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民進情拳拳報國心——深切懷念高文華主委

深深民進情拳拳報國心——深切懷念高文華主委

高文華

原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常委、民進寧夏區委會主委高文華因病不幸逝世已有半年,但他祥和的音容笑貌、豁達樂觀的為人、誠懇熱情待人,時常浮現在我眼前。高主委1929年11月出生於河北省涿州市,1949年5月參加工作,1982年7月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198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3年7月離休。先後擔任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第六屆、七屆委員,自治區政協七屆常委會委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第九、第十屆民進中央委員,第三、四屆寧夏區委會主委。他一生愛黨愛會的堅定信念、博大精深的學術造詣、為多黨合作事業不懈奮鬥的精神,始終激勵著我、教育著我,成為我學習的榜樣。從1996年我加入民進,一路成長進步,多次聆聽高主委教誨,親身領略他的人格魅力,每每想起,都感念不已。

深深民進情拳拳報國心——深切懷念高文華主委

2013年春節前夕,姚愛興一行看望慰問高文華。

響應號召,潛心寧夏醫療事業

高主委的一生是為醫療衛生事業奉獻的一生。他1949年5月19日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考入第四軍醫大(現空軍軍醫大學)。因為學業優秀,1953年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正是大量用人之際,他響應黨中央號召,自願報名轉業,從條件優越的西安市來到寧夏參加自治區建設。雖然他學的是臨床醫學,也希望能到醫院救死扶傷,但他還是服從組織安排,在自治區衛生廳防疫站一干就是二十年。期間,他針對寧夏農村地方病防治薄弱,靈武、鹽池等地山區農民深受骨骼和牙齒損害的病痛之害,組織調研組到病區調研,從流行病學調查做起,走村串戶,問診查體,並採集土壤、水源、農作物等樣品,還開展了動物學實驗。最後證實,村民由於長期飲用含氟量高的泉水、溝水或井水,引起以骨骼和牙齒損害為主的全身慢性蓄積性中毒,屬於地方性氟中毒,典型症狀就是氟骨症和氟牙症。在骨骼和牙齒受損害的同時,全身關節疼痛,四肢或軀幹麻木,喪失勞動能力,而且,氟斑牙一旦形成,可遺留終生。此外,攝入過多的氟還會損害身體其他許多重要器官並影響一些重要的代謝活動,致使體力、腦力和抗病力等功能下降。在前期調研基礎上,通過改換水源、去除水中的氟化物等、對症治療等措施,取得了地方性氟中毒治療明顯效果。由他主筆起草的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總結得到中共中央北方防治地方病領導小組的充分肯定,以“解放思想,向地方病氟中毒進軍”為題印發全國作為經驗交流。當時,氟骨症和氟牙症在世界各國均有報道,我國東北三省、內蒙古、陝西、山西、甘肅、河北、山東、貴州、福建等地都有發生,患者近千萬人。在多年積累大量資料的基礎上,他與趙幹、戴恩光編著出版了《地方性氟病的防治》,《中華醫學雜誌》對該書給予好評,認為該書為全國地方病工作者和醫療衛生界提供了好教材,填補了國內空白。1978年3月,此項研究成果獲全國科學大會集體獎,同年,他獲寧夏醫藥衛生科學大會個人一等獎。他先後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如《氟化鈉的遺傳毒性研究》《氟化物對小鼠脂質過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 《枸杞提取液對MMC誘發人淋巴細胞遺傳物質損傷的保護作用》《寧夏某市大氣汙染對健康影響的研究》等。

