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群成中學的創始人——劉付敏同志

劉付敏,男,廉江市石角鎮人,廣東國民大學畢業,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是廉、化、陸、博邊較高聲譽的老校長。


廉江群成中學的創始人——劉付敏同志

抗日戰爭開始時,劉付敏任廉江縣二區區立高小(即石角小學)校長。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廉江青年抗日分會主任。他執行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依靠李承煜、吳藝明、陳兆榮等8個共產黨員教師,團結廣大師生,堅持教學與抗戰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嚴謹治校,實行管理、教學、紀律三嚴,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一方面以青抗會員為骨幹,組織宣傳隊,深入廣大城鄉,掀起石角地區的救亡運動高潮。從而培養出的學生有較好的文化、政治素質,何朝玉、袁達雄等8個學生加入中國共產黨。劉付敏因抗議當時的廉江縣政府解散廉江青抗會,於1941年被撤去石角小學校長的職務。


廉江群成中學的創始人——劉付敏同志

群成中學於1942年秋創辦,校址在廉江縣石角鎮山腰村。這帶地方毗鄰化陸,群山環抱,交通不便,文化落後,分佈著上萬劉付宗族人口。他們為了解決子女讀書問題,發展邊界山區文化,拿出300多畝祖嘗地租,興辦了群成中學。

劉付敏任籌建會、校董會委員,提出合理化建議,支持學生運動,發展進步力量。


廉江群成中學的創始人——劉付敏同志

學校北靠勾漏山餘脈,東臨寶塔,南有一片良田,西望廣西大喉峰。校舍由劉付宗祠、恩祖祠、麗川公祠組成,分前座、中座、後座,青磚綠瓦,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校舍充足,運動場寬闊,山清水秀。由於經費不足,設備簡單,圖書儀器欠缺,全靠窮辦法辦學。1944年劉付敏出任校長,聘請陳憲、陳偉等共產黨員和進步大學生任教。第一屆招生2班,以後每年招生1班,共招生11班、500多人。學生中一半是姓劉付的,一半是他姓的,多是山區農民子弟,思想純樸,容易接受新的思想教育。劉付敏主張言論自由,允許讀書會、遊擊小組活動,鼓勵劉付勇等幾十個學生參加革命。


廉江群成中學的創始人——劉付敏同志

更替的校長有劉付敏、尤成傑、潘鏡湖、劉付博、劉付盟,教導主任有李實樣、張秉新、陳偉、李子民,訓育主任有彭祖蔭、陳葆。

從1945年起,黨在廉化陸邊界開展武裝鬥爭,建立革命根據地,群成中學經受戰爭的洗禮。1945年春,桂東南抗日武裝起義的總部就設在這裡,1947年,化縣人民政府辦事處亦設在這裡,1947年到1949年,南路游擊隊主力曾在這裡集結。同時,學校也遭受敵軍的慘重破壞。1945年春、1947年夏,學校遭受兩次洗劫;1947年冬,石角地區革命低潮,劉付敏被迫逃難廣州;1948年秋,劉付盟把學校遷到化城,1949年2月,回鄉參加革命,在粵桂南地區督導處工作。到1950年春,劉付敏才把學校遷回山腰村。他積極籌集資金,整頓學校,把群成中學改造為新型的社會主義學校。


廉江群成中學的創始人——劉付敏同志

1950年冬群成中學停辦,從創辦到停辦歷時9年。群成中學存在的時間雖短,但在戰火紛飛中,由於黨的領導,進步教師的努力,培養了幾百學生,輸送了一批游擊戰爭幹部,發展了廉化陸邊的山區文化,當地廣大群眾至今念念不忘。

1956年劉付敏因積勞成疾,病逝。

我是打傘的烏龜美眉,今天的分享就到這,更多的精彩內容下回見。歡迎各位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