,早熟的飽滿莢果易脫落,籽仁內脂肪也易酸敗,不僅收穫費工,而且降低產量和品質。尤其是珍珠豆型品種,種子休眠期短,成熟期如遇乾旱,莢果失水,很快打破休眠,再遇雨就立即帶殼發芽,因此,必須適時收穫。正確判斷花生收穫適期除根據飽果率外,還應根據當地氣候和品種熟性以及田間長相靈活掌握。因後期氣溫過低莢果就不再充實灌漿;植株上部鮮葉凋落太多,莢果不但不能再充實飽滿,而且莖枝很快枯衰。如主莖鮮葉片少3片,日平均氣溫低15益,花生飽果率雖未達標,也應立即安排收穫。

北方產區作種子用的麥套、夏播花生,一般在寒露前收完,霜降前曬乾入倉;南方的秋花生冬至前收完曬乾。北方春播大花生產區早中熟品種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麥套、夏播花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長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區,分別在8月中下旬和9月上中旬,南方春秋兩熟花生區,春花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秋花生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

(3)及時曬乾新鮮花生莢果含水量一般為45%~55%。為保證莢果質量,避免黴爛變質及黃麴黴素的產生,應及時曬乾。只有種仁含水量低10%(手搓種皮易掉,牙咬種仁有脆聲)時,才可安全入倉,安全貯藏。

特色花生種植,花生的栽培管理技術

(三)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地膜覆蓋栽培能顯著地提高花生單產和效益,正廣泛應用春、夏、秋花生的大面積生產。據江蘇省1988年全省19個點次試驗,覆膜夏花生平均畝產276.3千克,比露地增產53.8千克,地膜畝用量為3.5千克左右,投入產出比為1頤(4~6)。2004年江蘇省泰興市宣堡鎮郭寨村泰花4號百畝示範方,採用壟作覆膜栽培,平均畝產304.85千克,較壟作露地栽培平均畝產235.64千克畝增莢果69.21千克,增幅為29.37%。

1.地膜覆蓋增產的原因

花生應用地膜覆蓋增產的原因,主要是使花生的生態環境,即土壤和小氣候兩方面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從而作用花生的生長髮育,使之向高產優質方向發展。

(1)覆膜對花生生態環境的影響花生地膜覆蓋具有增溫保溫、調節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活化土壤微生物、改善田間小氣候等作用。

增溫保溫。據江蘇省1981年全省9點次春花生覆膜試驗測定,覆膜后土壤溫度均高露地,且播種至6月中旬的增溫效應大6月中旬以後。在0~20釐米土層內,日均增溫效應因土層深度而有差異,4月下旬和5月上旬氣溫偏低,覆膜比露地5釐米地溫日均高3.3益,花生提早出苗6天;出苗至開花覆膜和露地地溫相近,開花以後各生育時期覆膜處理均表現出增溫效果;全生育期平均5釐米地溫比對照高1.5益,10釐米地溫高1.6益,生育期縮短5天。一天中增溫以中午前後最多,早晨最少。

保墒防澇。地膜覆蓋切斷了地表水分蒸發,具有明顯的保墒作用。據徐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測定,覆膜的土壤水分穩定、保水力強,減少了地面蒸發,全生育期耗水量為207毫米,比露地的減少61.8毫米。同時,由降雨時滲入土壤的雨水少露地,從而具有明顯的防澇作用。

改善土壤理化性狀。由地膜覆蓋能防止雨水直接衝擊表土和減少田間中耕作業,使土壤保持疏鬆狀態,因此,覆膜的土壤容重小,孔隙度高。

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釋放土壤養分,提高花生對養分的吸收利用率。據測定,覆膜的土壤中,無論是真菌、放線菌以及細菌的菌落數量均高露地,微生物總量增多32郾6%~37郾6%,其中真菌增65郾2%~93郾7%,放線菌增61郾4%~87郾5%,氨化細菌增8郾5%~11郾6%,磷細菌增30%~33郾2%,鉀細菌增59郾7%~60郾2%,固氮菌增42郾3%~58郾5%。同時,酶的含量也有所增加,其中蛋白酶增10郾3%,過氧化氫酶增11郾36%,從而加速了土壤中營養物質的分解和轉化,使土壤中速效氮、磷、鉀等養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並提高了作物對氮、磷、鉀的吸收量。

