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渴望優秀,就應該對自己狠點!

王小波說:“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決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徑。

我不能保證自律可以解決你百分之百的問題,但是最起碼可以帶走你大部分的煩惱。

如果渴望優秀,就應該對自己狠點!

當你在豔羨旁人用英語流利地表達著自己的觀點時,有沒有反思自己的單詞儲備足夠多?

當你看著身邊的朋友、同學又開始炫耀自己掌握了一項新技能,學會了一個新本領的時候,你又是如何將這份寶貴的學習時間毫無怨言的浪費掉的?

當你詫異別人大學期間就可以運用休閒假期,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個人旅行時,你有沒有為攢錢和搜索各地旅遊攻略進行著夜以繼日的努力?

當你讚歎牛人優美的身形曲線,優秀的身體素質和昂揚挺胸時的自信飛揚時,有沒有適時地管住自己的嘴,邁開自己的腿,每天多做運動,少吃油炸膨化食品?

當我反問我自己這些的時候,我心中的答案是:沒有

這就是我不出眾的原因吧,什麼想做,但卻什麼都沒有堅持下去。

如果渴望優秀,就應該對自己狠點!

自律難以保持的另一個原因,是目標定的太高。

俗話說:看菜吃飯,量體裁衣。目標超出自己能力所能及的範圍,我們可能會選擇偷機取巧,自暴自棄,甚至是鋌而走險。

當一次次自律失敗的經歷導致自責、懊惱、挫敗等一系列情緒出現,而這些負面情緒引起大腦分泌多巴胺的濃度驟降,進而開始報復性的補償行為,進入 “自律——計劃——失敗——沮喪——放縱”的循環中,週而復始。

好高騖遠讓我們所有努力的結果適得其反,漸漸對自律這件事失去信心。

那麼什麼樣的自律目標才是合適的?回想一下,玩遊戲時的每個關卡。遊戲之所以吸引人堅持玩下去,是因為從初級到高級,是一步一步階梯式的提升。而每一關,都是在上一關基礎上,再挑戰那麼一點點,再努力一點點,就可以達到的小目標。

最恰當的自律目標,就是“剛剛好,夠的著”。當你把大目標拆解成無數小目標的時候,習慣更容易養成,目標也更好實現。

日積月累的小目標自律,會帶給你及時的反饋,幸福感、成就感隨之而來,讓堅持變得更加容易。

從心理到身體的良性循環,則會產生迭代效果,體會到其中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生活如此,工作如此,人生亦如此。

如果渴望優秀,就應該對自己狠點!

所有成就和美,都伴隨著節制和自律的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