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學校園腐敗

近幾年,在校園調查中,“學生組織腐敗”與“校園頻繁丟失物品”、“校園物價過高”、“考試作弊”等位次相近,成為最令人反感的現象之一。調查列舉的現象包括,一些學生幹部熱衷於參加各種活動,為自己撈取評定獎學金重要指標的“活動分”;在學生會幹部選舉中,師兄姐妹或同鄉等“親緣”關係成為 “提攜”的必要條件,而選舉中請客拉票也成為一種並非鮮見的現象;利用分配“勤工儉學”機會的權力搞關係照顧;有的學生幹部甚至利用組織活動機會,貪汙和隱匿相關費用如企業贊助款等,有的學生會也有自己的“小金庫”。

如何看待大學校園腐敗

與社會中那些腐敗相比,也許這些學生幹部中的腐敗遠非大奸大惡。但問題的嚴重性在於,這個理應相對純潔的群體卻過早地被社會中的腐敗侵蝕了。在這些小事中,我們既可以看到他們對權力的腐敗式理解,也可以看到他們在一個權力極為有限的環境中,模仿社會中的模式將以權謀利原則運用到極致。更重要的是,其中一些人,是將上述行為當作實習加以演練的。可以想象,當他們進入社會並掌握了某種權力之後,將會如何來使用那些權力。

如何看待大學校園腐敗

無論是腐敗還是由腐敗催生的潛規則,都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和擴散性。久而久之,不管是社會腐敗還是校園腐敗,開始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人人都要去適應的生活方式,甚至開始成為一種被人們接受或默認的價值,那麼我們的民族崛起、社會文明進步將無從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