改善田間小氣候。據遼寧省錦州市氣象科學研究所在花生生育中期(7月23日)和後期觀察,地面至2/3株高處,由覆膜比露地土壤蒸發減少,故株叢間空氣相對溼度降低。覆膜土壤表層溫度提高,使近地面空氣對流加強,株叢間風速增大,可更快補充二氧化碳。覆膜對土壤的保溫增溫作用,使株叢間氣溫也受到一定影響,在生育中期每天10時前覆膜的略高露地,11時後覆膜的又略低露地,生育後期則14時前覆膜的略高露地。就株叢間光照而言,生育中期覆膜的花生生長旺盛,透光率低露地;生育後期覆膜的花生生育期提前,透光率好露地。

(2)對花生生長髮育的影響由地膜覆蓋對生態條件的作用,花生的生長髮育在各種有利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發生瞭如下變化:

出苗早、齊、壯,根瘤形成早、數量多。據江蘇省聯合試驗研究,1981年贛縣班莊鄉農科站4月22日播種、覆膜的花生5月5日出苗,比露地早3天。東海縣花生原種場等4點次試驗,覆膜的平均出苗率為92.91%,而露地的只有85.57%。1991年新沂市農業試驗站觀察,6月18日播種的夏花生,7月13日覆膜,單株根瘤19.2個,比露地增加16.7個,根瘤形成時間比露地提早5天以上。

光合面積大,幹物質積累快而多。覆膜花生出葉早,葉齡大,加之肥水適宜,前期葉面積擴展快,高峰值大而持續時間長,從而有利幹物質積累。覆膜一開始葉面積就大露地,飽果期葉面積指數也大,因此有利營養體和生殖體的增長,單株乾重均領先露地栽培。

生育期縮短,花量增多。覆膜花生由地溫高,水肥條件較好,出苗早,葉齡進程提早,生育期縮短。花生由出葉進程加快,花芽分化進程也隨之同步加快,因而覆膜花生一般早開花5天,全生育期可縮短7~10天不等。覆膜花生在促進營養生長的同時,也促進了花芽和開花、結莢數量的增加。在徐州地區的覆膜試驗中,徐州7101鄄43品種,4月15日播種,5月19日始花,比不覆膜提前7天;開花高峰提前10天;單株總花量143.8朵,比不覆膜的增加16.8朵;有效花136.7朵,比不覆膜的增加64.2朵。

飽果數、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和產量增加。據1981年江蘇省9點次試驗,覆膜的單株有效果13.08個、飽果8.29個、百仁重72.43克、出仁率71.73%,分別比露地增加1.6個、1.7個、6.7克和3.6個百分點;千克果數540.4個,比露地減少165個。1991年贛縣試驗,夏花生覆膜的單株有效果10.4個、飽果9.5個、雙仁飽果5.4個、百仁重73.4克、出仁率75.5%,分別比露地增加0.2個、2.2個、0.1個、2.7克和3.4個百分點;千克果數694.9個,比露地減少227.3個。

花生品質提高。據測定,魯花9號夏播覆膜栽培的粗蛋白質含量為25.4%,比露地增加2.1個百分點;17種人體所需氨基酸中,除半胱氨酸比露地減少20.9%外,其餘16種氨基酸比露地栽培的增加23.4%~47.2%。由覆膜栽培花生粗蛋白質含量增加,而使粗脂肪含量降低了4.1個百分點,但其油酸與亞油酸比值則高露地栽培,從而提高了花生油的抗氧化性,有利花生食品如花生醬等的加工與貯藏。

特色花生種植,花生的栽培管理技術

2.地膜覆蓋栽培技術

花生地膜覆蓋栽培根據覆膜花生的生育規律經過多年來的試驗和示範,基本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配套技術體系,為奪取覆膜栽培花生高產提供了依據。現將其關鍵技術介紹如下:

(1)選地花生地膜覆蓋栽培可通過改善土壤水、氣、溫等條件,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化,促使耕作層土壤氮、磷、鉀、鈣等營養元素的有效含量增加。因此,選擇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肥力水平高的田塊覆膜能更好地發揮其增產效果。

