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早期不重視檢測,貽誤戰機

美國《紐約時報》3月28日的一篇文章分析稱,美國政府未能在早期進行大規模檢測,錯失遏制新冠病毒傳播的最佳機會。


白宮新冠病毒特別工作組曠日持久地為領事館撤僑、鑽石公主號撤僑、禁止中國遊客入境等問題絞盡腦汁,卻很少討論檢測問題,每次只在會議結束前花5到10分鐘草草帶過。


CDC負責人還誤導大家,說已經開發出一種可以快速推廣的檢測模式。


文章尖銳地指出:“結果就導致,美國作為一個擁有大量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和傳染病專家的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卻錯過了遏制新冠病毒傳播的最佳機會。與此同時,美國人對一場迫在眉睫的公共衛生災難視而不見。”


這篇報道採訪的科學家普遍認為,特朗普政府對這種病原體的潛在影響的瞭解“極其有限”,這一疏忽使“病例呈指數級增長”成為可能。


參與抗疫的美國頂級科學家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告訴國會議員,未能及早進行檢測是政府應對這場致命的全球流行病的“失敗”。“為什麼我們不能在更大範圍內動員起來?”3月初,聯邦政府終於宣佈擴大檢測範圍,但為時已晚。


由於早期的失誤,遏制(病毒)不再是一種選擇。


美國早期不重視檢測,貽誤戰機


如果美國早點重視檢測,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本來可以“早檢測,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打閃電戰,現在只好持久戰了。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他們,他們開始重視後,檢測能力很快跟上。現在每天檢測10萬人份,12天更新了6代檢測試劑,檢測時間從兩天一步一步降到1.5個小時,準確率達到95%以上。


特別是日前,雅培公司(Abbott)的快速檢測儀通過FDA快速批准。當地時間3月30日,特朗普在白宮召開記者會時還演示了這種檢測儀。計劃4月1日投入使用,一個月進行500萬人份檢測。


抗體檢測也在推進,經FDA批准,美國United BioMedical公司已在科羅拉多州小城對全體8000名居民進行抗體檢測。通過這些核酸、抗體的深度檢測,他們應該會對目前社群的感染情況有所瞭解,進而有效應對。


截至4月3日23:00,美國新冠病毒確診已經超過27.8萬,死亡人數7166人。美國是由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負責統計各個醫院的病例數據。紐約州是重災區,確診人數超過10萬人,紐約市又是重中之重,確診超過5.7萬人。最近,美國有超過6.2萬名醫護志願者前往紐約抗疫。


美國早期不重視檢測,貽誤戰機


美國全國馳援紐約,就像兩個多月前我們全國馳援武漢一樣。紐約市和武漢人口也差不多,紐約人口850萬,武漢900萬(封城時數據)。美國得克薩斯州神經外科協會主席黃海濤在接受《財經》採訪時說:“和當初中國武漢市一樣,紐約市守住了,美國才能守住。把大量醫療資源釋放到紐約的話,美國是應該可以守住的。”


但願他們和我們一樣,能夠守住,儘快獲得抗疫成功,但願所有國家都儘快抗疫成功。這幾天德國空軍將軍機改成空中ICU,每架配備44張床位,每天飛往意大利和法國接重症患者到德國治療。幾乎每個聯邦州都開始接受兩國重症病人。但願歐盟儘快抗疫成功。


就算不從人道主義的角度講,從經濟的角度講,我們不少企業的訂單靠外面,原材料、設備靠外面,如果他們停擺時間太長,光我們復工也沒用,不少中小企業已經倒閉。而且,我們民生的某些物資也需要從外面進口,如果他們停擺時間太長,他們為了保自己國內民生而限制出口,對我們也不利。


同在地球村,遭遇病毒,人類命運共同體,休慼與共,同舟共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