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癱瘓了怎麼辦?

一、疾病因素:

1.新城疫(ND)病雞常出現腿麻痺、跛行或站立不穩、頭頸扭轉等神經症狀,此病由於外觀症狀解剖病變較明顯而易於診斷,防治常根據免疫程序及抗體水平而進行,發病後緊急免疫常有較好的效果,但是緊急接種還得考慮有無溫和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謹慎免疫!

2.馬立克氏病(MD)此病多發生於2月齡-3月齡的雞,但1月齡-18月齡的雞均會發病。當發生神經型MD時,病雞開始只是走路不穩,逐漸發展到一側或兩側腿麻痺,嚴重時癱瘓不起,典型症狀是呈現一腿向前、一腿向後的“大劈叉”姿勢。病雞肌肉萎縮,爪子多彎曲。本病還伴有腫瘤、瞳孔邊緣不齊、身體消瘦、胸骨薄如刀刃等症狀,較易確診。一般在1日齡免疫,發病後無太大治療價值,建議及早淘汰病雞,加強管理。


雞癱瘓了怎麼辦?


3.傳染性腦脊髓炎(AE)病雛大多在1周齡-2周齡出現神經症狀,最初表現為行動遲鈍,繼而表現為雛雞不願走動而蹲坐在自己的跗關節上,或出現一側或雙側腿麻痺,有時在腿、翼、頭部可見明顯的陣發性震顫。剖檢變化不明顯,個別雞小腦水腫,腺胃肌層有小灰白區。本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可將病雞隔離,給予舒適的環境和充足的飲食,注意消毒。

4. 球蟲病 :病雞糞便呈水樣稀薄,長期稀便造成體內微量元素代謝失衡。病雞表現為共濟失調,昏迷抽搐。解剖可見腸道有斑點狀慢性出血,腸壁擴張、鬆弛肥厚和壞死。防治一般以藥物為主,如磺胺氯吡嗪鈉或者白球痢康不能長期使用一種抗球蟲藥,兩種藥物交替使用效果更佳。由於球蟲病易引發腸炎,可配合使用黏菌素可溶性粉或者發酵的益生菌 腸輕鬆,關於肉仔雞球蟲病的疫苗,可視飼養條件、免疫時機等因素酌情使用。


雞癱瘓了怎麼辦?


5.滑液囊支原體(MS)病雞被感染的關節、爪墊腫脹,跛行,常伴有胸骨囊腫,飲食慾下降。解剖可見發病的關節內有粘稠的乳酪狀白色滲出物。本病多見於4周齡-12周齡的雞,環境條件不良可令病情加重。該病可垂直傳播,種雞應定期檢疫,接種疫苗。治療可用華支淨藥物。同時,注意提高飼養水平,蛋雞的滑液囊支原體也多,注意觀察治療。

6.病毒性關節炎 4周齡-7周齡的雞多發,更大周齡的雞也可發病。病雞表現跛行,小腿肌腱腫脹,有的斷裂,伴有皮下出血。剖檢跗關節或肘關節含有黃色或血色滲出液,預防可在種雞開產前接種病毒性關節炎滅活疫苗,發病後建議對症治療,使用利巴韋林注射治療。


雞癱瘓了怎麼辦?


7.葡萄球菌感染(關節炎型)某些疾病或人為因素是發生葡萄球菌病的誘因,如刺種免疫、外傷、飼養管理不善等。病雞關節腫脹,呈紫紅或紫黑色,有的破潰,並形成黑色結痂,有的雞出現跐瘤,腳掌腫大,有的雞跐端壞疽、幹脫,解剖關節囊內有漿液,或有黃色膿性或漿液狀纖維素性滲出物。治療可用杆立克或桿菌康藥物,個別雞可肌注慶大黴素。


二、營養性因素:


1.維生素B1缺乏症 雞病初表現為食慾降低,肌肉麻痺,不能站立,頭向後伸呈“觀星”姿勢,剖檢可見皮膚髮生廣泛性水腫,治療先口服VB1(雛雞每隻每天1毫克,成雞按每公斤體重2.5毫克),同時在飼料中補充VB1。可給雞群補充速補21,魚肝油,連續使用7天以上。

2.維生素B2缺乏症 病雞生長慢,羽毛粗亂,以跗關節著地,腳跐向內彎曲,足跟關節腫脹。後期兩腿叉開臥地。可給雞群補充速補21 ,魚肝油,連續使用7天以上。

3.錳缺乏乏症 雛雞多發,常見於2周齡-10周齡的雞。病雛生長受阻,骨骼畸形,跗關節腫大變形,腿垂直外翻,不能站立和行走。治療可用高錳酸鉀(0.02%)飲水。


雞癱瘓了怎麼辦?


三、飼養管理因素:


環境條件不良、墊料不勤更換、只注重保溫而忽視通風等是大多數腿部疾病的誘因。現代的觀點是防重於治,所以加強飼養管理,按時免疫接種是減少損失最有效的措施。

針對以上引起雞癱瘓的不同原因,臨床需要確切診斷,對症解決問題,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關注私信我,回覆“”,獲取終身養殖管理技術指導,用易懂的語言,一線的養殖管理技術,為您分享更多養殖知識,祝您養殖無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