(2)選膜

寬度:以壟寬為依據確定膜寬。一般春播大花生膜寬900~950毫米,春播小花生和夏播花生以800~850毫米為宜。

厚度:以0.005~0.007毫米為宜。畝用量3~4千克。厚度小0.005毫米,增溫保溼效果差;大或等0.012毫米,不僅地膜用量大,成本高,而且會影響果針入土結實,降低增產效果。

透光率:要求大或等70%,若小50%,則會影響太陽輻射熱的透過和傳導。

物理強度:要求強度高、耐老化,其物理強度標準是:

拉伸強度(縱橫)大或等100千克/釐米2,直角撕裂(縱橫)大或等30千克/釐米2,斷裂伸長率(縱橫)大或等100%,並在花生封壟後不碎裂。

展鋪性好:以覆蓋高壓聚乙烯與線型聚乙烯或高壓聚乙烯與低壓聚乙烯共混微膜為宜。不僅成本低、強度高,而且不粘卷、不卷邊,膜與地面貼實,無褶皺,展鋪性好。

(3)選用花生品種覆膜栽培能提高土壤養分的有效性,促進花生生長髮育,從而達到優質高產的要求。因此,選用產量潛力大的優良品種,是充分發揮覆膜栽培優勢(結果層地溫高、葉面積大、光能利用率高)的有效方法。

春花生:地膜覆蓋生育時間長、增溫絕對值高,宜選用中熟、大粒、產量潛力大的品種,如海花1號、魯花11號、中花1號、天府8號等。

夏花生:由受生育期的限制,覆膜後溫、光資源不及春花生充足,宜選用早熟或中熟中粒品種,以獲得優質高產,如魯花9號、徐花6號、泰花2號、泰花3號等。

(4)整地及起壟覆膜栽培阻礙了雨水直接進入土壤和地表水分的直接蒸發,因此,土層深厚疏鬆有利排澇降漬,是覆膜花生高產的前提。春花生地膜覆蓋栽培的,年前進行冬季深耕,粘土地每畝壓沙3000~5000千克,能夠加厚活土層、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產效果明顯。據江蘇省贛縣調查,冬耕25釐米深的,平均畝產288.4千克,比不冬耕的增產8.8%;壓沙的畝產423.3千克,比不壓沙的增產10.0%。一般花生播前15~20天整地起壟,並堅持豎整畦橫起壟,畦寬3~4米,畦溝深30釐米左右,壟距一般單壟40~45釐米,雙壟75釐米左右。同時,挖好腰溝、田頭溝、梯田埂下溝等,確保明水排得出,暗漬降得下,乾旱時灌水方便。

(5)施肥覆膜栽培能保持土壤溼潤、疏鬆、溫暖的環境,土壤微生物繁殖快而多,增強了對土壤中營養物質的活化作用,特別是加速了對有機物質的分解轉化,從而增加了土壤中有效態營養元素。因此,增施有機肥是覆膜花生高產栽培的基礎。據江蘇省連雲港市試驗,每畝施有機肥2000~3000千克,比不施有機肥的增產31.2~46.8千克,增產幅度為13.4%~20.1%。

花生覆膜栽培畝產300千克產量水平時,一般每畝施有機肥2500千克,15鄄15鄄15高濃度複合肥35~40千克,尿素5千克,石膏(鹼性土)15~20千克或石灰(酸性土)30~35千克。全部有機肥耕翻前施用,全部複合肥(或各單元化肥)、鈣肥起壟前施用。

(6)覆膜覆膜包括機械覆膜和人工覆膜兩種,其中機械覆膜可根據壟寬要求調節後進行覆膜、壓膜自動完成;人工覆膜則由兩人一組共同完成,其中一人在前面將膜卷緊貼壟面並後退放膜,後面一人用長柄窄鍬由壟腰取土後連同地膜原位壓緊踩實。覆膜時注意邊放邊拉,邊拉邊壓,拉緊壓實,壟腰壓土間隔50~60釐米,壟面間隔1米再壓一塊土,以防風吹膜鼓,影響效果。

