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江蘇,簡稱"蘇", 位於我國大陸東部沿海中心、長江下游,介於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屬東亞季風氣候區。東瀕黃海,東南與浙江和上海毗鄰,西接安徽,北接山東。省際陸地邊界線3383公里,面積10.72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1.12%,人均國土面積在全國各省區中最少。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湖泊率為6%,居全國之首。約佔全國灘塗總面積的1/4,居全國首位。全國五大淡水湖,江蘇得其二,太湖2338平方公里,居第三,洪澤湖1780平方公里,居第四;5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2個。平原、水域面積分別佔69%和17%,比例之高居全國首位。連雲港雲臺山玉女峰是全省最高峰,海拔625米。

公元1667年因江南布政使司東西分置而建省。省名為“江南江淮揚徐海通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與“江南蘇松常鎮太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合稱之簡稱。

江蘇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地跨長江、淮河南北,擁有吳、金陵、淮揚、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徵。江蘇地處中國東部,地理上跨越南北,氣候、植被也同樣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徵。

江蘇與上海、浙江共同構成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江蘇人均GDP、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DLI)均居全國省域第一,已步入“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截至2015年12月,江蘇共13個設區市,下轄97個縣(市、區),其中21個縣、21個縣級市、55個市轄區;839個鄉鎮(其中鄉72個、鎮767個),442個街道辦事處。崑山市、泰興市、沭陽縣為省直管試點市(縣)。

1996年,揚泰分設,撤縣級泰州市,設地級泰州市;淮宿分設,撤縣級宿遷市,設地級宿遷市。

2000年以來,全省調整了13個省轄市市區行政區劃,共涉及48個縣(市、區),新設立28個區,基本解決了市縣同城問題。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一詩一景 | 宿遷《麥》

(清·乾隆)

盼從冀兗寒遲茁,看到淮徐綠滿田。

第一江山春好處,十分梅柳色徒傳。

漸漸他日應藏雉,縷縷於今欲起煙。

此是千家餅餌計,羽林馳騎戒紛填。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鳥瞰龍王廟行宮

在秦漢文化的風雲際會之地,有一片生機勃勃的熱土:清代皇帝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駐蹕於此,盛讚此地為“第一江山春好處”,這裡便是中國江蘇省宿遷市。這裡的龍王廟行宮,原名為"敕建安瀾龍王廟",又名乾隆行宮,座落於江蘇省宿遷市區西北20公里處的古鎮皂河,始建於清代順治年間,佔地面積約36畝。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龍王廟行宮實景

龍王廟行宮經過雍正、乾隆、嘉慶等皇帝的復修和擴建,形成了現在的四院三進封閉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築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頓於此,並建亭立碑,帑金修繕。

行宮御碑亭內御碑上刻有乾隆皇帝五次駕臨留下的五首詩文。這首詩的字裡行間體現了乾隆皇帝對宿遷一代老百姓的關愛之情,而且讚美了當地的風光人情。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御碑亭

目前,龍王廟行宮已經成為世界遺產中國大運河沿線的重要遺產點之一、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主要景點有御碑亭、山門、龍王殿、禹王殿等。每年正月初九龍王廟會期間,民間祭祀、文化展示、地方柳琴戲表演、商品交易等活動吸引徐州、安徽等地的遊客前來遊玩,屆時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龍王廟行宮所處的皂河古鎮


一詩一景 | 泰州《柴墟閒行》

(明·儲巏)

臨流聊寄傲,信步到花村。

蠟屐驚眠犬,田家多閉門。

款茶談稼穡,按筇數寒溫。

不覺垂楊外,煙沉日已昏。

詩中的柴墟位於江蘇省泰州市。泰州人儲巏對柴墟情有獨鍾,他還將“柴墟”作為自己的號。

自古以來,柴墟就是濱江繁華之地,“柴墟重鎮久馳名”、“柴墟形勝攝楊通”等詩人筆下的柴墟勝景,風光旖旎,令人神往。如今柴墟所在的泰州口岸雕花樓景區,依舊遊人如織。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口岸雕花樓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正陽門

