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壁畫——活在牆上的信仰

關於西藏的繪畫藝術,人人皆知“唐卡”,卻少有人知西藏壁畫。但是在西藏,隨處可見一幅幅精美的壁畫。大到宏偉的布達拉宮、神聖的大昭寺,小到藏餐館、平常的民居,在西藏,壁畫無處不在。

所以,今天我們隨緣堂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西藏的壁畫藝術吧!

西藏壁畫——活在牆上的信仰

扎什倫布寺的壁畫

藏族繪畫源於遠古時代的巖畫,以壁畫和唐卡兩種主要形式存在。它不僅具有藝術上的欣賞和借鑑價值 值,還為研究西藏社會發展提供了形象化的歷史資料。

西藏壁畫——活在牆上的信仰

栩栩如生的壁畫

壁畫主要以各大寺廟和大型宮殿牆壁上的固定繪畫為主;唐卡是在布、絹等材料上繪製,以彩繪最為多見。主要以在廣大民眾家庭中懸掛、便於攜帶、在寺廟宮殿中靈活移動展掛為表現形式的繪畫作品。壁畫與唐卡兩者在表現內容方面並無本質區別,只是根據其形態發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在寺廟殿堂內 , 壁畫與塑象以及唐卡一起 , 交相輝映 , 相輔相成 , 更進一步的加強了藏傳佛教對於人們的藝術感染力。

西藏壁畫——活在牆上的信仰

我願和大家一起,共同品味佛法的奧妙與精深

西藏壁畫——活在牆上的信仰

供一盞燈於壁畫前,祈禱身體康健,家國安寧

藏民族的壁畫源出洞穴壁畫,形象地綜合了西藏地區的社會風貌、宗教發展、歷史傳說以及風土人情。藏民族藝術家貢獻出自身的智慧和才能,創作了極其豐富多彩的壁畫。

西藏壁畫——活在牆上的信仰

莊重肅穆,肅然起敬

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 , 是我國佛教各流派中最重要的一支。西藏壁畫比較完整地記述了藏傳佛教神秘的教義。繁雜的密宗神祖形象及其各小派派的興衰歷史, 是西藏佛教的繪畫大全 , 為研究西藏佛教的有關情況保存了大量有形的資料 , 難當可貴。西藏壁畫雖屬喇嘛教文化範疇, 它的興衰又與宗教發展進程密切相關,但其內容卻並不拘於宣傳宗教。許多壁畫真切而形象地反映了西藏曆史,人民生 活和自然面貌記錄了許多優美的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再現了歷史上的重大事件與重要人物。

西藏壁畫——活在牆上的信仰

西藏壁畫——活在牆上的信仰

神態各異,躍然眼前

明清時代,西藏社會獲得平穩發展,積累起大量財富,跟祖國內地聯繫更加密切,在中央政府大量施贈銀兩的情況下,寺廟建築更是拔地而起,壁畫藝術更加繁榮。五世達賴重建布達拉宮時,為了繪製宮殿壁畫,達賴除召集寺院畫師外,又從各宗(縣)調集了60多名畫師,並從尼泊爾聘請了一批畫師,康熙皇帝又派了100多名各族畫師入藏支援繪製壁畫。各族畫師彙集一堂,寺院和民間畫師齊動手,出現了壁畫藝術的高潮,對後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顯著成效是,壁畫題材更加廣泛,世俗題材出現在了壁畫藝術中,壁畫風格多樣、流派紛呈,著名畫師輩出,壁畫藝術逐步形成獨特的民族風格。壁畫融入社會,日益成為社會文化的一部分。

西藏壁畫——活在牆上的信仰

色彩奔放,人物表情栩栩如生

就在表現宗教題材的畫面上,也一定程度的透露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生活狀況。與社會生活保持密切聯繫,明顯的世俗化傾向, 是西藏壁畫又一特色 。

西藏壁畫——活在牆上的信仰

創作手法大膽而創新

西藏壁畫之所以受到世人關注 , 還有一個緣故是它有一套完整的藝術手法。西藏壁畫有自己的理論專著和製作規律 。

它講究用線 , 以線描為造型的基本手段 , 無論尚達數米還是小到釐米的人物形象 , 無不準確嚴謹、勾勒自如,採用當地生產的礦物質顏料和金粉銀粉, 使滿壁生輝,堂皇富麗而且經久不褪色 , 不同形式的構圖 , 善於表達多種繪畫內容 , 特別是長篇故事 , 在製作時 , 善於採用多種手法來加強裝飾效果 , 使人賞心悅目。 而密宗殿內又往往以誇張的形象、強烈的對比色彩, 使人驚心動魄。但從本質上來說,壁畫仍然是社會性的審美藝術。

西藏壁畫——活在牆上的信仰

富麗堂皇,色彩生動

綜上所述,從內容和形式上講,唐卡可以看成能捲起來收藏的壁畫,二者同屬佛教的藝術範疇 ,各 自既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 , 而相互之間又存在著不解之緣 ,因此,要研究西藏壁畫 , 還必須熟悉和 瞭解唐卡。​

西藏壁畫——活在牆上的信仰

巨幅壁畫

西藏壁畫以它悠久的歷史,獨具的風貌 ,豐富的遺存而受到世人的關注。它是智慧的藏族人民貢獻給祖國文化寶藏的一串璀璨的明珠!西藏曆史在這一幅幅壁畫裡源遠流長、綿延不絕,藏民族的信仰也在這些不朽的壁畫裡閃閃發光。

今天關於西藏寺廟壁畫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裡啦,每天我們都會在這裡為大家分享關於唐卡,關於南紅的故事,期待明天與您的再一次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