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娃還小”什麼都可以原諒?教育小孩,家長要遵循漏斗法則

表哥家的孩子今年剛剛三歲,但是表哥對於教育孩子這件事一直比較嚴格,覺得孩子的某些習慣應當從小養成。

所以在孩子剛剛會走路的時候,就有意識的規範他的生活,教孩子各種規矩,比如說孩子有的時候發脾氣他們會不管不顧的摔各種東西,表哥絕對不會因為孩子太小就會慣著孩子,他會很嚴厲的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而且還必須要求孩子把東西歸回原位。

總覺得“娃還小”什麼都可以原諒?教育小孩,家長要遵循漏斗法則

但是有的時候孩子實在是哭得撕心裂肺,表哥的妻子和媽媽就覺得孩子還太小,表哥對他實在是太嚴厲了,有些事情等他們長大之後自然而然就懂了,所以每次表哥訓孩子的時候,表哥的妻子和媽媽總是在一旁幫孩子說話,但是表哥卻對妻子和媽媽的做法非常的不認同。

到底管教孩子的時候應當嚴厲,還是應當放鬆,很多家長都非常的矛盾,對孩子嚴厲一點就害怕孩子失去安全感,但是如果對孩子放鬆一點,又害怕他們不懂規矩。特別是最近幾年青少年犯罪案件曾出家庭教育不良釀成的悲劇,讓公眾們都非常的震驚。家庭教育的意義在這些未成年案件中充分顯現。

很多孩子在年幼時十分不懂事,不知道感恩父母,歸根結底就是在父母的教育問題上過度的放鬆孩子,沒有一點付出就能夠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讓他們覺得他們所獲得的都是理所當然的。這不是愛孩子,而是放縱他們。

總覺得“娃還小”什麼都可以原諒?教育小孩,家長要遵循漏斗法則

當然有些家長卻恰恰相反,他們不能夠遵循孩子的想法對於孩子的需求完全持否定的態度,他們要插手孩子人生的一切,幫孩子做決定,讓孩子聽從他們的意見,這樣會讓孩子一點一點的將自我壓抑起來,孩子雖然看起來非常的懂事,但其實他們早已經沒有自我的人格,變得麻木不仁了。

我們所看到的很多還未成年的殺人惡魔,他們就是因為被父母的教育壓抑了自我的本性,而後來因為某些小事突然爆發才會出現反社會的傾向。

這好像是很多家長的通病,他們完全沒有孩子也有情感需求的意識。如果情感的需求沒有得到家長的滿足,那麼他們的內心就會有所空缺,這種空缺總是需要被填補的,這樣的孩子往往就會習慣於從外界去尋求刺激。

孩子產生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就是因為家還在那個的太過溺愛,而過於管束孩子,又會讓孩子產生消極負面的情緒。

無論是過嚴還是過鬆,教育方式的不當都會讓孩子產生心理或者是性格方面的缺陷,這些缺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給孩子帶去很大的痛苦,他們難以跟其他人正常的交流和溝通,難以表達出他們自己的意見,逐漸的這樣的孩子就會被社會拋棄。

總覺得“娃還小”什麼都可以原諒?教育小孩,家長要遵循漏斗法則

家長應該怎樣做?

1,漏斗法則

漏斗在家庭中十分常見,它有兩個口,一個大一個小,我們平時使用漏斗的正確方式就是大口入小口出,但是教育孩子卻恰恰相反,要求父母從小口入大口出。

很多習慣都是要孩子從小養成的,所以即使孩子還太小,父母也不能夠用孩子太小作為藉口去放鬆對他們的要求,應當從小嚴格管教孩子,約束他們的行為,制定一些規則,讓孩子必須要遵守,以防止他們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長大了之後也改不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小口入,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應當緊一點,嚴厲一點。

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有了自我表達的需求,家長就應當慢慢地放鬆,讓他們的自我意識有充分發揮的空間,很多事情可以讓他們自己做決定,自己承擔後果了。

總覺得“娃還小”什麼都可以原諒?教育小孩,家長要遵循漏斗法則

2,年齡階段不同,教育規則不同

漏斗法則要求父母在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時候,為孩子量身制定不同的教育規則。對待三歲以前的孩子家長更多的需要用共情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做正確的行為。

對於三歲之前的孩子家長不能夠嚴厲的呵斥他們,應該通過平和的交流和溝通,讓孩子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是對於4~10歲的孩子來說,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制定相應的規則,讓孩子必須遵守,同時家長也應當身體力行的成為孩子的榜樣。

對於10~18歲的孩子來說,那個時候他們大約已經進入了青春期這個時候,孩子正是開始形成他們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事情,也是在這個時期孩子的自我意識達到了最高點,雖然為了讓孩子的自我意識有更多發揮的空間,家長應當學會放手,但是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家長還是應當給他們正確的教育,以免他們被錯誤思想荼毒。

總覺得“娃還小”什麼都可以原諒?教育小孩,家長要遵循漏斗法則

家長應該如何使用漏斗法則呢?

1,從小給孩子培養規則感

規則意識是需要從小培養的,不管是在公共空間還是在個人的家庭當中,都需要給孩子樹立一種規則的意識。很多孩子小的時候一直喜歡亂塗亂畫,家長就覺得既然孩子還小,又是在家裡,他們就不願意約束孩子。

但是這樣的放鬆就會讓孩子在別人家甚至是在公共空間也是如此,就會給家長造成很多麻煩,所以不管是在私人空間還是公共空間,都應當給孩子建立一定的規則意識。

總覺得“娃還小”什麼都可以原諒?教育小孩,家長要遵循漏斗法則

2,給孩子強化教育反饋

孩子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犯錯誤之後家長的態度是很重要的。對於錯誤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一定的反饋,讓他們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是錯誤的,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讓他們承受一下犯錯誤的後果。如果家長不這樣做,那麼孩子永遠不會認識到什麼事情是對的,什麼事情是錯誤的。

孩子在父母的眼中總是孩子。所以孩子還小並不是他們犯錯誤的藉口,也不是家長不對他們進行管束的擋箭牌,要想讓孩子健康的長大,父母就必須要學會用漏洞法則去約束自己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