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才知道,“男女關係”中最稀罕的不是性、不是愛,而是這


你有沒有過這種體驗,明明和對方在一起很正常,可當自己難過、想一個人待著的時候,伴侶會在旁邊不停的說話,不停的讓你別哭,看似是一種安慰,但實際上會讓自己更加心煩,也更感到孤獨。

我有一個朋友小美,她就是這樣的。

小美和對象“同居”的故事

小美和男朋友是在工作時認識的,當時小美剛剛辭職換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被客戶介紹到男友的公司。

小美從事的工作有點特殊,一般公司裡很少有女生,而她是那個公司唯一的女生。

一直以來小美都很孤獨,並沒有夥伴和她一起找工作,而且她工作的地方距離住的地方也很遠。

當時快到冬天,小美每天都騎電動車去往公司工作,每次手腳都凍得冰涼。

好在小美是一個活潑的女孩子,平時會和同事們一起在網上聊天,就這樣認識了男朋友。

當時,男友晚上會陪她一起騎電動車回到租房裡,路上兩個人會在公園裡逛吃,之後男友自己再回去。

每到週末,男友也會來找她,兩人一起約會,吃火鍋、看電影、逛街。

小美男朋友是一個不會唱歌的人,可為了她第一次唱歌表白,讓她很感動。

每每分別的時候,男友都會對她有不捨。

小美可以真切感受到男朋友對她的喜歡,所以她想著可以一直跟他走下去,直到天荒地啦,大約一年後他們同居了。


這麼多年才知道,“男女關係”中最稀罕的不是性、不是愛,而是這


小美是一個對親密關係有恐懼的人,但遇到男朋友之後好了很多,可以說是被男友的愛治癒了,但小美還是不能接受和對象睡在一間屋子裡。

於是她提出租2室1廳的房子,並和對象平分房租。

對象確實是一個很好的人,很尊重小美,也就同意了她的請求。

小美表面上看上去活潑、善談,但實際上是一個很孤僻、膽小的人。

住在一起後,小美感到很不適應,覺得這種生活讓她感到拘束,不會很輕鬆自在,讓她想要逃離。

況且時間久了後,她發現對象是一個很邋遢的人,不愛做家務、不愛洗澡,所有的家務都讓小美一個人做,小美不做時男朋友也不會說她,但男朋友自己也不會做。

小米想著自己是不是不該做所有的家務,這會讓對象得寸進尺,於是自己一段時間沒有去掃地,而男朋友似乎根本就看不到這個現象。

最後當地面髒的沒有地方踩踏時,小美只好去拖地。有一次小美受不了了直接對象去掃地,對象沒說什麼,後來小美稍微催了一下,他就不耐煩的吼小美。

自從兩人住一起後,男朋友就不再和小美約會,每次就上班、下班,回來也不和她打招呼,自己默默回房間和夥伴打遊戲。

一次小美遇到難過的事哭了,對象就一直在她旁邊不耐煩的說讓她別哭,一直重複說“別哭、別哭、別哭”,還說自己最討厭女孩子哭。

聽到這個話,小美更難過了,她就想發洩一下心中難過的情緒,也不想讓對象安慰,如果他可以默默在旁邊陪著她就更好了,這時候的小美一點都不想聽到任何嘮叨和不耐煩的聲音,會讓小美整個人都要爆炸的感覺。

於是她就和對象說了一句,但對象依舊重複說別哭別哭。於是小美就回到自己房間,關上了房門,對象看到她的行為,什麼都沒說,自己就猛地關閉房門,默默回了房間,之後幾天都沒和小美說話。

明明是小美遇到傷心事,現在好像是自己做錯了一樣。

自己想一個人靜靜的待會,不希望周圍吵鬧,這也有錯麼?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小美和男朋友說話說不到一塊去,剛在一起很甜蜜時,小美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但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每和對象說一句話就得用三句話來解釋這一句話,兩個人都是這種狀態,長此下去也兩個人都很累。

只要對象不理解小美的行為和語言,就會認為小美不可思議,一副小美是傻子的表情看著她。

最後小美和對象分手了,此時他們剛好“同居”半年。

分手的瞬間,她感到整個人都鬆了一口氣,對象告訴她自己哭的很傷心,說小美是一個很好的女孩子,但是自己不能給小美帶來更好的生活。

那一刻小美知道了,原來對象早就不喜歡她了,可是他礙於維持自己是“好人”的形象不願意說出來,於是就對她採取冷暴力的態度。


這麼多年才知道,“男女關係”中最稀罕的不是性、不是愛,而是這


願意去了解,才是親密關係終極奧義

小美和我說自己經歷的時候,我感到很唏噓。

並非是小美和對象互相不愛彼此了,而是小美說的那句“和對象聊天的時候,每說一句話就得花三句話來解釋”讓我感到一絲悲涼。

一年半的時間,兩個人卻幾乎還是陌生人。

他們彼此之間根本就不合適,甚至在一起僅僅是因為開始的溫暖和曖昧。

住在一起後彼此也不願意去了解對方。

有人說同在一個屋簷下住久了就會了解彼此的脾氣、性格、生活習性以及內心,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真正的瞭解是基於想要成長的基礎上,和對方進行深入溝通後彼此都獲得進步的那種狀態,也只有這種狀態下深入的溝通才會讓兩個人更加了解彼此。

小美和對象並沒有做錯什麼,他們僅僅是缺乏對彼此的瞭解罷了。

溝通是在相互在乎的基礎上,但瞭解是一定要在深入溝通的基礎上。


這麼多年才知道,“男女關係”中最稀罕的不是性、不是愛,而是這


我們人的一生中遇到愛的人、遇到讓自己心動想要親密接觸的人,這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相互瞭解的人。

相互瞭解才是真正的親密,才是建立信任的基礎,才是步入婚姻中最美滿的狀態。

而現實中大多數的人,雖說按部就班結婚、生子,但卻依舊孤獨,和伴侶之間缺乏的就是了解,缺乏瞭解也就少了陪伴。

真正的瞭解是對方哭的時候她需要你就在旁邊一句話不說靜靜的陪著她,而你就是這麼做的,這就夠了。

而這種細小的行為,需要花費極大的精力去做。我想小美害怕親密關係,也正是害怕不能遇到那個真正瞭解她的人吧。

你願意用餘生去了解一個人嗎?

如果你願意,那你一定會遇到那個願意瞭解你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