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糧?別鬧了我們農村都不屯糧了,最該囤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最近互聯網上,逐步形成一股信號,就是應該囤糧了,不然馬上就漲價了,甚至斷糧。信息的來源是國際受疫情影響,有專家稱,有可能未來糧食產量減少,而且多個國家已經不再出口糧食,保證內部需要,就這樣逐步形成一種信號,有的人就開始跟風了。雖然我們的父輩經歷過一段特殊的時期,讓很多怕了,但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60年前了。

囤糧?別鬧了我們農村都不屯糧了,最該囤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北京時間4月4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疫情發生以來,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加強市場糧源調度,有序組織拍賣政策性糧源,有效保障了市場需求。目前為止,沒有動用過中央儲備糧,除個別市縣外絕多地區沒動用過地方儲備糧。這是官方的最新消息,我們的國家經歷過大災難,是有未雨綢繆的精神,如今最應該相信的就是國家了吧?

囤糧?別鬧了我們農村都不屯糧了,最該囤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們農村都不再屯糧了,感謝國家和袁隆平院士

我來自東北,小時候在農村長大,至今老家還有土地。20多年前,每年冬天都看爺爺和父親去縣裡送公糧,後來國家免除農業稅收以後,就不再去了,這也是農村歷史一個重要的變革。還有就是會有一個倉房,裡面堆滿了至少20袋糧食,有2000斤左右的水稻。每年秋天新糧下來時候,才把舊糧賣了,然後繼續囤著。多年以後我才知道,因為爺爺那代人經歷過特殊時期,這些糧食如果遇到自然災害,足夠全家老小吃2年以上。我還記得夏天偶爾還翻一下,防止變質,還會地面放耗子藥,防止老鼠盜糧。

囤糧?別鬧了我們農村都不屯糧了,最該囤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多年以後我讀書走出農村,突然有一天發現爺爺家倉房裡成堆糧食沒了,我自己家竟然一袋水稻都沒有,很多家都這樣。我母親說自己家的都賣了,省著還得磨米。一年也吃不了300斤,需要就買兩袋,省事,隨時買國家都有。20年後的今天,我猛然發現,農村不屯糧是對國家無比的信任。

這真的要感謝袁隆平,以及國家這麼多年的努力。不是不用屯糧了,是國家給我們囤著呢,據準確報道,我國囤積的糧食夠1.5年使用,前提是國家一點不生產,再就是每年依賴進口的糧食也就1%左右,而且是貿易需要以及短期調動需要,近年我國風調雨順。

囤糧?別鬧了我們農村都不屯糧了,最該囤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糧食價格上漲,就是因為最近搶購

可能個別地方糧食上漲了,但這是短期搶購的結果,如果你屯了你會發現,沒等你屯的糧食吃完,價格已經回來的。因為只是幾天甚至一週就可以調動過來。每次國家或者世界有一點變動,就有人囤一些東西。如果真的囤的是黃金,佩服人家這是本事。當我們笑話老外囤紙的時候,這和我們當年囤鹽有什麼區別?疫情確實可能給糧食產量帶來影響,屯糧也沒毛病,但我們國家不需要,別忘了,至今我們依舊是農業大國。我們有一個完善的中儲糧系統。

囤糧?別鬧了我們農村都不屯糧了,最該囤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國人最該囤的不是糧食,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為什麼說我們國家很多人需要獨立思考的能力?當然全世界能獨立思考的人都是社會的少部分,但教育是可以讓這部分比例越來越多。我們已經是世界第二經濟體,我們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但經濟的發展不代表所有人都過的好,每個人,或者至少一個家庭有一個人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帶動很多人精神文明的進步,硬實力重要,軟實力更重要,就像我們每到大災大難來臨時候的團結精神,這就是民族的力量。要一代代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