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終追遠 緬懷先烈 上海市普陀區組織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

緬懷先烈、銘記歷史是弘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在當前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情況下,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國家退役軍人事務部、上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烈士祭掃工作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普陀區有序組織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

“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以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戶網站、中華英烈網,以及上海龍華烈士陵園和各區各級烈士紀念設施網站為主要平臺,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線上新媒體宣傳等多種形式,積極引導社會各界“足不出戶”祭奠親人、緬懷英烈。

“雲祭掃”讓清明更“清”“明”

慎終追遠 緬懷先烈 上海市普陀區組織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

“我是遺腹子,我父親的事都是母親告訴我的,沒想到網上也有我父親的生平事蹟,讓我可以更多的瞭解我的父親。”

為開闢疫情防控期間不組織、不接待聚集性祭掃活動新途徑,4月1日上午,石泉路街道在石泉六村63號雙擁(優撫)之家舉辦了“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通過“雲祭掃”+“祭英烈”的方式緬懷先人、祭奠先烈。

“祭拜、獻花、敬酒、上香、祭拜……”雖然只是用鼠標簡單點擊幾次,“雲祭掃”就完成了。“今年由於疫情影響,不能到現場祭奠,我們一方面非常理解,另一方面總覺得有些遺憾。”不過,網上烈士們的事蹟讓烈屬們倍感欣慰,因為不少烈士犧牲時烈屬們還很年幼,有的甚至還未出世,他們對父輩的瞭解只能通過家人口述,而現在國家在網上公佈烈士的事蹟,讓他們能更多的瞭解自己父輩的英雄事蹟。薛伯伯是遺腹子,父親的事蹟都是母親告訴他的,這次在網上看到父親的事蹟,他十分激動,“這個網站好!信息很全,不少信息我們家人都不知道。”

“雲祭掃”完畢,各位烈屬分享了自己所知的關於烈士的故事。“我的父親是解放鹽城時犧牲的。”“我的父親是解放河北時犧牲的。”“我的父親是在吳淞口執行任務時不幸犧牲的。”現場的6位烈屬中,有的父輩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犧牲的,也有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公殉職的,但他們都是為了共產主義事業、為了中華民族。“大家因共同的哀思與紀念聚到一起,增進了彼此的凝聚力。哀思不僅是紀念某一位烈士,更應該發揚他們的精神,傳承他們的遺志。”

活動結束後,石泉路街道的工作人員還貼心地為每位烈屬送上口罩,叮囑他們保重身體。

“雲祭掃”讓革命精神代代傳

慎終追遠 緬懷先烈 上海市普陀區組織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


在這個特殊時期,武警上海總隊某機動中隊和屬地街道組織舉行“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活動,以“雲祭掃”和“雲學習”的方式緬懷追思。

武警上海總隊某機動中隊是一支歷經戰火洗禮的部隊,有著多年“學雷鋒”光榮傳統,始終把傳承雷鋒精神作為使命。在其榮譽室內,掛著一面寫有“攻如猛虎 殲敵致勝”的錦旗,這是中隊的“傳家寶”,見證了官兵浴血奮戰、英勇殺敵的光輝事蹟。通過參觀榮譽室裡的老錦旗、獎牌等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老物件,瞭解烈士的英勇事蹟,增強了官兵榮譽感、使命感,傳承紅色血脈。

正如來自革命老區井岡山的俞凡所說,“看著這面錦旗,我彷彿便去到了那充滿硝煙的戰場,一樣的血肉之軀,不一樣的英雄壯舉,是那樣地令人崇敬,激勵著我在成為‘四有’新一代軍人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在雷鋒同志的雕塑前,面對著鮮紅的黨旗,官兵們目光堅定,舉起右拳,用鏗鏘有力的氣勢、堅定不移的信心和堅如磐石的決心莊嚴宣誓,繼承和發揚革命前輩的光榮傳統。

慎終追遠 緬懷先烈 上海市普陀區組織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

“拿出手機,通過網絡進行‘雲祭掃’,就能為逝去的英烈獻花留言。”為了有效阻斷疫情傳播,減少人員聚集,桃浦鎮組織工作人員及部分優撫對象通過網絡進行祭拜、留言,併為烈士獻上一束花,告慰烈士英靈,傳承和弘揚優良的革命傳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