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晏子使楚》,看揚言讓中國割地賠款的澳議員和澳洲跑步女

澳大利亞議員,標號“克里斯騰森”的發起提案:應該叫中國割地賠償,或者收回達爾文港和中國公司租用的農地,作為疫情的賠償!

從電影《晏子使楚》,看揚言讓中國割地賠款的澳議員和澳洲跑步女

這真應了那句老話: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廁所髒了什麼蛆都爬。他是在說相聲嗎,既氣憤又很搞笑。聯想到澳洲跑步女,因為回到國內拒不配合隔離措施,要出去跑步且辱罵防疫人員,最後被公司辭職且聲名狼藉,居然要求國家賠償。

從電影《晏子使楚》,看揚言讓中國割地賠款的澳議員和澳洲跑步女

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想起那句: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是戰國末期的一篇散文裡的一句經典,而這部經典曾經數次被作為兒童教育內容搬上熒屏,但是都是小短片的形式,或者作為總體內容的一部分,這就是《晏子使楚》的故事。而去年下半年,完整獨立的少年兒童電影《晏子使楚》已經在橫店開機,期待這部歷史文化電影。

從電影《晏子使楚》,看揚言讓中國割地賠款的澳議員和澳洲跑步女

這是一個好題材,故事讚揚了晏子的愛國且機智勇敢,不懼大國強權、不畏強暴的鬥爭精神。諷刺了狂妄自大,傲慢無禮,自作聰明的人。這其實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一個縮影——不畏、抗爭。

從電影《晏子使楚》,看揚言讓中國割地賠款的澳議員和澳洲跑步女

不知道這個澳洲議員是因為什麼做出的這麼可笑的判斷和提議,這是什麼年代了,難道澳洲很封閉,導致他不知今夕是何年?何其狂妄如此。曾經百年前的此等欺凌歷歷在目,不提我們也忘不了。幾個月的大火還沒有清醒,也是醉了。或許,它們從來就沒有真正的懺悔過。這也說明一個問題,文化背景和歷史背景不同,生長起來的孩子也是不同,血液裡的東西有時候蓋不住思想意識,也就出現了都是一樣的種子,而地域不一樣結出的果子就不一樣,橘子和枳的區別。所以,小留學生還是要先學一下祖宗的尚禮、無畏、鬥爭精神,再去謀求更高的提升,上來就是這種狂妄傲慢加無理的氛圍,成為橘子怕是很難。沒看到澳洲跑步女,和澳洲議員的心態和言行如出一轍。《天龍八部》的掃地僧說的好,高深的武功必須由高深的佛法支撐,張牙舞爪的再厲害,沒有一顆良善仁義之心,終是惡。

從電影《晏子使楚》,看揚言讓中國割地賠款的澳議員和澳洲跑步女

其實,對於晏子這樣的外交家,他所被人們尊敬的最本質原因還是愛國,維護國家尊嚴;其次才是能言善辯,睿智過人。就算是敵人,也是對他們尊敬的,雖然利益不同。晏子智辯楚王,藺相如抱玉撞柱,其實都贏得了敵人的尊敬;近代的楊靖宇犧牲後,日軍對他也是敬重無比。還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有一個共性就是維護國家尊嚴,為國抗爭,不畏強暴。

從電影《晏子使楚》,看揚言讓中國割地賠款的澳議員和澳洲跑步女

所以說,不忘本、不忘國,自身再有能力,這樣才能贏得別人、敵人的尊重。一味的跪舔,沒人瞧得上,沒見過各個時期的叛徒、漢奸,敵方也是打心眼裡鄙視的,更別說本族、國人。還是先做人,再學術吧。

從電影《晏子使楚》,看揚言讓中國割地賠款的澳議員和澳洲跑步女

電影《晏子使楚》,應該普及給小留學生及其家長,也應該作為小學生的必看影片,這比漫威英雄來的真實,比亂七八糟的娛樂綜藝要好許多。畢竟孩子就是一張潔白的紙,將來是灰暗陰沉,還是五彩繽紛,全看家長和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