口岸雕花樓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以“雕花樓”為中心建設而成,原韻依舊,新貌蘊含,承載了炙熱深沉的港口文化,演繹著豪放不羈的大江精神。目前,景區總佔地面積8.8萬平米,集樓景、水景、橋景、街景於一體,匯“一橋、二街、三廟、四宅” 一處,休閒娛樂、餐飲購物功能齊全,現存的多處各級保護文物熠熠生輝。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觀瀾閣

“一橋、二街、三廟、四宅”,即慶元古橋,柴墟古街和慶元老街,財神廟、關帝廟、城隍廟,口岸雕花樓、孫氏四方樓、戚氏進士第、李信昌過載行。其中最為知名的當屬口岸雕花樓,該雕花樓建於乾隆年間,園內木雕、磚雕、石雕巧奪天工,皆為當時雕刻藝術的經典之作,有“江左第一樓”的美譽。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枕濤榭

遊人穿梭於景區,既能近距離觀賞古代能工巧匠留下的藝術文化瑰寶,見識雕花古樓、清代“前商後宅”建築模式,瞭解傳統文化,又能享受“泰式”悠閒生活——街道兩側的美食店,鬧中取靜,以味見長。乾絲、魚湯麵、蟹黃湯包等泰州特色早茶,江鮮全魚宴、刁鋪全羊席、孔橋小公雞等饕餮盛宴,讓遊客感受舌尖上的泰州風味。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一詩一景 | 鎮江《醋烹》

(宋·蘇軾)

芽姜紫醋炙銀魚,雪碗擎來二尺餘。

尚有桃花春氣在,此中肉味勝蓴鱸。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蘇軾是一位美食家,此詩就是蘇軾在鎮江焦山品魚時,讚美鎮江香醋和魚的詩句。

提及鎮江香醋,除了品嚐一番,最不容錯過的就屬中國醋文化博物館。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景區入口

中國醋文化博物館位於鎮江市丹徒區,始建於2008年,是由百年老字號企業恆順集團自主投資建設的主題性醋文化博物館。中國醋文化博物館主館區佔地面積30畝,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總投資8000萬元。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博物館入口處

中國醋文化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個集文化遺產保護、科普教育、工業旅遊於一體的主題性展館,由醋史館、文化長廊、老作坊、現代工藝館、陳列館、體驗館、遊客中心等七大部分組成,全館採用聲、光、電等現代表現形式,全面展示醋文化、解讀醋文化、品味醋文化。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老作坊展區

走進博物館,遊人可以瞭解自有酸性物質以來的醋文化發展歷史和進程,可以親自動手參與非遺保護的手工制醋的全過程,可以呼吸蒸糯米飯時散發出的誘人的香甜味,感受煎醋時滿展館沉浸的酸醋味,可以品嚐到原汁原味的手工陳釀醋,還可以製作一瓶專屬於自己的私人定製醋,非常有意義。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遊人走進博物館,可以親自目睹高4.8米,直徑達2.4米的醋罈,這是國內體量最大的陶瓷醋罈,並創下了世界基尼斯記錄。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曬醋陳釀區

目前,中國醋文化博物館是江蘇省工業旅遊類第一家國家級4A景區,江蘇省工業旅遊區,同時也是“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等。近年來,中國醋文化博物館還推出了不少新玩法,讓遊客徜徉醋的世界,品醋香,嘗古法釀製香醋,吃醬油香醋味冰激凌,製作專屬於您的定製醋。 游完中國醋文化博物館,遊人還可以充分感受鎮江這座“美得讓人吃醋的城市”,遊金山、焦山、北固山、西津渡,領略“三山一渡”的魅力。


一詩一景 | 揚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膾炙人口的送別詩很多,但千年以來,婦孺皆知、流傳最為廣遠的,恐怕非此篇莫屬。

行者適意,送者坦然。詩中提到的揚州,自古便是眾人嚮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鳥瞰瘦西湖