教書育人,學術成果豐碩

高主委的一生是為教育科研事業奉獻的一生。他為人師表、治學嚴謹,在公共衛生和環境科學領域造詣深厚。1978年5月,他調入寧夏醫學院環境衛生教研室任教,從事公共衛生教學科研工作。期間先後擔任教研室主任和公共衛生學系系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在高校26年,他培養了一大批品學兼優的學生,遍佈國內外醫療衛生領域,可謂桃李滿天下。他們有的成為寧夏醫療衛生管理、教研、醫療領域的骨幹,我每次去家中看望,他都會如數家珍,談起他的那些優秀學生,自豪感溢於言表。我在自治區政府分管醫療衛生工作多年,也經常能碰到他那些曾經的學生,每每說起他們的高老師,個個充滿感激和欽佩之情。除了擔任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教學,他還要從事公共衛生學系行政管理。即使這樣,科研工作始終沒有放鬆過。他參與的黃河寧夏段水質監測,應該是寧夏最早開展的黃河工業汙染調查研究。上世紀80年代初,他又參加了寧夏化工廠環境影響評價研究。他帶領公共衛生系師生對廠區環境的氣象、水文、地質和致病危險因素進行篩查和人群健康調查,與艾克源、張金生、黃啟昌合作完成了《寧夏化工廠環境影響評價報告》,這也是寧夏最早對工業項目進行環境保護評價的報告,獲得1984年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上世紀80-90年代,他先後擔任了中國氟研究協會理事、寧夏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華預防醫學會寧夏分會理事等,到各地講學、輔導。我查閱資料發現,1986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高主委受邀為自治區和銀川市環保領域幹部職工作《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報告,受到與會者好評。他利用寧夏枸杞等中藥材資源,組織開發的功能性保健品,獲得1992年國家發明展銅牌獎。由於他在教學科研崗位上的突出成績,《工人日報》頭版也曾以《塞外一團火,為民送瘟神》為題宣傳其事蹟。1983年,被國家民委、人事部、中國科協授予邊疆民族地區工作突出成就榮譽證書,自治區成立40和50週年時,兩次獲得“多年來在寧夏革命和建設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榮譽證書和獎章。因為他為寧夏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1995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參政議政,多黨合作獻良策

高主委的一生是為多黨合作和民進事業奉獻的一生。1982年,在韋玉廉和李採臣(著名作家巴金的胞弟)的介紹下,他加入了中國民主促進會。此後,他積極參加民進寧夏區委會舉辦的各項活動,區委會創辦的銀川中華職業補習學校被評為先進集體的同時,高主委等9人被評為先進個人。從1990到2002年,他先後擔任民進寧夏三屆和四屆委員會主委。他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愛祖國、愛人民,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鞏固和擴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擔任主委期間,他帶領班子成員圍繞參政議政和社會服務活動開展了一系列有影響的活動。10年裡,民進寧夏區委會共有《建議加強管理杜絕非法招生案》《建議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物用字規範案》等5件提案獲得自治區政協重點辦理,《我區文物保護工作的幾點建議》《建議政府安排“雙改”扶貧工程專項資金案》等6件提案獲自治區政協優秀提案。1993年7月在銀川召開了葉聖陶教育思想研討會,學習研究葉聖陶的教育思想,為寧夏的教育改革獻計出力。1993年8月在同心縣王團鄉建起“建德希望小學”。1999年7月區委會與民進河南省委、《小學教學》編輯部和銀川教科所聯合舉辦“全國小學課堂教學落實素質教育研討會”。區委會先後與江蘇、河南等聯合舉辦了10多次“民進名家書畫展”,增強文化藝術交流,促進文化事業發展。2000年2月民進寧夏區委會承辦了“民進西北五省區西部大開發研討會”,這是民進中央響應中共中央關於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在對陝西、甘肅、寧夏等地進行調研之後召開的一次地區性工作會議,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張懷西出席會議。2000年4月、2003年3月、2004年2月區委會與民進北京市委會聯合在銀川先後舉辦了第十三屆、十六屆和十七屆全國高三教學研討會,民進中央副主席、民進北京市委會主委梅嚮明等先後出席。2000年8月區委會與民進北京市委會聯合組織了西部扶貧講學團到固原、石嘴山等地講學。2001年4月區委會與寧夏電視臺聯合主辦的“興義杯”西部大開發知識競賽。2001年7月由區委會、銀川市教科所、《小學教學研究》編輯部聯合舉辦的“全國小學素質教育創新教學觀摩研討會”在銀川召開。2001年8月28日-9月1日 西部地區民進工作協作會議在銀川召開,交流、研討了本部地區民進組織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圍繞中心建言獻策的成果,在進一步發揮優勢,集思廣益,為西部大開發獻計出力上達成共識。他也多次在有關會議上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鼓與呼,對農村醫療衛生、結核病防治和枸杞產業發展等提出很多好建議。

