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還記得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嗎?

《演員的誕生》裡,宋丹丹扮演的失憶母親震撼了觀眾,而一位浙江金華的高中女生正面對這樣一位母親。

由於意外的車禍,她的母親進了重症監護室,還被送到杭州的醫院搶救。如今雖然已經醒來,卻因為腦部缺氧而影響了大腦,不記得親人,甚至連自己是誰都答不上來。在這個高中女生眼裡,母親就像喝了孟婆湯。

前兩天,她參加了錢江晚報主辦的2017第五屆新少年作文大賽決賽。命題作文《我是誰》,成了這個高中女生回憶母女關係、傾訴思念的地方。

“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還記得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嗎?

“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還記得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嗎?

“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還記得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嗎?

“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還記得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嗎?

“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還記得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嗎?

爸爸來替女兒領獎的時候,拿出一個摔碎了屏幕的手機,裡面就存著這條微信。2017年10月6日,媽媽還在微信裡囑咐女兒,“桌子裡面還有火龍果和紅心柚,冰塊,餅乾。”接著是10月7日的那條100多字的長微信,苦口婆心勸說女兒,“寒窗苦讀十二載竟成‘空心人’……學生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學會生活。”

“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還記得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嗎?

其實,在爸爸眼裡,女兒是非常懂事又很聰明的孩子。“我們農村人,我和她媽媽都沒多少文化,從來沒給她上過什麼輔導班。但是她從小成績就非常好,考上重點中學,名次還非常靠前。寫文章和閱讀也是很喜歡的,小時候只要是有字的東西,一張報紙她也會翻來覆去看。”

女兒和爸爸什麼話都會講,但是和媽媽就不那麼好溝通了。也許媽媽的觀念和溝通方式都和孩子的思維有差異,孃兒倆總說不到一塊去。

“她不愛聽媽媽嘮叨。而且孩子在叛逆期,有自己的想法。她文章寫得好,但是卻讀理科,她喜歡男孩子的職業,這些媽媽都不大讚成。”

和千萬家庭的母女一樣,媽媽嘮叨,女兒嫌棄,但是無論女兒怎麼不乖,“她(媽媽)終究會原諒我,千千萬萬次。”

直到意外發生,“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

這篇讓人淚奔的賽場作文,道出了一個高中生雖與母親心存隔閡、但始終心懷感恩的親情故事。

其實,每一個高中生都有像申屠佳穎的母親那樣深愛自己的父母。“十年寒窗,百鍊成鋼”,每個人才的成長,都不是與生俱來的。同學們為了知識,為了未來,在辛苦耕耘著自己的明天。父母給了孩子生命,甘願為孩子遮風擋雨,創造溫暖天地。可有多少孩子能看到他們身後,默默付出一切的父母,他們獨自承擔著生活裡的疾病、貧困、苦痛……

“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還記得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嗎?

網上的一句話,讓人深有感觸:“爸爸必須讓你先立起來,免得爸爸忽然倒下了,而你卻不會站立。”

不辭辛苦,努力工作,就為了孩子能坐在一個安靜舒適的教室學習;寒冬酷暑,不介意出去再做一份短工,想著至少也能給孩子買幾本參考書;新上市的肉品、蔬菜,挑來撿去,思考著怎麼才能給孩子補充到營養;有時候忙到自己生了病也顧不上……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父母就開始了無怨無悔的付出,把自己能擁有的最好的東西都給了孩子,能讓他們成長,心甘情願,不求回報。而輔導書使用統一給回覆,《瘋狂600提分筆記》(福建師範大學發貨)就可以,裡面涵蓋高中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錯題分析,以及知識考點,快速提分必備。希望這些能幫助各位同學更好的學習。

“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還記得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嗎?

“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還記得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嗎?

人生只有一次,不可回頭。爸媽能陪你一時,卻不能伴你一生。爸媽深知能留給你的,就是要讓你明白,要贏得他人的尊重,要過上幸福的生活,就是能用自己的能力爭取一個美好前途!因為總有一天你會明白,財富終不長久,生活會告訴你要靠自己才能真正成功。

而孩子你現在能做的,就是要不斷地積累知識,塑造美好的品格。你的付出,會在未來給你一個回報。但那個時候,可能爸媽已經兩鬢白斑,步履蹣跚。你也會明白,爸媽所做的努力,他們最終得不到什麼,一切都是為了你。

“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還記得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嗎?

“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還記得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嗎?

有人說“慈愛殘酷”,可能也就是古人常說的“愛之深,責之切”了吧!不許你看電視,限制你上網,監督你作業,剋制你的貪玩。甚至你有時候不小心犯了錯,怒氣洶洶地頂撞起來,氣急敗壞的我們也會“兇”你幾句。你委屈難過,難道爸媽心裡就會好過嗎?

“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還記得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嗎?

