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國哀悼!“誌哀”還是“致哀”,你用對了嗎?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訊(記者 王雪瑞)4月3日,國務院發佈公告,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在此期間,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4月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這條公告中在表達哀悼之情的時候用到了“誌哀”一詞,而非大家更為常用的“致哀”,這兩個詞語的含義有何區別?在用法上又有哪些講究呢?

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薛城老師介紹,《現代漢語詞典》對“誌哀”一詞解釋為:用某種方式表示哀悼。“志”,含義為“記”。在常用詞“永誌不忘”中,“志”就是這一用法。而“致哀”則有對死者表示哀悼的含義。“致”在這裡是給予、向對方表示的意思。

薛老師說,“致哀”是用語言向別人傳達自己對某人某事的哀意,傳達的對象是確定的。而“誌哀”就是以某種方式或活動來哀悼。因此,“下半旗誌哀”和“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致哀”都是準確的用法。漢語博大精深,對於不同字詞的用法,薛老師建議學生多查看工具書,進行比較和學習。

同樣容易被混淆的,還有疫情期間“戴”口罩和“帶”口罩的問題。薛老師解釋說,“戴”有佩戴的含義,而“帶”是攜帶的意思。兩者在日常生活中其實都可以用,但是在新冠肺炎防疫手段中強調的是佩戴口罩,因此要用“戴口罩”。

此外,一字多音也是漢語的一大重要特點,新冠(guān)還是新冠(guàn),這個讀音也經常容易混淆。事實上“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狀肺炎”的簡稱,其中的“冠”意即“形狀像帽子一樣的東西”,表示這個意義的時候只能讀作“guān”。薛老師表示,不同語境下同一個漢字的讀音也可能有變化,因此學生在讀多音字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這個字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的確切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