國家5A級景區瘦西湖是我國湖上園林的代表,康乾時期即形成的湖上園林,擁有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串以卷石洞天、西園曲水、長提春柳、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釣魚臺、五亭橋、鳧莊、白塔以及二十四橋景區、石壁流淙景區等名園勝蹟。這裡有中國最美的橋——五亭橋,有傳說鹽商為乾隆皇帝一夜搭建而成的白塔等著名景點。遊人到此,可步行遊覽,也可乘坐畫舫遊覽。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白天遊瘦西湖,傍晚就可走進東關街。全長1122米的東關街是揚州城裡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條歷史老街,也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國家4A級景區,距今已有1200年曆史。

東關街以前不僅是揚州水陸交通要道,還是商業、手工業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華、商家林立,行當俱全,生意興隆。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東關街

東關有六處必看景點,即武當行宮、街南書屋十二景、華氏園、李長樂故居、逸圃、潘玉良紀念館。

武當行宮是揚州城區內唯一一所道教教觀,來到這裡一是看道教建築,三座完整的大殿可讓人原汁原味領略揚州寺廟建築的風采;二是看道教文化,全方位展示揚州道教歷史、發展軌跡和歷史文化底蘊。

據史料記載,街南書屋十二景一為看山樓,二為小玲瓏山館,三為紅藥階,四為透風透月兩明軒,五為石屋,六為清響閣,七為藤花庵,八為叢書樓,九為覓句廊,十為澆藥井,十一為梅竂,十二為七峰草亭。目前,這十二景已全部修繕重現。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街南書屋十二景

華氏園可稱之為“濃縮版的個園”,它用石頭的堆疊表現了春夏秋冬四季風景。坐在華氏園花廳裡,花園內的假山、花木可以一覽無餘,賞心悅目。此外,華氏園東縱兩個兩層小樓連在一起,這在揚州的私家園林中也不多見。 李長樂故居經過修繕後,陳列了慈禧太后賜給李長樂的黃馬褂,李長樂考取武狀元時用於測試力氣的石鎖以及李長樂平時的作戰地圖等重要文物。

逸圃則與蘇州曲園相仿,利用曲尺形隙地佈設,形成上下錯綜,境界多變。採用“絕處逢生”的手法,由小院轉入隔園,來一個似盡而未盡的佈局。鎮園之寶是12片瓷板畫,由清晚期的制瓷大家金品卿創作,目前在全國來看,數量這麼多,保存這麼好的瓷板畫都非常少見。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潘玉良紀念館位於東關街區西首,陳列著這位我國早期旅法最著名的女畫家中西合璧的眾多作品。

一詩一景 | 連雲港《次韻陳海州書懷》

(宋·蘇軾)

鬱郁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

舊聞草木皆仙藥,欲棄妻孥守市闤。

雅志未成空自嘆,故人相對若為顏。

酒醒卻憶兒童事,長恨雙鳧去莫攀。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這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與友人敘舊,感傷之作。古人常在詩文中以“海上三仙山”代指海中雲台山,詩中“海上山”指的便是連雲港雲臺山。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雲海

連雲港雲臺山古稱鬱州、都州、蒼梧山、田橫島、東海島,原位於東海(近代改稱黃海)之中,分為北雲臺、中雲臺、南雲臺三列群島,方圓300餘里。因黃河奪淮泥沙淤積以及地殼變動,1711年南雲臺始有沙堤與大陸相連,其後中雲臺、北雲臺漸次成陸。現在北雲臺之鷹遊山仍在海中,今為江蘇省最大海島——東西連島。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山海港城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凌空踏浪”

連雲港海上雲臺山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主峰大桅尖海拔605.4米,是江蘇省第二高峰。站在海拔503.7米的二桅尖觀景平臺,可以觀山、望海、閱港、覽島、看城,海天一覽,景象壯麗,氣象萬千。