身為父母,多想讓你知道,爸媽對你的責怪和批評都是良苦用心;苦口婆心地嘮叨大道理,都是為了能讓你能早點兒懂事,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多少年前,當我們也還是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也有多少不服氣,有多少年少輕狂。但是,人都是長大之後才能明白,所有的孩子,都是踏著父母的肩膀成長起來。

“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還記得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嗎?

“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還記得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嗎?

青春,是一個美好的詞語。在這個青春的校園裡,每個孩子都擁有平等的機會,你可以去編織自己的遠大夢想,也可以描繪自己的理想天空;你在付出多少,也必定會收穫多少。在那裡,你學習的成果、為人的優異,與家庭無關、與相貌無關、與“拼爹拼媽”都沒有關係。所以有人說,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不奮鬥的青春,終留下悔恨!

當很多人已步入社會,甚至到了不惑之年,仍在悔悟:原來青春時期為自己的未來努力拼一把,才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而作為你的爸媽,不想讓你因為未來而擔憂,也不想你成年以後仍抱有遺憾。爸媽願意在你成長道路上,陪你一起面對困難,陪你一起分享喜悅。我們自己的辛勞,從來不輕易說。

“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還記得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嗎?

親愛的孩子,作為你生命中最親的人,願你能理解到發自肺腑的父母心聲。我們只是盡我們的努力,陪你一起耕耘。但你要明白,讀書並不是苦難,而是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你只有經歷了成長,在矢志不渝地發奮學習後,生活才會為你打開幸福的大門。而這便是所有父母一生的心願。

可是現在很多人的狀態是這樣的——

  • 上課偷偷玩玩手機、看看小說,給你帶來了滿足感;

  • 不交作業或者敷衍了事,讓你顯得輕鬆無比;

  • 午休的時候執著的在籃球場上揮灑,各種突破上籃、進球,圍觀路人甲乙丙歡呼讚歎,你覺得太有成就感了。

  • 可是下午的時候,在老師的“催眠”下你沉沉睡去,做著香甜的夢,流著幸福的哈喇子;

  • 考試的時候,你偷瞄著人家的答案,趁老師不注意看小抄,查手機;

  • 成績出來了,不怎麼付出的你名列前茅,你覺得:“喲,不錯哦!”

同學們,這些滿足感、成就感是真實的嗎?你的那些笑容會很美好嗎?

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去耕耘絕對沒有收穫。一定要避免高考結束以後出現這樣的畫面:你在高四的教室裡,獨自懊惱;人家在大學校園裡,四季如春。

所以,告別那些並不真實的“小確幸”吧,去為青春奮鬥一次吧,因為笑容從來都需要汗水澆灌,而誰能笑到最後誰才笑到最美!

不止一個家長跟學習哥留言說:孩子現在聽不進我們的話!這個在邏輯上就很奇怪了,同樣是一句話:天冷了,多穿點衣服!父母說多了,你就會覺得好煩好煩!老師說一句,你卻覺得他好關心我哦,充滿了感激!難道真是越親近越殘忍?

可能有同學會說,我和爸媽關係很好的,我很孝順的!那麼,孝順的你們好好想想父母最需要什麼?有人說是成績,錯誤!圖樣圖森破!

“這一次,母親不會原諒我。”還記得父母為你付出了多少嗎?

他們首先需要你們健康長大,快樂生活!要快樂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必須要更高的平臺,而更好的平臺和更好的大學又是緊密的結合,所以父母希望你們能好好學習!

所以,別在嘴上孝順了,別在網上孝順了,別在作文裡孝順了,痛快的拼搏一次,不管結果如何,這才是最大的孝順!

只要努力,夢想一定會照進現實!

現在你有一個機會完成對青春、對父母、對恩師、對母校的救贖,那就是盡全力、全身心的去準備一次考試——高考!

有勇無謀,是個明顯的貶義詞,空有熱血而不動腦子學習,事倍功半效率低下。最後再說12個字:平心靜氣,踏實努力,順其自然。

平心靜氣:高手的對決在於誰更能心如止水,越是到高考最後,平和的心態越是能促進成績的提升。一模完了以後,有人想哭,有人想笑。我想說:無論是哭,還是笑,都早了。因為一模不是高考,你哭意味著放棄,早了;你笑意味著滿足,早了。請記住,誰堅持到最後,誰才有可能笑到最後;誰笑到最後,誰才笑得最美!

踏實努力:怎樣才能平靜下來?一是專注,抵制各種阻礙你學習的誘惑;二是努力,增強自己的實力才能信心百倍。這就是踏實努力,但卻不能空洞,要有行動,要從能做的事情開始。比如早讀,大聲的“吼”出來;比如作業,高質量的完成它;比如聽課,聚精會神的抓緊它!

順其自然:盡吾志而不能致可以無悔矣,努力了就沒有遺憾了,用平常心去接納。不過水到渠成,只要努力,夢想一定會照進現實!

同學們,高考來了,我們準備好了,我們時刻準備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