(7)播種與破膜

播種期:由覆膜栽培能促進花生生長髮育,因此,適當提早播種是覆膜花生優質、高產的關鍵技術之一。據山東、遼寧、廣西、四川4省區花生地膜覆蓋栽培課題協作組研究,認為北方產區花生播前5日內日平均氣溫穩定在9.2益以上,5日積溫逸46依4益;南方產區播前5日內平均氣溫穩定在11.2益以上,5日積溫逸56依5益,為適春花生覆膜播種的溫度指標。

夏花生生育期短是其優質高產的主要限制因素,所以必須儘可能提早播種,延長其生育期。江蘇省贛、泰興等地多年試驗表明,自5月中旬開始播種,至7月下旬止,隨著播種期的推遲,覆膜栽培的夏花生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和產量均顯著降低。因而,夏花生播期能早則早,儘量早播。

播種與破膜:花生覆膜栽培採取適宜的播種、破膜方法,可防止破膜過晚膜內高溫灼苗和破膜過早而失墒缺苗。

春花生一般採取先播種,再噴除草劑,然後覆蓋地膜,出苗後打孔破膜的方法,能爭得全苗。夏花生播種時溫度高,天氣多變,給一播爭全苗增加了難度。一般採取先噴除草劑、覆蓋地膜,然後在地膜上面按穴距的大小打孔播種,播後再在膜孔處蓋上一堆3~5釐米高的肥細土。其優點是能防止膜孔土壤水分蒸發,堵住膜孔,以防風吹掀膜,並誘導花生子葉出土,保證幼苗安全,防止高溫燒苗。

(8)控制旺長與防治病蟲害覆膜栽培花生前期營養生長量大,進入結果初期,由高溫高溼,極易發生徒長而倒伏減產,可用多效唑調節花生生長,防止徒長。據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組織全省花生主產區縣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究,當覆膜花生主莖高、側枝長都超過35釐米,並有徒長趨勢時,每畝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40~50克兌水50千克均勻噴霧,可控制徒長,防止倒伏,增產效果顯著。江蘇省1990~1991年對泰花1號、徐州68鄄4、徐系1號、徐州7803、魯花9號等品種進行6點次試驗,在花生開花後30天每畝施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50克後,株高降低2.3~13.8釐米,單株有效果增加0.6~1.2個,百果重增加2.9~7.4克,畝產199.5~362.9千克,比不施多效唑的增產11.6~47.3千克,增產6.9%~22.3%。

(9)清除殘膜生產地膜用的聚乙烯屬高分子結構,在土壤中很難分解,隨著覆膜次數增加,土壤中殘膜也相應增多。遼寧錦州市農技站模擬試驗,在耕作層加入10千克廢地膜,花生畝產259.8千克,比無殘膜區減產37.9千克;加入20千克廢膜,畝產247千克,比無殘膜區減產50.7千克。因此,覆膜栽培的田塊,在收穫時應注意清除田間殘膜,防止覆膜引起的白色汙染,保持農田的可持續發展,維護生態文明。

特色花生種植,花生的栽培管理技術

3.雙膜覆蓋栽培技術

為了鮮食花生能提前上市,獲取超額收益,春花生在採用常規地膜覆蓋的基礎上,還可以採用另加農膜的雙膜覆蓋,從而達到提前播種、提早上市,實現高產、高價、高收益的目標。

其技術關鍵是在正常地膜覆蓋栽培的基礎上,強化並達到以下技術要求:

(1)花生品種選用早熟、特早熟中果的高產、優質、鮮食專用品種,如徐早花1號、徐花4號、泰花1號、泰花3號等。其春播生育期115~120天,鮮果畝產500千克以上,鮮食品質優勢突出,能夠滿足鮮食花生栽培的技術要求。

(2)整地及播種較正常覆膜栽培提前10~15天施肥、整地、起壟、化學除草,隨後覆蓋第1道地膜增溫,地膜選用及覆蓋方法同夏花生地膜覆蓋。壟內5釐米地溫穩定通過12益時,已達中小粒花生播種需要的溫度要求,立即進行打孔播種,並在播種孔口壓上3~5釐米高的細土。播種時注意適當提高密度。