景區北鄰新亞歐大陸橋橋頭堡第一小鎮——連雲老街,南環“中國十佳村鎮慢遊地”、素有“世外桃源”美譽的宿城風情小鎮,擁有法起寺、雲臺石林、萬壽谷、悟道庵、楓樹灣、陶淵明文化園等眾多景點,吸引著眾多遊人前來觀光旅遊、休閒度假。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法起寺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雲臺神鷹


一詩一景 | 淮安《淮上漁者》

(唐·鄭谷)

白頭波上白頭翁,家逐船移江浦風。

一尺鱸魚新釣得,兒孫吹火荻花中。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唐末詩人鄭谷在詩中所描寫的,是以捕魚為業逐水而居的漁民生活,語言質樸自然,詩風清新活潑。

“淮上”指的就是現在位於淮安的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

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位於古淮河以南、深圳路以北、河畔路以西、新長鐵路以東(水渡口大道以北南京路以東),規劃面積約3.3平方公里,以寧連路為軸,分為東區和西區。

目前,景區已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低碳旅遊示範區、國家水利風景區等。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

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位於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核心位置,總建築面積6500平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主題性菜系文化博物館。博物館主要以淮揚菜發展歷程為主線,由“河館”(剖析淮揚菜形成的自然和歷史背景)、“菜館”(講述淮揚菜發展歷程)、“民俗館”(展示淮揚菜流風遺箴)和“品嚐館”(品學淮揚菜)四個展館和中國淮揚菜文化研究院(致力於挖掘、研究、傳承和推廣淮揚菜文化)組成。遊客在此可以領略淮揚菜文化科學的生活理念、高尚的審美情趣,宏大的博愛情懷。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誌園

若想以人文歷史為主展開遊覽,景區內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中國西遊記博覽館、長榮大劇院、清河文化館、清河城市館、古淮樓、古淮河生態公園、清淮農家樂文化休閒街區、淨潭廣場、鴻禧廣場、紅娘廣場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若要體驗淮安城市現代化樣貌,可以選擇古淮河文化廣場、中國城市化史館、淮安國際攝影藝術館、淮安運動樂園、拓展訓練基地等項目。


一詩一景 | 無錫《黿頭渚遊眺同蔣文學三、王茂才》

(明·孫繼皋)

渚勢欲吞湖,湖流歸舊吳。

天浮一黿出,山挾萬龍趨。

浪急懸厓動,風顛系艇孤。

持竿堪此地,漁釣本吾徒。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明代無錫狀元孫繼皋的《黿頭渚遊眺同蔣文學三、王茂才》描寫了從船上遠眺黿頭渚所見,吟出“天浮一黿出,山挾萬龍趨”。他寫下此詩300年後,這裡果然成了觀賞太湖的佳絕處。

太湖,又名震澤、具區,面積2400多平方公里,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黿頭渚為太湖西北岸無錫境內的一個半島,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狀如浮黿翹首而得名,是太湖風景名勝區的主景點之一。

郭沫若吟道:“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趙樸初稱讚:“黿頭渚景色勝天堂”。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蕭梁時,此地建有“廣福庵”,為“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一處。明初,“太湖春漲”被列為“無錫八景”之一。

明末,東林黨首領高攀龍常來此處踏浪吟哦,留有“黿頭渚邊濯足”遺蹟。

清末無錫知縣廖倫在臨湖峭壁上題書“包孕吳越”和“橫雲”兩處摩崖石刻,既讚美了太湖的雄偉氣勢和孕育吳越兩地(現為江蘇、浙江兩省)的寬闊胸懷,也蘊涵了對此地風光盡納吳越山水之美的中肯評價。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包孕吳越

目前黿頭渚已經成為國家5A級景區,現有充山隱秀、鹿頂迎暉、黿渚春濤、萬浪卷雪、湖山真意、十里芳徑、太湖仙島、江南蘭苑及犢山晨霧、廣福古寺、櫻花谷等10餘處景點。特別是從2003年黿頭渚風景區舉辦第一屆賞櫻會至今,已經成為世界三大賞櫻勝地之一。景區內種植有30000餘株各類櫻花,共有100個品種,是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櫻花種植基地,有“中華第一賞櫻勝地”之美譽。

