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向農民擴招,但農民也有難處,進退兩難

農民外出打工,已經成為當下絕大部分農村的常態。在農村只能種地,五六口人守著四五畝耕地,一年到頭勉強夠一家人吃喝。

可是,現在消費水平這麼高,農民也想享受高水準的醫療、教育,這都需要可觀的經濟收入支撐,這些僅靠種地是沒法實現的。於是,越來越多的農民外出打工,成為農民工。

高職向農民擴招,但農民也有難處,進退兩難

農民工打工

農民們沒有太多的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只能憑苦力賺錢。憑苦力賺錢是大多數農民的現狀,是現實,更是無奈。

大家都知道憑力氣幹活不是長久之計,大家也知道技術的重要性,但是技術從哪裡來?

高職向農民擴招,但農民也有難處,進退兩難

農民工學習

或許是這樣的背景,農業農村部聯合教育部下發了《關於做好高職擴招培養高素質農民有關工作的通知》,其主要內容就是高職擴招,讓農民接受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的農民,為農村脫貧和美麗鄉村建設培養人才。

農民再教育的方式以文化教育+職業素質主,全面提升農民綜合能力。

高職向農民擴招,但農民也有難處,進退兩難

關於做好高職擴招培養高素質農民有關工作的通知

不得不說,這種讓農民接受再教育的措施很及時,也是當下農民最需要的。可是,農民們想去,又不敢去,心裡的苦衷無處訴說。

那麼,農民們有哪些苦衷呢?

01家中不可“一日無主”

現在農民們外出打工,家庭生活開支和教育支出全在他們身上壓著。他們一天不幹活,就少一天的工資,家裡的老老少少好幾張嘴都等著寄錢回家。

一旦他們去高職,就意味著要脫產或者半脫產學習。這對於他們來說,絕對是釜底抽薪。作為家裡的頂樑柱,他們的動態關乎著家庭的命運,生活的壓力讓他們都不敢感冒生病,哪還敢奢望學習?

高職向農民擴招,但農民也有難處,進退兩難

工地上的農民

02學費減免,或有其他開支

關於高職向農民擴招的通知裡面,對於農民的學費給予了減免,這就意味著農民接受職業教育不需要承擔學費。

但是,學費是不用承擔了,卻有了生活費、交通費以及其他費用。農民們掙錢不容易,只要多花錢,心裡面肯定捨不得。尤其是脫產後,損失的錢更多。

高職向農民擴招,但農民也有難處,進退兩難

農民課堂

可見,農民們要想接受職業教育,難度太大。這些生活壓力讓大家即使想去接受職業教育,又不敢去,進退兩難。

或許很多人會說,國家都免學費讓你去學技術,你還瞻前顧後,哪有那麼多免費的餡餅砸你頭上。這話或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你沒有站在農民的角度上,就不知道他們的生活有多難,走出這一步真的不容易。

高職向農民擴招,但農民也有難處,進退兩難

城市建設者

我覺得可以把這種農民職業教育適當的改變一下,更加的適合農村的現狀和農民的需要。

比如:可不可以考慮採取類似“夜大”的形式,利用晚上的時間給大家教學,既不耽擱工作,也能接受知識;文化教育是否可以考慮網課的形式,讓大家減少來回奔波的時間;對於農民聚集的地方是否可以考慮“技能下工地”的形式為大家傳授技能……

高職向農民擴招,但農民也有難處,進退兩難

農民課堂

結語

其實農民真的很不容易,他們所處的農村環境和生活壓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理解,並不是做一些調研就能解決的。

當然了,既然有這麼好的契機,農民也應該儘可能的克服困難,提高自己的文化技能水平,這樣才能長遠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