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江東片區首個濱海生態休閒區明年底投入使用

在海口江東片區,濱海村莊中魚塘曾星羅棋佈,養殖產業一度讓眾多村民腰包鼓起來,卻也帶來眾多養殖汙染,汙水排入河流。為了保護生態,海口下決心推動產業騰籠換鳥,有序實施生態修復,加速推進退塘還溼步伐。

沿著江東片區邁雅河畔行走,人們可以看到生態修復工程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項目已經全面復工,正在滿負荷建設,伴著轟鳴機械聲,施工人員揮灑汗水,幹勁十足。“緊盯工期目標,採用超常規舉措,千方百計把時間搶回來、損失補回來。”代建單位市城建集團項目經理王丹說,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施工任務,確保江東片區首個濱海生態休閒區明年底投入使用。

海口江東片區首個濱海生態休閒區明年底投入使用

防疫不鬆勁

“項目復工,將工人安全放在第一位,必須確保防疫安全。”王丹每天緊盯疫情實時動態,關注海口防疫要求,春節後迅速投入到復工前期準備中,組織各參建單位復工,全力籌集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資,確保工人防護無憂。

對於島外返崗工人,項目部全部安排進行集中定點隔離,提供穩定安全的住宿,解決日常生活碰到的實際困難,並和本地留守的工人進行物理隔離,嚴禁相互串門聚集。項目部指定專人每日採購新鮮食材,讓工人吃得安心。

“得益於封閉管理和嚴密防控,項目於2月20日順利復工,工人數量很快增至110多人,各類工程機械有24臺,滿足全面建設需求,恢復大幹快乾的好勢頭。”王丹說,目前,項目人員、原材料、機械基本到位,施工作業邁入快車道。

海口江東片區首個濱海生態休閒區明年底投入使用

示範立樣板

“宅在家太久了,工人都閒不住,重回工地,一個個勁頭真足!”施工單位中鐵十局集團項目常務副經理阮光全帶領記者來到項目緊鄰江東大道的一處工區,站在碎石子鋪就的施工便道上,眼前就是邁雅河生態修復工程的示範點。

4月2日上午,記者在示範點現場看到,經過機械開挖修整,昔日的魚塘已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微型島,這些小島被由河引入的流水環抱,上面有綠化工人正在彎腰栽種灌木。示範點總面積共有2000多平方米,整體已現雛形,由數個小島組成,喬木、灌木間隔種植。

“溼地設計得再好,也需要實地驗證,切合溼地保護和利用規範。”阮光全介紹,為此施工單位選擇這片“試驗田”,在專業設計師指導下,因地制宜對原有的魚塘進行改造,融入園林綠化景觀,經過業主等相關單位共同評議,樹立改造樣板,在後續施工中進行大面積推廣應用。

海口江東片區首個濱海生態休閒區明年底投入使用

建設加速度

“這是我們的作戰地圖,分片包乾,精準作戰!”在項目部駐地會議室,指著牆上的巨幅施工範圍圖,王丹告訴記者,江東片區邁雅河生態修復工程項目規劃面積8517畝,先期施工面積達2200多畝,總面積堪比兩個萬綠園,考慮作業面積大的實際,為方便直觀調度施工資源,項目部劃設了14個工區,“每個工區都是戰區,分秒必爭。”

該項目規劃範圍北至東海岸濱海沙灘,南臨江東大道,西鄰雙坡村,東靠道孟河及江東新區總部經濟區。“江東片區定位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展示區,項目設計嚴格遵循規劃要求,堅持生態優先,深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國際溼地城市河流溼地修復典範。”上海市城市建設研究院總院(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設計師鄧毅說。

“項目現狀場地中水產養殖塘佔70%以上,外來物種入侵、汙水排放、養殖汙染等問題嚴峻。”鄧毅介紹,項目堅持問題導向,靶向修復,通過統籌實施溼地生態修復、海防林生態修復、園林景觀、給排水等工程,科學佈局親水棧道、公共服務驛站、濱海漫步道等服務設施,讓邁雅河生態休閒區成為群眾共享的綠意空間。

王丹介紹,項目部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要求,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標準建設江東新區首個生態休閒區,開足馬力加速建設確保明年底如期完工,全面優化提升邁雅河流域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育、水生態安全維護、水資源供給、景觀提升等服務功能,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生態宜居新樂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