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文言名句打卡第29天: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停課不停學」文言名句打卡第29天: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先聽語音再跟讀打卡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註釋】

(1)質:樸實、自然,無修飾的。

(3)野:此處指粗魯、鄙野,缺乏文彩。

(4)史:言詞華麗,這裡有虛偽、浮誇的意思。

(5)文質彬彬(bīn):文質配合適當。

【翻譯】

孔子說:“質樸多於文采就難免顯得粗野,文采超過了質樸又難免流於虛浮,文采和質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才能成為君子。”

【賞析】

這是孔子的傳世名言。“文”字涵義較廣,大致相當於我們今天所說的“文化教養”,在當時即所謂“禮樂”,但其中也包括了學習詩書六藝。“質”則指人的樸實本性。如果人依其樸實的本性而行,雖然也很好,但不通過文化教養終不免會流於“粗野”。相反地,如果一個人的文化雕琢掩蓋了他的樸實本性,那又會流於浮華。前者的問題是有內容而無適當的表現形式;後者的毛病則是徒具外表而無內涵。所以孔子才認為真正的“君子”必須在“文”、“質”之間配合得恰到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