大詩人王心鑑賞花後於《太湖黿頭渚》一詩中題詩寫道:

“白霧橫黿渚,絳雪繞村郭。花氣燻古寺,竹影搖畫閣。歸舟泛柳浪,佳人踏漁歌。回首虹橋上,斜陽入煙波”。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長春花漪 劉森攝

雖說黿頭渚有“中華第一賞櫻勝地”之美譽,黿頭渚的美卻是貫穿四季。春季,是無錫黿頭渚櫻花、梅花、蘭花、杜鵑花開放的季節,非常適合踏青賞花。6月至8月,夏季來臨,遊客可來此參加花菖蒲逍遙遊、夏日賞荷遊,還可以到宜興竹海、長廣溪溼地公園等避暑。水蜜桃、楊梅、葡萄等當季水果,更會讓你大飽了口福。9月至11月的秋季,秋高氣爽、丹桂飄香、橘子掛滿枝頭。遊客可以來此參加金秋旅遊文化節、金秋賞桂遊、中秋賞月,體驗漁家風情節。進入冬季,遊客可以來此體驗觀鳥季,參加廣福寺撞鐘祈福、太湖仙島道家文化鬧春體驗、江南蘭苑新春賞蘭遊等。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一詩一景 | 南通《狼山觀海》

(宋·王安石)

萬里崑崙誰鑿破,無邊波浪拍天來。

曉寒雲霧連窮嶼,春暖魚龍化蟄雷。

閬苑仙人何處覓?靈槎使者幾時回?

遨遊半是江湖裡,始覺今朝眼界開。

詩中提到的狼山位於江蘇南通,自古以來就吸引了眾多文人雅士登高臨風、吟詞作詩。其中,最著名的就屬這首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登臨狼山後寫下的《狼山觀海》,在眾多關於狼山的詩篇中可稱冠冕。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遠眺狼山 許叢軍 攝

狼山風景區位於江蘇省南通市南郊,南鄰浩蕩長江、北依南通新城區,由軍山、劍山、狼山、馬鞍山、黃泥山五座山組成,總面積10.8平方公里,這裡也是南通狼山國家森林公園所在地。在遼闊的江海平原上,五山與揚子江山水相得益彰,擁有“第一江山”的完美組合,素有“天然水石盆景”的美譽。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狼山與長江山水相依

靈驗狼山,朝山勝地。狼山廣教禪寺是漢傳佛教中大勢至菩薩的道場,位列全國佛教八小名山之首,為全國重點寺院。

當代宗教界著名人物聖嚴在此地出家,林溪精舍、葵竹山房、紫琅禪院等古蹟名勝櫛比鱗次,大觀臺上觀潮、萃景樓上賞景,極目吳楚之心,澎湃江海之志。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狼山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龍爪巖濱江風光帶

目前,龍爪巖濱江風光帶、濱江文化體育廣場、南通壹城休閒文化街區、三鮮街美食文化街區、狼山遊客集散中心等配套服務中心已經建成,一個集生態旅遊、休閒度假、動靜相宜的高品質濱江旅遊度假區將成為人們外出旅遊的下一站打卡地。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一詩一景 | 鹽城《鹽城觀海》

(明·高谷)   

瓢城東望水漫漫,暇日登臨眼界寬。   

萬馬挾兵開地脈,六鰲擎日上雲端;   

濤聲吹雨滄溟溼,霧氣橫空白晝寒;   

