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相約新鄉》 朱新國


明日又清明。


當“燕子來時,梨花落後”;

當“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

當“梨花風起,遊子尋春半出城”;

便是清明。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清明節作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相傳開始於周代,距今約有2500多年的歷史,並且逐漸融入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在唐宋時期就已成為祭祖掃墓和踏青遊玩的節日。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新鄉,作為一個太行聳立、黃河依傍、衛水穿城的山水之城,自然不乏春日美景。太行山的桃花、海棠、連翹,平原地區的梨花、油菜花、以及城市遊園的玉蘭等等,每年都吸引眾多遊客和市民群眾前來踏青賞花。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新鄉,還是一個英雄的城市,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無數優秀兒女為之奮鬥,為之犧牲。特別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了民族獨立和新鄉解放,成千上萬的牧野兒女捨身捐國,書寫了驚天地泣鬼神、彪炳千秋的光輝篇章。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於是,新鄉的清明,便多了幾分厚重、幾分崇敬;於是,在這個美好的春日裡,人們踏青祭祖的同時,還自發參與“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在網上獻花、憑弔革命先烈,致敬“逆行者”,來牢記歷史、不忘過去;來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風雨梨花寒食過 蒼松翠柏祭英烈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週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入朝作戰70週年。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我們來到了位於新鄉市宏力大道和勞動路交叉口的烈士陵園,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中,在似錦繁花的簇擁裡,追憶革命征程,緬懷英雄先烈。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此時的烈士陵園,和牧野大地的城市鄉村一樣,處處“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豔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穿過英雄廣場上晨練的人群,小編跟隨工作人員進入陵園內部,在蒼松翠柏中近距離感受這裡的肅穆,第一次面對面仰望先烈雕塑的英姿。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在烈士事蹟陳列館裡,陳列著467位英烈的英名和部分事蹟;這些新鄉籍和非新鄉籍的先輩,都曾經在新鄉戰鬥過,灑過熱血。他們是新鄉的驕傲,新鄉的光榮,新鄉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在陳列館的入口,迎面映入眼簾的便是一面仿銅浮雕。這組高5.5米,寬10米的浮雕《浩然正氣》,由圓雕、高浮雕、浮雕組成。展示了新鄉革命先驅傅德明、凌光錄和抗戰時期47烈士、三潭八壯士及抗洪搶險等不同時期的60多位革命烈士群像組合。寓意地處太行山下、黃河岸邊的新鄉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盡艱險,不怕犧牲,前赴後繼,英勇鬥爭的大無畏英雄氣概。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一級戰鬥英雄”吳志洲



在陳列館內部,有一塊專門開闢出來的區域,展示著一位“一級戰鬥英雄”吳志洲的光榮事蹟。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別的都是烈士稱謂,吳志洲卻是“一級戰鬥英雄”,這麼厲害!想獲得一級戰鬥英雄稱號,必須得建立2次以上一等功或建立特等功,由總部、軍區、軍兵種授予,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看來這個吳志洲英雄真不簡單,展示牆上的個人事蹟印證了這一點。這位犧牲時年僅28歲的戰鬥英雄,是咱們陽武縣也就是現在的原陽人,1947年3月入伍,1948年1月入黨,是原40軍120師360團第八連排長,解放戰爭中就已經多次榮立戰功,獲得“戰鬥模範”稱號。後來開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鬥,也以敢打能戰著稱。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抗美援朝相關鏈接

70年前,我們國家剛剛成立沒多久,

就被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

打破了和平,

開始了一場著名的抗美援朝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儘管我們的人員數量

和武器裝備、後勤補給

都比不上敵方,

但我們在經過艱苦卓絕的

五次戰役之後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

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

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

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前後),

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

(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

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至此,歷時2年零9個月的

抗美援朝戰爭宣告結束),

把敵人逼退到三八線以南,

證明了中華民族是硬骨頭,不怕事。


原40軍老政委袁昇平,

在2000年接受採訪時說

“打了一輩子仗,

覺得最值得自豪的是

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

打敗了世界頭號強敵,

這是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一次

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

1950年10月19日40軍首批入朝,

當時部隊剛打完海南島,

是唯一沒有休整就直接參加了

抗美援朝的部隊。

裝備基本上還是小米加步槍,

還有輕型火炮。

入朝後,小米被炒麵所取代,

蘇式步槍和繳獲的美式卡賓槍

取代了“三八槍”,

但是與“聯合國軍”的裝備

仍有著天壤之別。

10月25日,40軍在朝鮮溫井地區

與韓軍遭遇,

指戰員們以壓倒一切敵人的

英雄氣概,奮勇殺敵。

當20多名敵人撲向

360團3連3班陣地時,

3班長石寶山抱起兩根爆破筒,

高喊著“為了祖國守住陣地”