(3)雙膜覆蓋第2道膜選用寬1.6~1.8米、厚0.018毫米的地膜,在播後的壟面上每兩壟一幅直接覆蓋,並間隔1米左右壓實地膜兩邊。如果條件許可,可用支架搭成小拱棚後覆蓋第2道地膜,效果更好。

(4)揭膜放苗多數幼苗由第1道地膜的播種孔頂土出苗後,根據天氣情況,選擇冷尾暖頭或晴天傍晚揭去上面的第2道膜,以免出苗後覆蓋時間過長而導致膜內高溫傷苗,第2道膜清洗後可以重複使用。若是搭建小拱棚覆蓋的第2道膜,則可適當推遲揭膜時間,但必須注意中午棚內溫度,適當增加拱棚內通風,確保幼苗安全。

(5)化學調控花生開花後25~30天,葉齡達13時,畝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30克兌水50千克均勻噴霧,可有效地促進花生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的轉化,達到控上促下、提早成熟的要求。據江蘇省泰興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表明,該項措施可提早採收5~6天,增產鮮果11.32%,具有顯著的增產、增收效果。

特色花生種植,花生的栽培管理技術

4.秋延後及甜花生栽培技術

為延長和調節市場鮮食花生供應,長江流域花生產區往往通過秋延後栽培方式來滿足市場的要求。甜花生則是長江流域地區及北方地區在花生生育後期通過適當延遲收穫、並經受初霜及自然低溫處理後收穫的產品,其口感甜味濃郁,香味獨特,為理想的鮮食及烘烤加工原料。其栽培技術關鍵為:

(1)品種選擇選用早熟、特早熟的中小粒品種,如泰花4號、中花4號、天府10號等,其莢果中後期充實灌漿快,莢果飽滿度高,產量較為穩定,利高產高效。江蘇省泰興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經多年品比試驗表明,包括魯花11、中花5號等在內的11個品種中,以泰花4號、天府10號等早熟、中小果品種的產量、質量和品質表現更為穩定和突出,為理想的甜花生栽培品種。

(2)搶墒整地起壟,化學除草覆膜秋延後栽培中,花生播前往往是高溫乾旱天氣,因而搶墒或抗旱後施肥整地對秋花生爭“五苗”(早、全、齊、勻、壯苗)顯得非常關鍵,一般土壤含水量達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時,可立刻搶墒施肥、整地、起壟、化學除草、覆膜。若土壤含水量低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則需適當灌水抗旱,人為調節田間墒情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75%,然後施肥、整地、起壟,隨後化學除草、覆膜。注意灌水時必須灌勻、灌足,待自然爽幹後再進行田間整地,特別是此時遇有暴雨,更要注意墒情變化,堅決杜絕爛耕爛種。起壟以雙壟為宜,既抗旱保墒,又防澇降漬。

(3)適期播種,合理密植甜花生播期的確定依據為其莢果發育所需的最低溫度來臨前,果仁能較為充分地膨大和灌漿充實,同時,植株生長需保持一定活力,以維持其迎來初霜和低溫的考驗和處理,從而提高籽仁甜度。據江蘇省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多年試驗研究,蘇中地區秋延後甜花生的適宜播期為7月8~12日,安全播期為7月15日前,最遲播期為7月18日。跟同品種的夏花生相比,秋延後花生宜適當密植,較夏播一般畝增800~1000穴、1500~2000株。如江蘇泰州市種植的泰花4號,壟距73釐米,壟面寬45~50釐米,壟面播2行,穴距為16.5~17釐米,每穴2苗,折每畝10500~11000穴、21000~22000株。

(4)抵禦酷暑,防高溫傷種、灼苗秋延後甜花生播後,若遇持續高溫乾旱,則必須採取有效的降溫措施,以避免高溫對種仁和幼苗的傷害。一方面播種時注意在地膜上橫向打孔,以便較多地散發膜內熱量以降溫;另一方面可播後在壟面上鋪曬麥草秸稈遮陰降溫;還可以結合抗旱適當灌水降溫,但灌水量不能超過壟溝的一半,以防壟面板結,造成僵苗。

