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新增人口創新高!臨深大亞灣迎來新機遇

近日,廣東省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19年末廣東省常住人口1152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5萬人。

不僅遠遠超過山東、河南、四川等傳統人口大省,也超過江浙滬三省市增量總和。

在過去幾年,深圳每年的新增人口高達50萬以上,成為全國人才的吸引地


《中國城市通勤研究報告》顯示,深圳與惠州的交界地段已經有了新的組團趨勢。特別是深圳東部坪山、龍崗與惠州的惠陽、大亞灣地區間的聯繫緊密程度,不亞於深圳其他各區。


勞動力往哪裡去,年輕人奔向哪裡,哪裡就是經濟產業乃至房地產支撐之地。位於粵港澳大灣區,毗鄰深圳先行示範區的大亞灣,承接深圳產業與人口外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

廣東新增人口創新高!臨深大亞灣迎來新機遇

《華潤小徑灣》


一個區域的未來,需要更多的發展空間!從時間發展的角度看,有發展力的區域會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充足的土地資源

●合理的產業佈局

●足夠的人口支撐

●便捷的交通設施

●有限的自然資源


有發展空間的區域,便可給人們帶來更多驚喜的可能,而大亞灣恰恰具備了長足的發展

廣東新增人口創新高!臨深大亞灣迎來新機遇

首先,它的面積大而廣,富有想象力


大亞灣西區位於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西部,西鄰深圳坪山新區,毗鄰香港,佔地面積89平方公里。


西區待開發的土地多,將憑藉臨深的地理優勢和充足的土地資源來承接深圳產業與人口的外溢,西區的未來,富有更多的想象力。

廣東新增人口創新高!臨深大亞灣迎來新機遇

《灣區新姿》


廣東新增人口創新高!臨深大亞灣迎來新機遇

其次,它的產業規劃為高新技術,佈局合理


產業結構決定了城市的性質和前景。對於城市發展來說,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就是產業。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


以深圳為依託的世界創新產業帶,惠灣正加速融入。而“臨深片區‘1+N’創新產業集聚區”正為大亞灣主動對標深圳創新發展大潮提供了廣闊平臺。


根據規劃,1+N創新產業集聚區位於大亞灣西區,是大亞灣區直接與深圳接壤的區域,產業發展方向包括新材料、物聯網、裝備製造、生命健康、電子信息等高技術產業,是深惠雙城聯動,統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入駐東風本田、日上光電等知名企業。

廣東新增人口創新高!臨深大亞灣迎來新機遇


廣東新增人口創新高!臨深大亞灣迎來新機遇

再次,它的人口規模大而集中


截止2019年3月數據顯示,大亞灣常住人口為22萬,大亞灣轄澳頭、大亞灣西區、霞湧3個街道,陸地面積僅29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卻達750人/平方公里。

高於廣東人口密度631人/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更高於全國數倍。(數據來源於廣東省統計局)


興城首先興業,有產業支撐就能有就業。大亞灣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來自荷蘭、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德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來投資,除了傳統世界級產業群以外,整個高新產業鏈預計將帶來數以萬計人口。

廣東新增人口創新高!臨深大亞灣迎來新機遇


慧聰集團大亞灣總部預計5年後建成,並完成慧聰集團總部從北京cvs到惠灣的搬遷;初定3年後進駐人員1000人。


隨著一個個高新產業的規劃落地,大亞灣的未來將有龐大且堅挺的人才做支撐,人口的持續淨流入更將刺激著城市的發展。


廣東新增人口創新高!臨深大亞灣迎來新機遇

慧聰集團總部進駐大亞灣西區


廣東新增人口創新高!臨深大亞灣迎來新機遇

此外,它的交通通達便捷


大亞灣交通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為承接深圳產業轉移與資源外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大亞灣已有惠深沿海高速、惠大高速2大高速多個出入口;城市主幹道方面,主要有龍海一路與深汕公路對接,龍海二路與深圳丹梓東路對接,石化大道與深圳錦繡東路對接。2020年1月7日,南坪快速三期全線通車,全程免費對接大亞灣龍海三路,零成本直達深圳南山中心。

廣東新增人口創新高!臨深大亞灣迎來新機遇

南坪三期


3月7日,深汕第二高速(坪山至大亞灣段、吉隆至深汕合作區段)工程坪山至大亞灣段環境影響報告書在省生態環境廳網站上進行審批前公示。

廣東新增人口創新高!臨深大亞灣迎來新機遇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截圖)


深汕第二高速(坪山至大亞灣段、吉隆至深汕合作區段)工程分兩段建設,其中吉隆至深汕合作區段起於深汕合作區鵝埠鎮,接規劃深東大道,向西於惠東縣吉隆鎮半徑村南側接入深汕西高速;坪山至大亞灣段起於惠深沿海高速大亞灣區,由合生濱海城附近接出惠深沿海高速,向西經過石頭河水庫大壩北側進入深圳市坪山區,終點順接南坪三期。

廣東新增人口創新高!臨深大亞灣迎來新機遇


項目按照高速公路標準建設,建成後,通過南坪三期、水官高速等幹線路網,可實現深汕合作區與深圳市的快速聯繫,極大地加速了深惠融城生活。


廣東新增人口創新高!臨深大亞灣迎來新機遇

最後,它擁有不可複製的海景資源


根據搜狐旅遊公佈的數據,中國海岸線全長1.8萬公里,人均海岸線不足1.3釐米。國家海洋局《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提出,到2020年,全國自然海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


據中國旅遊研究信息,2019年全國近18億人次選擇海邊度假。藍天白雲,廣袤大海,海風習習,這些屬於海邊的風情和浪漫讓濱海度假成為旅遊新熱潮,也讓大亞灣成為重要的旅遊度假區域。


依託大亞灣濱海新城、惠東稔山新城建設發展,顯現惠灣“沿江向海”的城市發展戰略的長遠佈局,惠灣未來的發展更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廣東新增人口創新高!臨深大亞灣迎來新機遇

《靜謐的港灣》


充足的土地資源、合理的產業佈局、足夠的人口支撐、便捷的交通設施、不可複製的海景資源......大亞灣憑藉自身地緣及自然優勢的同時,迎合深圳向東趨勢,承接深圳產業及人口外溢,打造深圳東部發展的重要引擎,未來機遇廣闊。

廣東新增人口創新高!臨深大亞灣迎來新機遇

《大亞灣政務服務大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