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理財,如何做到安全、穩健、收益高?

其實理財沒有年齡大小之分,“三歲不早,六十不晚“,理財是全民都能參與的事,而對於“中老年人”來講,目前金融產品五花八門,投資理財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走過一些彎路。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中老年人”在理財上的事兒。

中老年人理財,如何做到安全、穩健、收益高?

中老年人理財具有的特徵:

一方面,手上的積蓄是辛苦存下來的養老錢,是日常生活和生病住院等開支的資金來源,可以說是“保命錢”,同時,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經不起波折,中老年人的風險承受力和年輕時是不同的,風險承受力較低。

另一方面,大多數沒了收入來源,在理財時要以安全為主,本金儘量避免虧損的情況發生,不然會對生活質量和心態有著很大的影響。加上要用錢的地方多,理財週期不能太長,靈活分配。

知道了老年人的一些特徵,該如何理財:

安全、穩健為首要原則

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投資者,資金安全都是首要的。首先應考慮安全,以穩健賺取投資收益為主。

不貪圖高收益,謹防騙局

高收益則是騙子常用的手段之一,在投資時不要盲目相信高收益的投資項目,要有自己的判斷,天上不會無端端的掉餡餅。

中老年人理財,如何做到安全、穩健、收益高?

理財期限要靈活、方便

中老年人退休後的收入少了,日常主要是生活費用支出。因此,對於理財的流動性要求比較高,比如有些人看到銀行的利率存款期限越長、利息越高,便將自己所有的錢都存成了三年期或者五年期的定期存款,一旦突然生病住院,急需用錢,從銀行將錢取出來時,由於存款期限沒到,只能按照活期利率結算,這樣就損失了很多利息收入。

適合中老年人理財方式:

對於手機、電腦等互聯網理財相對陌生且不熟悉相關操作,那麼可以以銀行理財產品為篩選對象。比如銀行理財、大額存單等,風險較低貨幣基金。

一般來說,風險程度較高的資產: 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投連險、黃金、外匯及其他特殊投資項目,少做或者不做。

如果對網絡比較熟悉,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對收益高低需求,具體考慮互金產品,以及進行什麼種類的互金平臺投資理財。

在眾多互金產品中,有一類以其獨特的優勢,備受投資人青睞,通過大眾分保的模式分散消化投資人風險已成為當下受追捧的理財方式。

中老年人理財,如何做到安全、穩健、收益高?

不是P2P,其模式不涉及放貸,不以借貸利息為收入來源,而是通過提供擔保服務獲取收入

作為信貸機構和投資人之間的擔保平臺風零度,通過信貸機構提交需擔保的項目,平臺嚴格篩選把控,確定是否擔保,如果擔保,平臺按既定的保證金率(10%~20%)計算出保證金並規劃出相應期限的保證金產品;投資者認購買理財產品份額,獲得收益,併成為實際擔保人;平臺SAAS系統內部智能將每筆投資人的資金匹配多筆(5~500)擔保項目。

也就是說,單筆投資可匹配擔保數十個信貸機構機構的數百個項目,當一筆項目或多個項目出現不良時,只佔該筆投資的幾百分之一,遠遠大於承擔的風險金額,保障資金安全。

當然,創新的擔保模式並不意味不受監管。一方面上線初,向金融辦申請批示,所謂法無禁止即可為的原則,從一定層面上說獲得先行先試的認可;另一方面,擔保是政策鼓勵的發展方向,同時平臺也積極與持牌大型機構合作申請成為首家網絡擔保公司。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量力而為,投資理財也是如此。只有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理財渠道,或在不同的理財渠道中進行有效的資金配置,才有可能讓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保證資金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