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感悟】教師應該是學生的“擺渡人”



【閱讀感悟】教師應該是學生的“擺渡人”

教師應該是學生的“擺渡人”

——余文森《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筆記(二)


“雙基”時代注重基本知識的積累和基本能力的培養,為核心素養的形成提供重要的載體,離開學科知識去談論學科核心素養,無異於空中樓閣。而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依賴於一次又一次的學科活動,也就是說,在不斷地、有序列地學科實踐活動中,學生才得以形成學科要求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

杜威指出,真正的知識應該是主體與客觀對象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主體與經驗材料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結果。因此,他強調“把各們學科的教材或各部分知識恢復到原來的經驗”,教師“考慮的不限於教材本身,而是把教材作為全部的和生長的經驗中相關的因素來考慮的。”

余文森認為,完整的學科活動應該包括實踐活動(動手,感性)和認識活動(動腦,理性)兩個方面。它的哲學論解讀是實踐和認識的關係,只不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實踐和認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最終目的也不是為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也是為了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即為了自身的發展,就是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

就學科活動包含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其中學的活動是根本,就語文學科而言,語文課堂教學必須由語文活動組成,以語言為核心的活動,聽說讀寫是基本形式,這是學科活動的教學論價值與意義。

在學科活動中,教師處在知識與核心素養之間,教師就是要帶領學生通過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學科活動,獲得知識、發展思維、形成能力,品格涵養。教師就像一個擺渡人,把學生此岸引渡到彼岸,沿途還要讓學生欣賞風景,獲得體驗,到彼岸後,收穫滿滿的幸福。因此,擺渡人就要在沿途花功夫、費心思。

一、注重實踐,強調身體參與

中國有“紙上談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古訓,陶行知先生特別強調手腦並用的意義。他說:“人身兩個寶,雙手與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手腦都會用,方是開天闢地的大好老”。現在我們再不能像“雙基”時代,把知識往學生腦子裡硬塞,管他能否理解,是否會消化不良,知識過處,總會留下蛛絲馬跡。在沿途,擺渡人要多引導客人自己去體會和揣摩風景之美,內心獲得審美的愉悅。千萬不可擺渡人滔滔不絕地介紹、講解,先入為主,擺渡人理解代替不了乘客的理解,擺渡人的感受不一定就是客人的感受。

二、注重過程,強調思維品質

學科認識活動的核心是學科思維,其認識過程本質上是一種學科學習的思維過程,是學科特有的問題理解和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

過程有效,必須學生積極參與,如果學生不參與,或參與度不夠,過程進行會很艱難甚至無法前進,也就變成老師唱獨角戲,學生就變成“被動參與者”,學科活動是一種“有我”的活動,而非“無我”的活動即“被活動”。

擺渡人在引導過程中,要讓乘客積極參與進來,引發他對風景的興趣,通過完整的引導活 動,從感性到理性,從碎片到整體,感受遊客心中的“風景”,而非擺渡人心中的“風景”。

三、注重實效,強調和諧共生

學科活動的價值和歸宿是學生的發展,即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需要強調的是,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知識與學科活動相互作用、產生的“化學反應”的結果。

學科知識彰顯的是教學的深度,學科活動彰顯的是教學的溫度。沒有深度的課堂,必然是平庸、表層的課堂;沒有溫度的課堂,必然是機械、乏味的課堂。深度和溫度均衡分佈,最有利於課堂效率的最大化。擺渡人在擺渡過程中,不能處理好與乘客的關係,發生爭執或產生矛盾,會造成“司乘”關係不和諧,擺渡人能讓遊客體會到沿途風景,乘客心情不好,還有心思去欣賞美景嗎?

學科活動能否形成能力,能否提升素養,關鍵是學科活動是否能否形成需要的能力,需要的素養。

一個合格的擺渡人,是把沿途美景有聲有色地介紹給乘客。

一個優秀的擺渡人,是讓乘客自己去體會沿途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