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食言的孩子,內心有多痛?


被父母食言的孩子,內心有多痛?

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成為一個正直,善良,誠實的人…那麼首先家長就要做好孩子的榜樣。


善待孩子的願望,承諾一定要兌現


對孩子食言的傷害到底有多大?站在大人立場,不就是爸爸麻麻"說話不算數"嗎?有什麼大不了的?


可對於孩子來說,這就是很"大"的一件事,大到在當下那可能就是他的全世界。


對於尚且年幼的孩子來說,當下最渴望得到的東西就是他的全世界,一個玩具、一雙鞋、一個蛋糕、一個洋娃娃,他們的重要性和價格無關,但卻承載了孩子全部的渴望。


孩子對父母是無條件信賴的,當他們最信賴的父母輕易地撕毀了他們最看重的保證,他們會覺得無助、憤怒甚至絕望。


因為在父母面前,孩子是弱者,他們改變不了什麼。

被父母食言的孩子,內心有多痛?


做父母的常會覺得,孩子懂什麼,還不是轉頭就忘了。可很多事情,家長可能忘了,孩子未必忘了。那些改變不了也忘不掉的傷害,才是最大的傷害。


不輕易承諾,承諾了不隨意撕毀承諾,這是我們做父母很容易忽略的一課。


比如說,孩子考到了約定的成績,可是家長不想兌現給他遊戲充值的許諾了怎麼辦?


家長的糾結,做父母的都能理解,但在立下承諾之初就該想到,用一個對孩子沒有好處的事情來鼓勵他努力,初衷就是錯的。


對孩子做出承諾的時候,可先問問自己:我們是希望孩子做到我們提出的要求兌現承諾,還是隻想隨口說說搪塞一下?


如果只是想找個藉口拒絕孩子,不如直接告訴他"我不能給你買這個,因為……" "我不能同意你做這件事,因為……"。


明確拒絕好過他努力達到你的要求後卻被"放鴿子"。不想滿足的要求,就不要提出條件;既然做出了承諾,就一定要兌現。


曾經看到過一句話,大意是說,小孩子的快樂是最容易滿足的,而長大後快樂就變得越來越難,所以在最容易滿足快樂的年齡,不要吝嗇。

善待孩子的願望,不是所有的要求都必須有條件。

被父母食言的孩子,內心有多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