塵世不須傷往事,桑田更變幾回看。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鹽城是革命老區。抗日戰爭中,鹽城作為新四軍重建軍部所在地,成為華中抗戰的軍事指揮中心。在中國革命的各個歷史時期,鹽阜兒女都作出了極大的犧牲。抗戰勝利後,新四軍派往東北的隊伍,鹽阜地區的子弟佔了一多半。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鹽城是海鹽文化的發祥地,淮劇的主要發源地。境內擁有江蘇省最長的海岸線、最大的沿海灘塗、最廣的海域面積,有鹽城溼地珍禽自然保護區、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被譽為“東方溼地之都,仙鶴神鹿世界”。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每年3月到5月是麋鹿繁殖期,在鹽城市大豐黃海溼地麋鹿自然保護區內,成群的麋鹿聚集在灘塗溼地覓食、嬉戲,構成一幅生機盎然的生態圖畫。


一詩一景 | 徐州《戲馬臺》

(宋·呂定)

據鞍指揮八千兵,昔日中原幾戰爭。

追鹿已無秦社稷,逝騅方嘆楚歌聲。

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臺空草自生。

回首雲山青矗矗,黃流依舊繞彭城。

南宋詩人呂定所創作的《戲馬臺》是一首弔古詩,用以憑弔西楚霸王項羽。詩中所提及的戲馬臺位於歷史文化名城徐州。

公元前206年,蓋世英雄項羽滅秦後,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今徐州)”。在此山之上,構築崇臺,以觀將士戲馬,戲馬臺由此得名,是徐州現存最早的古蹟之一。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雖然這座小山海拔高度僅69.9米,可這裡因為有西楚霸王項羽的足跡而名聲大噪。兩千多年來,後世先賢感念項羽誅暴秦的歷史威名,接踵登臺弔古,並陸續在臺上營造建築。這裡亭臺建築不斷,文人雅士不絕。這裡是西楚霸王項羽以武力經營天下的縮影,更是軍事重鎮徐州悠久歷史的見證。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1985年,徐州市政府重修戲馬臺,後又歷經2000,2007,2018年數次景觀升級改造。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如今的戲馬臺景區,總面積約為1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4000餘平方米。景區內建築古樸典雅,文化氛圍濃厚。六大展廳以豐富的展品、詳實的歷史資料,講述了西楚霸王項羽英勇悲壯的一生,以及兩千多年前,楚漢相爭的鐵血歷史和機變權謀。徐州戲馬臺是有史可查的關於西楚霸王項羽的重要遺址,更是遊客感受徐州楚韻漢風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和窗口。


一詩一景|常州《送姚端秀才遊毗陵》

(唐·李中)

毗陵嘉景太湖邊,才子經遊稱少年。 風弄青帘沽酒市,月明紅袖採蓮船。 若耶罨畫應相似,越岫吳峰盡接連。 此去高吟須早返,廣寒丹桂莫遷延。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此詩為七律體,描述了太湖邊毗陵之山水勝景和民俗風情,美得令人陶醉!詩人說可不能流連忘返,樂不思蜀,沉溺於天堂般美景中而延期誤歸啊。宋代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十中記,“今人謂貝州為甘州,吉州為廬陵,常州為毗陵。”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位於毗陵(江蘇常州)太湖沿岸新塘鄉為晉陵舊鄉,範圍包括今雪堰、潘家、太滆一帶,與迎春鄉(馬跡山)隔湖相望。新塘境內山水資源豐富,諸峰清奇幽曠,形勝天然,佳木繁蔭,鶯啼林間。登峰遠觀,湖光帆影,島巒隱約,沙鷗翔集,自然景色絕佳,為常郡山水形勝之地。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現如今,這裡已經建成武進太湖灣旅遊度假區。度假區位於江蘇常州市武進區南部雪堰鎮境內(由原雪堰鎮、潘家鎮、漕橋鎮、南宅鄉、太滆合併而成),東臨無錫馬山、西接陶都宜興分水,規劃範圍39.6平方公里。近年來,度假區相繼建成竺山湖小鎮、開元度假村、太湖灣全國龍舟競賽基地、萬澤太湖莊園、嬉戲谷、中華孝道園等文旅項目。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一詩一景 | 蘇州《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詩中提到的寒山寺,位於江蘇省蘇州古城閶門外七里的大運河東側,楓橋之畔,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朝安史之亂之後,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這首羈旅詩,細膩描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詩以寺成,寺以詩傳,寒山寺遂名聞天下。1983年,寒山寺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全國重點開放寺院之一。寒山寺的照壁上書“寒山寺”三個大字,正對著古運河,既壯了寒山寺的聲威,也填補了天王殿前的空白。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寒山寺照壁

