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人類擅長遺忘,所以有了清明

豐子愷:人類擅長遺忘,所以有了清明


豐子愷:人類擅長遺忘,所以有了清明


清明例行掃墓。掃墓照理是悲哀的事。


所以古人說:“鴉啼雀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豐子愷:人類擅長遺忘,所以有了清明


又說:“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然而在我幼時,清明掃墓是一件無上的樂事。人們借佛遊春,我們是“借墓遊春”。


我父親有幾首《掃墓竹枝詞》:


別卻春風又一年,梨花似雪柳如煙。

家人預理上墳事,五日前頭摺紙錢。


風柔日麗豔陽天,老幼人人笑口開。

三歲玉兒嬌小甚,也教抱上畫船來。


雙雙畫槳蕩輕波,一路春風笑語和。

望見墳前堤岸上,松陰更比去年多。


壺榼紛陳拜跪忙,閒來坐憩樹陰涼。

村姑三五來窺看,中有誰家新嫁娘。


這裡的“三歲玉兒”,就是現在執筆寫此文的七十老翁。我的小名叫做“慈玉”。


豐子愷:人類擅長遺忘,所以有了清明


清明三天,我們每天都去上墳。第一天,寒食,下午上“楊莊墳”。


楊莊墳離鎮五六里路,水路不通,必須步行。老幼都不去,我七八歲就參加。


茂生大伯挑了一擔祭品走在前面,大家跟他走,一路上採桃花,偷新蠶豆,不亦樂乎。


到了墳上,大家息足,茂生大伯到附近農家去,借一隻桌子和兩隻條凳來,於是陳設祭品,依次跪拜。拜過之後,自由玩耍。


有的吃甜麥塌餅,有的吃粽子,有的拔蠶豆梗來作笛子。蠶豆梗是方形的,在上面摘幾個洞,作為笛孔。然後再摘一段豌豆梗來,裝在這笛的一端,笛便做成。


指按笛孔,口吹豌豆梗,發音竟也悠揚可聽。可惜這種笛壽命不長。拿回家裡,第二天就枯乾,吹不響了。


豐子愷:人類擅長遺忘,所以有了清明


祭掃完畢,茂生大伯去還桌子凳子,照例送兩個甜麥塌餅和一串粽子,作為酬謝。然後諸人一同在夕陽中回去。楊莊墳上只有一株大松樹,臨著一個池塘。


父親說這叫做“美人照鏡”,現在,幾十年不去,不知美人是否還在照鏡。閉上眼睛,情景宛在目前。


正清明那天,上“大家墳”。這就是去上同族公共的祖墳。墳共有五六處,須用兩隻船,整整上一天。


同族共有五家,輪流作主。白天上墳,晚上吃上墳酒。這筆費用由祭田開銷。祖宗們心計長,恐怕子孫不肖,上不起墳,叫他們變成餓鬼。


因此特置幾畝祭田,租給農民。輪到誰家主持上墳,由誰家收租。僱船辦酒之外,費用總有餘裕。


豐子愷:人類擅長遺忘,所以有了清明


因此大家高興作主。而小孩子尤其高興,因為可以整天在鄉下游玩,在草地上吃午飯。船裡燒出來的飯菜,滋味特別好。


因為,據老人們說,家裡有灶君菩薩,把飯菜的好滋味先嚐了去,而船裡沒有灶君菩薩,所以船裡燒出來的飯菜滋味特別好。孩子們還有一件樂事,是搶雞蛋吃。


每到一個墳上,除對祖宗的一桌祭品以外,必定還有一隻小匾,內設小魚、小肉、雞蛋、酒和香燭,是請地主吃的,叫做拜墳墓土地。


孩子們中,誰先向墳墓土地叩頭,誰先搶得雞蛋。我難得搶到,覺得這雞蛋的確比平常的好吃。


上了一天墳回來,晚上是吃上墳酒。酒有四五桌,因為出嫁姑娘也都來吃。


豐子愷:人類擅長遺忘,所以有了清明


吃酒時,長輩總要訓斥小輩,被訓斥的,主要是樂謙、樂生和月生。因為樂謙盜賣墳樹,樂生、月生作惡為非,上墳往往不到而吃上墳酒必到。


第三天上私房墳。我家的私房墳,又稱為旗杆墳。去上的就是我們一家人,父母和我們姐弟數人。吃了早中飯,僱一隻客船,慢吞吞地蕩去。水路五六里,不久就到。


祭掃期間,附近三竺庵裡的和尚來問訊,送我們些春筍。我們也到這庵裡去玩,看見竹林很大,身入其中,不見天日。


我們終年住在那市井塵囂中的低小狹窄的百年老屋裡,一朝來到鄉村田野,感覺異常新鮮,心情特別快適,好似遨遊五湖四海。


因此我們把清明掃墓當作無上的樂事。


豐子愷:人類擅長遺忘,所以有了清明


我的父親孜孜兀兀地在窮鄉僻壤的蓬門敗屋之中度過短促的一生,我想起了感到無限的同情。


最後附上豐子愷詠清明詞兩首:


一剪梅·清明


佳節清明綠化城,草色青青,樹色青青。

室中也有綠成蔭:窗上花盆,案上花盆。

日麗風和駘蕩春,天意和平,人意和平。

人生難得兩清明:時節清明,政治清明。


豐子愷:人類擅長遺忘,所以有了清明


一剪梅·己亥清明


寒日清明放眼看,春滿江南,萬卉鮮妍。

乍晴乍雨好耕田。沃野連天,麥浪無邊。

壅土施肥穀雨前,歲歲爭先,歲歲豐年。

平凡勞動著先鞭,越是平凡,越是尊嚴。



豐子愷:人類擅長遺忘,所以有了清明

豐子愷:人類擅長遺忘,所以有了清明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豐子愷:人類擅長遺忘,所以有了清明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搶購《人生海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