的口號,撲向敵群,

與敵人同歸於盡,

他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

第一個英勇獻身的英雄。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吳志洲所在的40軍,在政委袁昇平、軍長溫玉成帶領下,不僅打了韓軍,也與美軍“王牌”騎兵第1師、陸戰第1師和英軍27旅、法國營、加拿大25旅、土耳其旅等多國部隊交過戰。在第二次戰役中,40軍119師斃、傷、俘美軍1200餘人。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在都坪裡守備戰中,吳志洲率領全排堅守三八線附近都坪裡以西503.9高地4天4夜,斃敵百餘人;吳志洲本人在4天吃不上飯、喝不上水、身上負5處傷的情況下,一人殲敵50多人。因為戰功卓著,1951年8月,吳志洲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一級戰鬥英雄”,並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戰士榮譽勳章。同年,他被選為志願軍英雄代表回國參加國慶觀禮,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1952年6月5日,吳志洲在朝鮮禮成江執行任務時,不幸遇難,犧牲時年僅28歲,遺體安葬於瀋陽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吳志洲所在的40軍在參加完抗美援朝的一至五次戰役,總殲敵4.3萬多人,直到1953年7月朝鮮停戰後,才班師回國。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四十七烈士 血染秀才莊



在展廳裡,小編還看到了“四十七烈士”血染秀才莊的事蹟陳列。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四十七烈士,生前系八路軍晉冀魯豫軍區太行七分區的偵察隊隊員,全隊一共48人,由七分區一、三團和輝縣、林縣大隊抽調的連、排骨幹以及部分抗大分校學員組成,正式建隊於1943年。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1944年初春,豫北的林南戰役剛結束,偵察隊經過短期集訓,按照時任七分區皮定均司令員下達的任務,到新鄉、輝縣、獲嘉一帶偵察敵情,熟悉地形、牽制敵人,發動群眾,為解放整個豫北做前期準備。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偵察隊在指導員兼隊長雷澤民、副隊長田玉山的率領下,經薄壁、武村、獅子營、獲嘉、大召營、樓村、合河一帶,沿途夜間行動,白天隱蔽,在進行具體偵察的同時,炸炮樓、割電線,使敵人聞風喪膽,人民群眾則倍受鼓舞。在即將完成任務準備返回的前一天拂曉,偵察隊行軍至原新鄉縣陳堡鎮秀才莊進行休息。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沒想到,陰險毒辣的偽保長魏化明,表面對偵察隊熱情招待,卻暗地裡將消息送給其妹夫、反動聯莊會會長於作乾,秘密糾集一千多人的地痞流氓和漢奸隊伍,將我偵察隊團團包圍。戰鬥中,一哨兵當場犧牲,其餘四十七人在突圍到秀才莊東南谷河窩時,被逼退到三面臨水的一塊水稻地。除一人成功脫險外,其餘隊員全部被俘,被押到輝縣縣城日本鬼子的營地。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據當時同隊員們關在一牢房的輝縣東辛莊一農民回憶,這些同志在監獄中沉著堅強,還相互鼓舞;雖然有的人被毒刑折磨得難以支撐身體,還躺著唱八路軍軍歌。1944年2月20日,44名隊員被大漢奸輝縣偽縣長李懷仁親自押送,帶到陳堡北堤河,用刺刀殺死後深埋河底。由於敵人的殺戮是秘密進行,44名隊員的屍骨究竟被埋在哪,七分區的八路軍一時難以尋覓。數日後,另外兩名同志被慘害於輝縣南關文昌閣。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四十七烈士集體殉難的悲訊,傳遍了整個晉冀魯豫,八路軍《一二九師抗日戰史資料選編第三卷》中對其有如實記載。赫赫有名的皮定均司令員當時正率領部隊南下至黃河北岸,從前去營救未遂的同志那裡得知偵察隊全體犧牲時,曾面北勒馬,鳴槍發誓,四十七烈士的仇,一定要報。1953年在朝鮮戰場上,皮定均司令員巧遇原在太行分區的幾位赴朝慰問團成員,敘談往昔時,皮司令員第一句話就問:“四四年秀才莊事件搞清楚了吧?兇手法辦了沒有?”當他聽說殺害烈士的主犯魏化明、於作乾等兇手已被鎮壓,烈屬都給了優撫照顧,臉上露出了快慰的笑容。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1964年10月,新鄉縣組織民兵興修陳堡北堤河的水利工程時,才首次在河谷約1.7米深的泥濘之中發現44具遺骨,同時挖出的紐扣、手章、皮帶扣等物,經考證確係偵察隊之物,至此,二十年前的疑案才終於真相大白。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為告慰九泉之下的烈士們,經省、地、市有關部門的積極準備,1965年4月5日清明節,四十七烈士的遺骨被遷葬於新鄉烈士陵園,合葬在一起,並立碑紀念。如今,76年過去了,四十七烈士的不朽英名依舊在人們中間傳頌著,他們的感人事蹟,鼓舞著一代又一代衛河兒女勤奮學習和工作,為祖國的繁榮、文明、昌盛而努力前行。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遺憾的是,戰爭期間四十七烈士的名單並沒有全部保留下來,目前能記錄到的只有22位,還有25名烈士連名字都無法查證。