(5)滅鼠驅鳥,確保全苗秋延後甜花生播種後,可能會遭遇田鼠扒種,影響全苗,可用毒餌誘殺滅鼠;出苗時可能會出現鳥雀採食子葉瓣導致缺苗,可在田間多插彩旗、草把驅趕。

(6)二次適度化控,促進中期穩長秋延後栽培甜花生生育前、中期處高溫季節,若遇暴雨,往往引起旺長,當株高達30~33釐米、葉齡達13時,即畝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15~20克兌水50千克均勻噴霧防倒,15天后若田間苗情仍有旺長趨勢時,可再次畝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15~20克兌水噴霧防倒,確保中期穩長。

(7)適當延遲收穫,有效提高甜度據江蘇省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研究,初霜後田間花生隨收穫期的適當推遲,水溶性總糖含量升高。該所2002年對同一試驗田內分別10月11日、11月7日和11月20日收穫的泰花2號取樣後送中國油料作物研究所進行品質分析測定,結果為:水溶性糖含量分別為2.8%、3.1%、5.8%,粗蛋白質含量分別為22.82%、23.79%和23.46%,粗脂肪含量分別為54.18%、47.52%和48.94%。2006年採用泰花4號試驗,抽取11月10日、11月20日、11月30日和10月20日正常收穫的樣本送中國油料作物研究所測定,結果為:水溶性總糖分別為4.50%、6.30%、5.53%和3.29%;粗脂肪含量分別為47.49%、46.10%、45.76%和53.76%;粗蛋白質含量分別為23.21%、22.72%、23.63%和22.64%。表明水溶性總糖隨收穫期適當推遲而升高的同時,粗脂肪含量逐步降低,粗蛋白質含量則較為穩定。

由收穫過遲對莢果的外觀品質影響較大,且影響後茬田間播種和花生收穫後的曬乾,因而,蘇中地區秋延後甜花生收穫適期為11月12~15日,或初霜後5~7天。

特色花生種植,花生的栽培管理技術

(四)無公害栽培技術

在無公害栽培環境條件下,按花生無公害栽培技術規程和管理要求生產的產品即為無公害花生產品。因而無公害花生生產對基地環境、肥料、農藥選擇與施用及田間管理、基地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1.基地選擇

選擇基地時,產地環境符合NY5010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條件要求。

(1)大氣大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各項指標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鄄1996)二級標準要求,滿足農產品無公害生產需要。

(2)地表水基地農田灌溉水水質較好,單項汙染指數及綜合汙染指數均小1,未受汙染。符合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灌溉用水要求。

(3)土壤環境基地土壤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種植要求,單項汙染指數及綜合汙染指數均小1,農田土壤環境質量良好,達到國家《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及《農產品安全質量標準》。

2.肥料選擇與施用按照NY/T496鄄2002《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的要求選擇、施用肥料。最後一次追肥離收穫應不少30天。

3.農藥施用在生產過程中,優先採用農業措施,減少各類病蟲草害造成的損失,在特殊情況下,必須使用農藥時,應按照GB4285《農藥安全使用準則》和GB/T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要求,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嚴格控制中等毒性農藥,禁止使用該標準中所列的禁用農藥種類,並嚴格掌握最後一次施藥安全間隔期。

4.栽培技術

(1)播前準備

地塊:選擇地勢高爽、排灌良好、肥力中等以上的沙土、沙壤土田塊,統一佈局,集中連片種植,避免重茬,杜絕水包旱、旱包水。

基肥:耕翻前,畝用優質腐熟草雜灰2000~2500千克或水糞2500~3000千克,一次性施足。耕翻後,畝用16鄄16鄄16高效複合肥40千克,尿素5千克,石膏15~20千克,施後起壟。

作畦:每隔4米左右挖豎墒1條,每隔40~50米挖橫墒1條,墒寬30~40釐米,墒深30~35釐米,田埂邊挖有田埂墒,並與外三溝相通,確保排灌自如。

起壟:挖墒平整後橫向起壟、耙平。壟寬72~75釐米,壟高12~15釐米,壟面寬48~50釐米。要求壟平土細,無大垡暗垡。

化學除草:壟面平整後,畝用43%~48%拉索(甲草胺)乳劑150克或72%都爾(異丙甲草胺)乳油100克或50%乙草胺乳油80克兌水50千克,對壟面、壟壁、壟溝進行均勻噴霧。

