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戰役中,潰逃到越南的是哪一支軍隊後來怎麼樣了

在1949年末爆發的廣西戰役之中,我軍實現了對白崇禧軍事集團的戰略大包圍,經過一個多月的激烈戰鬥,最終將白崇禧率領的五個兵團約計三十餘萬人殲滅,成功解放了廣西全境。不過,當時白崇禧軍事集團仍有一少部分殘兵敗將,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潰逃到了越南境內。那麼,白崇禧的這一少部分殘兵敗將是哪一支軍呢?後來怎麼樣了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廣西戰役中,潰逃到越南的是哪一支軍隊後來怎麼樣了


在廣西戰役中,白崇禧手下的五個兵團,分別是第一兵團、第三兵團、第十兵團、第十一兵團和第十七兵團,其中第三、第十、第十一、第十七兵團相繼全軍覆沒,只剩下了第一兵團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是最後一個遭受攻擊的軍事目標。當時,第一兵團的司令官是黃傑,他是湖南長沙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本來,黃傑第一兵團按照計劃準備向西進入雲南,與雲南盧漢所部匯合。但是很快,盧漢發表通電宣告起義,黃傑第一兵團的入滇之路就被封死。


廣西戰役中,潰逃到越南的是哪一支軍隊後來怎麼樣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身在海南島的白崇禧急忙電令黃傑,為保全部隊可以選擇退往越南,然後再轉運到臺灣。於是,黃傑隨即率領第一兵團將近三萬多人向中越邊境潰退。當時的越南還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國方面很明確地告訴黃傑,允許他的部隊借道越南轉運臺灣,但條件是必須將武器封存,由法國方面負責運輸到港口,同時黃傑手下這三萬多人必須以五百人為一組,進入越南聽從法國方面的統治指揮。


廣西戰役中,潰逃到越南的是哪一支軍隊後來怎麼樣了


當時,黃傑一心想著如何苟存,遂同法國方面簽訂了相關協議,開始分批次陸續進入越南。可是,讓黃傑沒有想到的是,放下武器之後的他們,就成為了粘板上的魚肉,只能聽從法國方面的擺佈。法國方面並沒有履行承諾,將黃傑三萬多人護送到港口,而是將他們分批轉移到富國島和金蘭灣兩處集中營之中進行關押,人身和財物被搜刮一淨,淪為了備受歧視的囚徒,有很多人都死在了集中營之中。


廣西戰役中,潰逃到越南的是哪一支軍隊後來怎麼樣了


整整三年多之後,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在多方斡旋之下,法國方面才同意予以放行。1953年5月,黃傑率領僅存的官兵們陸陸續續坐船轉運到了臺灣,結束了備受屈辱的關押生活。後來,黃傑先後擔任過臺北衛戍司令部司令官、臺灣防衛司令官等職務,並被授予陸軍一級上將,深受蔣介石的器重和賞識。1996年,黃傑在臺灣病逝,享年93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