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農具裡的春耕回憶

新華社南昌4月5日電(記者黃浩然 郭傑文)春耕時節,老郭掏出略微泛黑的鑰匙,擰開鏽跡斑駁的門鎖,邁過一道凹陷的門檻,在這幢有著近兩百年曆史的老屋裡,存放著他難忘的春耕回憶——按一定比例製作出的兩百餘件“迷你”農具。

老郭全名郭西燦,今年75歲,家住江西省萬載縣康樂街道北門社區,從事木工超過50年。20年前,郭西燦從農村回到縣城,在爺爺留下來的祖宅前,蓋了一棟兩層樓的小平房,看護老宅之餘,開始創作。

“以前的農家,正房旁一般會蓋一間小窩棚,不用來住人,專門用來存放農具。大大小小几十種,沒有專門屋子存放可不行。”郭西燦說,他的家鄉以種植水稻為主,在這裡耕作所用到的農具,粗分就有翻地、插秧、播種、除草、灌溉、收割等七八種之多,有的從古代一直延續,有的在歷史長河中被更新的農具所取代。

“迷你”农具里的春耕回忆

郭西燦(右)在家中給訪客介紹一件水車模型。新華社記者胡晨歡攝

“種地少不得犁地,犁地離不開犁子。”郭西燦說,隨著拖拉機等農機的普及,機械化耕作效率提高,曲轅犁逐漸被冷落,到現在更是難覓其影。

據農業農村部統計,2019年,中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小麥、水稻、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生產基本實現機械化。

即使如今傳統木製農具已淡出人們視線,但郭西燦卻依然想通過自己的方式,將它們留存下來。

“縣城裡的房子沒有專門用來放農具的房間,就做小一點,便於保存。”郭西燦說,他憑著自己的記憶,製作手拉木鑽、手工刨子等工具,並且重新設計圖紙,完全依照以前農具的製作工藝縮小尺寸。

“迷你”农具里的春耕回忆

郭西燦在家中準備製作農具模型的材料。新華社記者胡晨歡攝

“真的農具可以用斧子、錘子之類打眼,比例縮小後,有時只能用小刀、鑷子之類的精細操作,稍有不慎就會廢了一塊木料。”郭西燦說,年紀大了,眼神不好,經常會鑿到手指。即便如此,他製作的所有微型農具,都堅持用傳統的榫卯結構,不釘一根鋼釘。

第一把微型曲轅犁,郭西燦做了足足一個星期,“完工”後他還用毛筆在扶手上寫上“五穀豐登”四個字。此後,郭西燦還製作出耙、水車、風車、油榨、蔗杆碾、筒車、牛碾等200餘件微型農具。

如今,巧手的郭西燦一天能做4個簡易的小推車,精緻一些的也能做成2個。為了還原小推車的原始面貌,他還用柳條編了兩個大筐安在上面。

“看到老郭做的小推車,我一下子就想起自己年輕時的情景。”不少和郭西燦同齡的人,每每看到他做的“迷你”農具,不免觸景生情。

“過去不理解父親,一把年紀了,還每天和木頭打交道。現在明白了他對農具割捨不下的情結,再過幾年等我退休了,也來跟他學木工活。”郭西燦的兒子郭欽偉說,他幫著父親整理了一本小冊子——《微型農具簡介》,裡面記錄著父親的心路歷程,也有不同農具的文字介紹和圖片。

2019年,郭西燦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農具製作技藝”傳承人。他說,做再多的“迷你”農具也不賣,最大的心願是把老宅改造成一個農耕文化博物館,能讓更多人來參觀。(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