愚覆膜:春花生先播種後覆膜,夏花生先覆膜後播種,但覆膜前均需化學除草。選用寬90釐米,厚0.005~0.007毫米的超薄地膜順壟向覆蓋。覆膜時邊覆、邊壓、邊拉。壓,即在壟面兩側每隔60釐米左右抓一把土將膜壓緊、踩實;同時在壟面每隔90~100釐米處,自壟溝內挖出一塊土壓在壟面中央。

輿選種:選用符合市場或訂單及高效栽培目標要求的優質專用花生品種,其種子質量符合GB4407.2鄄1996要求。

餘種子處理:

選種:選夏播的飽果、飽粒、無病蟲害種子。

曬種:剝殼前曬種2天,剝殼後進行粒選,去除破粒、小粒、癟粒。

藥劑拌種:播前畝用25%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克、40%樂果乳油2毫升兌水1~1.5千克均勻拌種,堆悶2小時後,晾乾即播。

(2)播種

墒情:壟內0~15釐米土層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

播期:春播中小果品種壟內5~10釐米地溫穩定在12益以上,大果品種必須達15益時播種,夏播能早則早,儘量早播。

播種深度:3~4釐米,播後切忌踩壓。

密度:按品種特性及播期、肥力水平等因素而異,做到合理密植。

播種工具:播種用的小鍬口寬5~6釐米,切忌播種時鍬口過寬導致人為毀壞地膜,影響覆膜效果。

愚播種方法:覆膜後的夏花生播種時,小鍬垂直下挖後推出1釐米寬的播種孔,種子分開播下,小鍬上拔時邊拔邊稍稍抖動,使播種孔自然合縫,再由壟溝內取細土一把壓住播種孔。

(3)田間管理

查苗放苗:先播種後覆膜的春花生齊苗時,選擇冷尾、暖頭的晴天早晨或傍晚破膜放苗,注意破膜的位置準確,膜孔大小以幼苗莖葉能掏出膜外為限,切忌膜孔太大,影響覆膜效果;先覆膜後播種的夏花生田間幼苗頂土時,進行田間巡查,發現幼苗不能自然伸出地膜時注意人工放苗,以防膜內高溫燙傷幼苗。

捉黃補瘦:幼苗3~5葉期,對全田瘦苗、弱苗、小苗、黃苗進行捉黃補瘦。方法是採用腐熟稀水糞或0.3%~0.5%尿素水溶液由播種孔點澆。

生長促進:初花期採用惠滿豐、中華噴施寶等生長促進劑兌水葉面噴施,促進開花、下針、結果,間隔1周,連噴2次。

清溝理墒:每次大雨後清溝理墒,確保雨止田幹、墒無積水。

化控防倒:花生主莖高度達到33~35釐米、主莖複葉數達13時,畝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40~50克兌水50千克均勻噴霧。

愚病蟲害防治:

根腐病、莖腐病:選用健康無病種子並進行種子處理;發病初期,畝用25%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50克兌水1000千克灌根。

葉斑病、鏽病:發病初期或大風及暴雨後,畝用等量式波爾多液50千克均勻噴霧。

蚜蟲:見蚜初期,採用黃板誘蚜器誘殺,同時當穴平均蚜蟲數達10頭以上時,畝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5~20克兌水50千克噴霧。安全間隔期7~10天。

甜菜夜蛾、斜紋夜蛾:1~2齡幼蟲高峰期,採用2.5%功夫或2.5%天王星乳油4000~5000倍液噴霧,高齡幼蟲可用15%杜邦安打懸浮劑3500倍液噴霧防治。

(4)成熟收穫花生成熟時,地上部植株生長停滯,中下部葉片脫落,感性運動不靈敏或消失。同時,大、中、小果類型品種的飽果率分別達50%、65%和75%以上,此時即可收穫。

收穫時注意清除和收集田間殘膜送收購站統一處理,收後的花生莢果要一次性曬乾,並冬、春晴天覆曬1~2次,每次1~2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