其中22位烈士名字分別是


隊長兼指導員:共產黨員 雷澤民 陝西省人;

付隊長:共產黨員 田玉山 陝西省人;

小隊長:共產黨員 裴金山 河北省束鹿縣人;

隊 員:馮金鎖 林縣東兆鎮人;

楊正新 林縣人;

劉存富 林縣人;

楊明星 共產黨員 河南省人;

張乃功 共產黨員 河北省人;

王振東 河南滑縣人;

金得耀 山西武鄉人。

雷清和、顧祝同、李延年、宋錫光、張義清、耿守訓、姜學仁、谷小喜、 曹樹江、陳步高、馮忠、馮原(父子)。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此外,在陳列館的展室裡,小編還看到了大革命時期—抗美援朝時期的三潭八壯士(1948年6月,敵人集中兵力從石門口向我太行山解放區大舉進攻,中共太行軍區七分區49團閆金寶排,奉命掩護主力部隊轉移,在輝縣市西25公里的太行山石門口與敵激戰。因腹背受敵,最後八名戰士被迫退至三潭石崖,在彈盡糧絕,摔毀槍支後,縱身跳入深潭。除一人倖存外,其餘7名壯士全部為國捐軀。1994年,輝縣市人民政府在此修建英烈亭,並將三潭更名為英烈潭。2001年,英烈亭被輝縣市人民政府公佈為輝縣市文物保護單位,輝縣市委宣傳部將這裡命名為輝縣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都有附近學生前來參觀學習。)、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1931年,犧牲在古城開封西門外的新鄉共青團組織的最早領導之一付德明;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1938年2月1日,犧牲在稷山縣西社鄉白坡村,年僅24歲的共產黨員田文純;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1948年12月15日,犧牲在淮海戰役馬莊殲滅戰中的、中原野戰軍一縱隊二團副團長王錫山等等革命先烈的名字和事蹟,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被他們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建立的不朽業績所感動,也會永遠銘記這些革命先烈。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抗洪英雄 吳國良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十三兵團四十七軍由河北南下進抵新鄉,與長期圍困新鄉的我軍部隊一起對新鄉守敵進行嚴密包圍。迫於形勢壓力,國民黨第四十軍副軍長李辰熙決定繳械投誠,率部16550名官兵接受解放軍和平改編。1949年5月5日,正式舉行《關於處理新鄉國民黨守軍的協定》簽字儀式,新鄉和平解放。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從1949年5月5日新鄉和平解放至今,和平時期的新鄉也不乏英雄的身影,他們曾經和我們一樣年輕,和我們一樣充滿憧憬,卻為了新鄉能夠發展得更好,為了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吳國良,山東省濱州沾化縣人。生於1974年12月,1994年12月參軍,1995年8月入團,下士軍銜。吳國良到新兵連不久,恰好趕上部隊開展愛國奉獻、革命人生觀等教育。他像伸展根莖葉脈吸收雨露陽光的禾苗一樣,吮吸著立身做人的真理之光。他在學習筆記上寫下:“沿著屬於我的軍旅生涯這條路走下去,不管以後有什麼災難降臨在我頭上,我也不會改變思想觀、人生觀、世界觀。”


