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辦公室“有毒”的人


遠離辦公室“有毒”的人

辦公室是樞紐,協調上下內外,在領導身邊工作,別人都是高看一等。

在辦公室工作多年,感覺辦公室裡大都是人精,也可以叫精英,但是也有些“有毒”的人,需要遠離。

第一種就是祥林嫂式的,中年大姐居多,她們的服裝,色調沉重單一,以黑灰藍為主;她們似乎少年老成,飽嘗人世的滄桑,眉頭總是擰著;在她們眼中:公司的一切待遇,都是不公平的;公司的一切領導,都是該殺的;工作中的一切同事,都是愚蠢無能的。

每當旁人問到她的近況,都會習慣性的回答:“不太好。是這樣的,你聽我說。”她們對快樂不屑一顧,卻從不吝嗇使用尖酸刻薄的詞語,來指責他人。牢騷滿腹、怒氣沖天,是“祥林嫂們”最顯著的特徵。

對剛來的大學生,往往不冷不熱地來了句:“在這種鬼地方,甭想有發展的機會。”

大多數這樣怨氣沖天的人,骨子裡都有“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基因,即便滿足了她所有的要求,她也會挑剔不已。

所以,你最好不要對她的話題表示出熱情,傾聽——注意,只是傾聽,連頭都不要點,半點認同,都可能讓她的嘮叨,變得沒完沒了;如果你和她過於“情投意合”,無形中便擴大了消極情緒,成為了病毒的傳播者。

你可以試著給予她打擊,質問她:“既然你對現狀如此不滿,為何不乾脆換個環境,遠走高飛呢?”當然,如果她真的是遇到了困難,你一定要及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第二類就是小喇叭類型,嘴碎之人,有捕風捉影洞察力和鍥而不捨、不怕白眼的決心;兼具做主播的天分,能把看來的、聽來的,甚至編來的故事,講得頭頭是道,惟妙惟肖。

這種人是辦公室謠言的集散地,是茶水房裡的大紅人,以製造、傳播謠言為樂。在這個信息的社會,你可千萬不能小看她的功用,有了她,你就可以隨時把握公司的動向,站在公司“小道消息”的前沿,可萬一你招惹了這個口無遮攔的嚼舌者,很有可能就被她搞得名聲掃地。

她又一臉神秘的,朝你走過來了,“你知道嗎?綜合科那個秘書小王,就是頭髮長長的那個,懷孕了!嘿嘿,她才20歲,而且沒男朋友,你說這肚子怎麼鼓起來的?”

每次她拉著椅子坐到你身邊,準是說個沒完,從副主任的“性醜聞”,到財務家小Baby的睡覺姿勢,儼然新聞發言人。那麼敏感的場所,那麼敏感的話題,真叫我不知如何是好。消息來源是否可靠先不說,關鍵的是,她從來就不在乎,我對她那一籮筐的“內幕秘聞”,感不感興趣!

對於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敬而遠之,有一點你最好要注意,就是儘量不要在辦公室談你的私事,因為這種是非型的人,最喜歡探聽他人的隱私,你的私事當然會是她們的素材。

她們充其量只是個小人,還不是惡人,所以你不用對她們如臨大敵,如果她把矛頭指向你,對於一般的謠言,記住“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不必理會;對於過分的謠言,完全可以告上“公堂”,謠言很多時候,己經構成誹謗,誹謗則可能侵犯了你的名譽權,不能坐視不管。

學習守口如瓶,尤其在一些與同事私生活有關的話題上。記住,滴水可以穿石,在關鍵時刻,你必定會意識到,同事們的信任,有多麼寶貴。如果你極其熱衷於傳播,一些低級趣味的流言,至少你不要指望旁人,同樣熱衷於傾聽。那些“道不同不足為謀”的同事,遲早會對你避而遠之。

第三類是馬屁精,可以說幾乎所有人,都見識過這類人,開大會的時候,永遠坐在第一排;集體會餐的時候,就算把自己喝得七葷八素,也得跟領導推杯換盞;時時在伺機捕捉,任何一個能趨炎附勢、令自己一步登天的機會。

人往高處走,這是一種普遍心態,可怕的是“馬屁精”中有一種人,她通過踩扁身邊的人,來達到自己高升的目的。她有很多花招可耍,或者打小報告,故意貶低你,或者直截了當地在領導面前要你難堪,領導訓斥你的時候,她會微笑著充當“敲鑼邊”者,讓你猝不及防,瞬間變成個胡言亂語的大白痴。

這種人一般來自小市民家庭,素質較低。如果她們做得不是太過火,你大可不必去搭理她們,儘量的避開她們,就算是她來籠絡你,也千萬不要加入她的圈子;如果你不幸與她相遇,當她開始使壞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先下手為強”,越過她,向更高層的領導,披露她的劣跡。

她會打小報告,造成領導對你的成見,你惟一能做的,就是去找領導當面把事情講清楚,增加彼此間的交流。現如今,大家的智力都差不多,誰也沒法左右別人。如果真的遇上這種事,用事實說話,流言自會不攻而破的。

如果她當著領導,讓你下不來臺,不要覺得壓力大,而應立即正面回答問題,繞開她們的陷井,但也不要顧左右而言其它,因為她們會窮追不捨,面對這種尖銳的難題,幽默可能是最好的防禦。

以上幾種只是簡單總結,不一定準,總之,不要讓身材負能量影響,堅定自己目標,做個陽光,激情,簡單,真誠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