高主委十分重視區委會自身建設,尤其是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富有遠見卓識,可謂是不遺餘力。他為民進區委會領導班子隊伍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發展曹維新、楊少青、梅廷彥等做了大量工作,為區委會培養儲備了一批優秀人才。他們先後成為區委會五屆、六屆委員會主委或副主委,為區委會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與時俱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高主委的一生是嚴以修身律己的一生。他為人耿直,性格剛毅,身上帶有鮮明的軍人氣質;他學識淵博,認真嚴謹,身教重於言教,具有濃厚的學者形象;他待人謙遜誠懇,寬容大度,處處體現慈愛的長者人格;他忠誠堅定,顧全大局,襟懷坦白,公正無私,事事彰顯領導風範。我時常能通過他的言行,感受到他的智慧、品格、胸襟與修養。離休後,他仍然注重學習。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成為一個有信仰的合格的民主黨派成員,我比較重視學習和追求進步。凡是組織安排我可以參加的,不論是地方還是會中央召集的,我都積極出席,都視為學習提高的好機會,從不輕易放過。”他非常關心會務工作,在我擔任主委的12年裡,多次邀請他為“政治交接”“主題教育”和“參政議政”培訓班學員授課,用親身實踐和感悟教育年輕會員。他說,我願把感悟較深、最值得回憶的幾件事,作為心得體會,從中受到的教育,以感激和敬重的心情,向民進彙報。近幾年,他先後撰寫了許多珍貴的文章,如《愛滿民進》《感悟較深、最值得回憶的幾件事》《最喜歡的稱呼是“讀書人”》《活到老,學到老》等。特別令我感動的是,2016年9月30日,慶祝民進寧夏自治區委會成立35週年座談會在銀川召開,高主委正在住院治療,他在病床上特地寫了《一個老會員的祝願》發言稿,表達了對民進組織的熱愛和對會員同志們的關愛之情。

高主委一生淡泊名利,他從不主動談起以往的成就,也不在意他的頭銜和待遇,心中裝的始終是黨和人民的事業。在2019年全區離退休幹部“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徵文比賽中,90歲高齡的高主委撰寫的《聽黨話,跟黨走,為人民做貢獻》一文獲二等獎。他在文中說:我深知黨的信任、人民重託責任重大,在依法履職中嚴謹認真,積極獻言獻策,做到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為維護人民合法權益盡心盡力盡責,沒辜負黨和人民。在為他舉辦的90歲壽辰座談會上,他說,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感謝黨、感謝民進,其實自己的付出微不足道,黨都給予了肯定和榮譽,讓我很有幸福感。這篇文章和這段話,是高主委臨終前參加活動留給我們的政治遺言,是他一生對黨忠誠、為人民盡責的真實寫照。這就是高主委,一個可親可敬又可愛的人,一個正直、善良又率真的人,一個嚴於律己又寬以待人的人,一個愛黨、愛國、愛會的民進人。

感謝高安京先生和張麗同志提供有關材料,使我能終成此文。去年高主委的突然離世,令我心痛不已,當時悽然命筆,填詞一首,現附於此,謹以表達我在即將到來的清明節對高主委的哀思。

西風烈,哀音徹,中秋一別成永訣。培桃杏,開新境。同心共事,三生有幸。敬,敬,敬!

人成各,今非昨,音容笑貌仍未陌。身自正,望亦重。陰陽兩隔,淚如雨傾。痛,痛,痛!


深深民進情拳拳報國心——深切懷念高文華主委


作者:民進中央副主席、寧夏區委會主委姚愛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