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灣樓市出路——加快深惠一體化進程,完善同城服務“聚人氣”


過去的五六年間,大亞灣區房地產市場不斷高漲,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於深莞惠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和“深惠合併”傳聞的持續發酵。深惠的進一步融合與互聯互通,是大勢所趨。深惠一體化也為大亞灣加速完善城市配套、擴展購房新需求、聚集人氣帶來了大好機遇。筆者認為從以下三個方面要不斷加強,大亞灣的樓市才有出路,房子空置率才能慢慢降下來。

惠灣樓市出路——加快深惠一體化進程,完善同城服務“聚人氣”

一要推動交通道路一體化進程,促進邊界道路、軌道銜接和跨市公交開通。尤其是要積極爭取深圳軌道交通14號線、16號線延伸至大亞灣,推進跨界道路的互聯互通,如龍海三路貫通、錦繡路的拓寬、南坪快線的鏈接,要全面對接深圳主幹道以及龍崗軌道交通。以深化公交惠民改革為契機,著力做好跨界公交線路的開通與服務工作,方便深惠兩地群眾出行,深惠1號,2號公交現在嚴重超負荷運行,每天公交擠的很,要多開通深入深圳腹地的公交,多連接地鐵站。筆者認為深圳這邊應該是很樂意推動的,因為交通的互聯互通,有利於疏散人口,把一些功能讓周邊的惠州、東莞承擔,自己又不用花多大成本,何樂不為。 目前中介都在說深大城際,就是很明顯的例子,深圳這邊估計很快就動工,但大亞灣這邊還是遠期規劃,連影子的事都沒有。

惠灣樓市出路——加快深惠一體化進程,完善同城服務“聚人氣”

二要推動建立兩地公共服務合作機制,探索兩地在社會公共服務上的共享機制,有效提高兩地的公共服務水平。加強兩地在教育、科技、衛生、文化體育、社會福利、社會救助和公共安全保障等領域的合作,探索推進與深圳的公共就業服務待遇互認、公積金跨市購房、養老金異地領取等便民服務措施,讓更多深圳人願意在大亞灣購房居住,提高城市入住率。但這方面,要做到很難,因為跨地區,大家配合的積極性不高,大亞灣、淡水政府可能認為大部分來這邊置業的人只來居住,不在這邊就業,給自己帶來不了稅收,倒是維穩壓力與日俱增,划不來,況且公共服務水平的提升,基礎設施的完善,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每年的稅收要供惠州市裡面統籌,所以公共服務要向深圳看齊,基本很難。


惠灣樓市出路——加快深惠一體化進程,完善同城服務“聚人氣”

公共服務

三要推動兩地房地產企業併購重組做強做大,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加快產權交易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為企業辦理沙及併購重組的各種手續和權證提供便利。積極引導諸如華潤置地、龍光地產、碧桂園等有實力的深圳房地產企業收購大亞灣房地產企業手中的未開發用地。或者兼併一些無力開發的小房地產企業。一方面通過兼併重組實現市場淘汰,可有效減少“爛尾樓”或“問題樓盤”的出現。另一方面,通過企業兼併重組形成兩地較為統一的房地產市場,有利於市場要素的合理流動與配置,促進兩地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