“愛國首先要愛軍,愛軍首先要愛崗。”這是吳國良的人生信條。炮兵連第一次投彈訓練時,吳國良只投了25米。他找班長請教秘訣。班長告訴他,只有兩個字:苦練。從此,他每天投彈50枚,揮臂練習500次,揮臂時還用揹包帶把胳膊綁到樹上。胳膊練腫了,他咬著牙堅持。到實彈投擲時,他一下子甩出了52米。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連隊進行400米障礙訓練,吳國良最初成績不及格。他暗暗憋足勁兒苦練,終於在全團考核時,成績達到了優秀。之後,吳國良被分配做炮車司機。按說,他只要開好車就行了,可他給自己立下軍令狀,一定要爭當全能炮手。中午,別人休息了,他拿著瞄準鏡練瞄準。炮栓的分解結合動作不好掌握,他沒事就分了合,合了分。一次,手指肚被炮栓夾破,鮮血直流,他像沒事兒一樣照樣練。師裡組織炮兵專業考核,臨時替補上的他,結果拿了第一。


吳國良在一封沒來得及發出的信中寫道:“母親有病,我很掛念,但部隊要執行抗洪搶險任務,這時候我不能離開連隊,等執行任務回來後,再回去看望母親,原諒兒子的不孝。”1996年8月5日,部隊駐地河南省獲嘉縣照鏡鄉連降大暴雨,馮村磚瓦廠有76名民工被洪水圍困,危在旦夕。吳國良所在的機炮連35名官兵奉命赴現場搶險營救。此時76名群眾有的站在窯頂,有的爬在樹叉上,已40餘小時粒米未進。正當部隊依據情勢利用通向窯場的電線杆,拉一道繩索轉移被困群眾時,一座磚窯倒塌了,落水群眾拼命掙扎,情勢更急,呼救聲更高。吳國良不顧風急浪高縱身跳入激流,向群眾泅遊,當游出30幾米時,被接連不斷的巨浪捲入漩渦,不幸犧牲。


吳國良犧牲後,集團軍黨委追認為中共黨員,追記一等功,批准為革命烈士;濟南軍區授予“追求高尚人生的好戰士”榮譽稱號;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捨己為人的英雄戰士” 榮譽稱號。1996年8月25日,中共沾化縣委、縣人民政府作出《關於在全縣開展向革命烈士吳國良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走出陳列室,小編在陵園內還看到了安放著45位烈士的墓群,一旁立著毛澤東和朱德的題詞(英勇犧牲的烈士們千古 無上光榮——毛澤東、你們活在我們的記憶中 我們活在你們的事業中——朱德);




四十七烈士合葬墓和紀念碑以及專門保存烈士骨灰的烈士骨灰堂等等。青草無聲,林木靜默,陪伴著這些英靈,任時光流轉,緬懷依然。




後 記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走出烈士陵園,外面的英雄廣場上人們在自由自在地健身,享受著美好的春光。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驀然回首,陵園高聳的門樓在陽光下格外巍峨,靜默的石獅守護著烈士的英靈。正是先烈們的鮮血浸染,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紅旗招展,才有了我們現今的幸福生活。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緬懷先烈,慎終追遠。在當前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情況下,全國上下按照防疫要求,積極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為主題的網上祭奠活動。新鄉烈士陵園的工作人員也通過向烈士公墓敬獻花籃、替代烈士親屬為烈士敬獻鮮花、擦拭墓碑,緬懷英烈,告慰英靈。



在市烈士陵園官網和公眾號上,也設立了中華英烈網“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專欄,已有包括全市中小學生在內的34萬人次參與網上祭奠活動,尊崇英雄、銘記先烈已在牧野大地蔚然成風。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梨花繽紛又清明。

君須記,他們在硝煙和戰場上的拼殺;

君須記,他們為國為民為解放事業的犧牲;

君須記,他們為建設美好生活的付出;

緬懷,是為了傳承,

傳承,是為了更好的前行。



新時代的美好令我們欣喜,

新時代的未來還需我們砥礪奮進,

未來已來,

我們慎終追遠,不忘歷史,

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新鄉市烈士陵園


君須記,梨花風起正清明,新鄉英魂幾多聞?

— END —


【注】主要歷史資料提供 新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新鄉市烈士陵園

攝影 製圖 朱新國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原文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rwQJa5yqbfHpBQ3JeUWJ3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