走進寒山寺,穿過天王殿向左走,來到抄經堂。在此印製了《心經》、《大悲咒》、《大勢至唸佛圓通章》、《八十八佛大懺悔文》、《金光明經·空品》、《六祖壇經·無相頌》、《吉祥經》七種佛教重要經典,可供遊客抄寫,可現場領取經文抄寫或帶回家抄寫。抄佛經可“培福報、增智慧、修禪定、練書法”,一舉四得。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抄經堂的經卷

抄經堂東面是羅漢堂。羅漢像以階梯式分五層供奉,共計500尊。遊客可在裡面“數羅漢”,意在卜全年運勢兇吉,且為自娛。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羅漢堂

寒山寺裡比較有特色的是寒拾殿,供奉寒山、拾得菩薩像。寒山、拾得互敬互愛,親如兄弟,相傳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化身。雍正年間,被御封為“和合二聖”,二人的塑像就立於寒拾殿中。遊客可祈求夫妻和睦、家庭和諧、人間和合。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寒拾殿

鐘樓位於寒拾殿南側,每到新年除夕之夜,這裡都會舉行迎新年聽鐘聲活動。平時遊客可上閣樓敲鐘祈福,佛教認為“聞鍾生、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鐘樓

最後,遊客從“解脫門”出口出,向東走至楓橋路,即可搭乘蘇州好行旅遊專線前往留園、虎丘等其他景區。


一詩一景 | 南京《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在金陵秦淮河畔目睹晚唐國勢日衰,可能要重蹈六朝覆轍,遂有無限感傷而作。

這裡的“秦淮”,指的是十里內秦淮河風光帶,位於南京市秦淮區。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秦淮夜色

其中,東起東水關、淮清橋、秦淮水亭,越過文德橋,直到中華門城堡延伸至西水關的內秦淮河地帶,始終是南京最繁華的地方之一,譽稱“十里珠簾”。

目前,經過復建的秦淮河風光帶,以夫子廟為核心、十里秦淮為軸線、明城牆為紐帶,串聯起東水關、桃葉渡、白鷺洲公園、吳敬梓故居、江南貢院、烏衣巷、夫子廟、泮池、照壁、“天下文樞”牌坊、魁光閣、李香君故居、瞻園、金陵製造局、中華門城堡、金陵大報恩寺遺址、西水關、明城牆(秦淮段)及外側護城河,包括秦淮河兩岸的街巷、民居、附近的古蹟,面積約4.69平方千米。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江南貢院

景區以儒家思想與科舉及民俗文化等為內涵,集古蹟、園林、畫舫、市街、樓閣和旅遊觀光、美食購物、科普教育、節慶文化、燈展文化等功能於一體,極富特色和魅力,是南京歷史文化薈萃之地,中國著名的開放式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中國科舉博物館

如今,到了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景區,可以從“天下文樞”牌坊走進景區核心區,以此古建築群為中心,遊覽中國科舉博物館(江南貢院)、吳敬梓故居、烏衣巷、夫子廟大成殿、李香君故居、瞻園、中華門城堡、金陵大報恩寺遺址、老門東、明城牆(秦淮段)等,可謂一步一景、移步換景,令人神馳嚮往。“家家走橋,人人看燈”,秦淮燈會更是春節期間南京全市一年一度的盛大民俗活動。

值得收藏!江蘇13地市一詩一景(附手繪旅遊地圖)

遊客漫步秦淮,還可以走進散佈於夫子廟、老門東的各個傳統小吃店,嚐遍秦淮八絕的絕佳風味。這裡的特色美食有80多個品種,必嘗的有鴨血粉絲湯、鹽水鴨、金陵湯包、牛肉鍋貼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