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嶺中學傑出校友——林克平同志

林克平同志(1920--1994),原名家瑞,是廉江市石頸鎮葛麻壩村人。1937年參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9月,中共廉江縣黨組織指派林克平、羅兆同志入文中中學(今石嶺中學)讀書。


石嶺中學傑出校友——林克平同志

1942年,林克平同志領導學生進行反剝削反飢餓鬥爭。首先反對學校當局苛刻收學生谷津。當時每個學生每期需交谷津五市鬥(一般收折金),而學校當局在谷價下跌時,強調收折金,谷價上升時,又要收稻穀。


石嶺中學傑出校友——林克平同志

1942年夏,因年景不好,稻穀歉收,學校要學生僱人到石嶺市場購買稻穀交納,這樣增加了運費,且買回來的谷又短秤缺兩。因此,學生利益損失很大。中共文中支部堅決維護學生的利益。林克平同志發動和組織學生與學校當局進行有理有節的鬥爭,其餘學生到場助威,高呼“反對經濟剝削!”等口號。校長和總務主任不得不答應免交稻穀,可按谷價交折金。


石嶺中學傑出校友——林克平同志

本來按規定,學生每人每天平均1.5市斤大米和1元菜金,日食兩餐,是可以填飽肚子的。誰知學校當局以損耗為藉口,不依照開飯人數每人每餐0.75市斤的數字放米下鍋,而是從中每人剋扣0.15市斤大米。學生們見到餐餐少飯,各用大小口盅裝飯時,圍攏搶飯吃,秩序很亂,個別學生連一點飯也裝不到。八人一桌,置菜四種,多是豆芽、蘿蔔或酸菜、南瓜,學校當局又從中剝削菜金。因此,學生們飢餓不堪,如此下去,對身體健康和學習都有很大的影響。


石嶺中學傑出校友——林克平同志

中共文中支部為了學生身體健康和學習不受影響,指示林克平同志分別召開各班黨員學生和班幹部、思想進步的會議,商量對策,喑中進行調查,緊緊依靠廚房的正真工人,得到工人提供的每餐下米和剋扣菜金數字後,即組織進步學生髮動群眾,與學校當局進行說理、清算鬥爭。

最初當局以為沒有掌握其材料,一口咬定沒有剝削,不按數字放米下鍋美其名曰:是損耗而已。學生代表當即擺出某天某餐放米下鍋多少斤,某日某餐用去菜金多少錢的具體事實,駁得當局者理屈詞窮,啞口無言。助戰的學生大聲疾呼:“反對剋扣我們大米和菜金!”“反對剝削!反對當局者人為的造成飢餓!”“不獲全勝決不罷休!”當局者膽顫心驚,顫抖地說:“給同學償還所剋扣的大米和菜金,不要鬧事!”並且同意每天由各班輪流派出代表監督放米下鍋煮飯。


石嶺中學傑出校友——林克平同志

1942年秋,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文中中學在莫練老師、林克平同志的大力倡議和推動下,學校同意成立文中抗日救亡宣傳隊,由莫練、林克平直接領導和具體指導。宣傳隊設話劇團、籃球組、歌詠組和演說組,經常在石嶺圩日出街宣傳,教育動員民眾組織起來抗日救國。還深入當地農村,進行演戲、演說等活動。話劇團演出數場,觀看群眾達2000多人;歌詠組大唱抗日救國歌曲:《流亡曲》《打倒列強》《我們在太行山上》和《最後勝利屬於我》等10餘支。


石嶺中學傑出校友——林克平同志

1944年秋,林克平同志為成立石頸抗日武裝中隊作好組織準備和籌集槍枝。他一方面在葛麻壩村、新屋村深入發動群眾,組織抗日武裝小組;一方面積極設法籌集槍枝,親自指示林濟道同志到崩坎村林家榮(石頸鄉第八保自衛隊副隊長)處借用祖嘗購買的槍枝。

林濟道對林家榮說,兄弟林敬武到雅塘的南塘村收租,需駁殼槍一支,用作自衛。當時林家榮不肯借,他說:“給六叔林梓榮(石嶺區自衛中隊長)知道不得了。”林濟道說:“祖嘗的槍,兄弟急用,不肯借用二三天,還要兄弟做什麼?六叔若要責難,我林濟道負責,怕什麼?”結果借到駁殼槍一支,交林敬武帶去參加游擊隊。


石嶺中學傑出校友——林克平同志

其次林克平同志指派葉揚眉、林傳仁兩同志到林家勝(石頸鄉第八保自衛隊隊長)處借槍,說明組織石頸抗日武裝中隊需要武裝,祖嘗購買槍枝,旨在保家衛國。結果林家勝借出“九響槍”兩支,林克平同志對建立石頸抗日武裝中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林克平任中共廉江縣委武裝部長、宣傳部長,東江龍川縣縣委兼土改隊中隊長,遂溪縣人民政府縣長,信宜縣委書記兼縣長,湛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工學院、成都工學院化工系黨支部委員,湛江化工廠副廠長等職。離休後享受廳級待遇。1994年, 因病醫治無效,在湛江逝世,終年75歲。

我是打傘的烏龜美眉,今天的分享就到這,更多的精彩內容下回見。歡迎各位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