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是為你好!”:你的寄望正在摧毀你孩子的未來!

寄望是源自父母的愛,為什麼會毀掉孩子的未來?

小鵬是我的一個朋友,從高中就認識了。他從小就有一個夢想,就是長大之後想成為一名設計師(什麼設計師我不記得了,反正是理工科)。

他的父母心理想:“做軟件工程師不比搞美術的好太多嗎,不行,兒子必須選軟件工程師。”

小鵬和父母到高考前一天還在吵架,所以他發揮失常了,考出來的成績差的史無前例。

最後的最後,小鵬的父母不僅事與願違,小鵬唯一的夢想也破滅了。小鵬只好讀了一間差不多的學校,過著差不多的人生,什麼夢想、什麼熱愛,像是一灘廢水,在寸草不生的沙漠中被風乾。

他真的很渴望意識上的“自由”,但是這樣的自由在父母眼裡竟成了“自私”和“不孝”!他習慣了他們的道德綁架,於是放棄了掙扎,在自己對就讀專業的“不感興趣”和“不擅長”中渾渾噩噩地度過了大學三年。

這樣的結局是誰也不希望的,但是造成這個悲劇的原因,不是孩子的倔強,更可能是父母的過度專制。

“我都是為你好!”:你的寄望正在摧毀你孩子的未來!


1.你真的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愛好是十分正常的事。就算他當時聽了父母的又怎麼樣?難道他被父母沒收自己的夢想,還會開心嗎?孩子已經長大,卻還像一隻被禁錮在籠中的小鳥,他渴望“飛翔”!

尊重孩子的自主選擇權,讓孩子有選擇的權利。有句話叫做“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孩子有機會在自己選的路上得到磨練,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更容易走上成功的道路。

“我都是為你好!”:你的寄望正在摧毀你孩子的未來!


2.你知道孩子為什麼做的選擇和你不一樣嗎?

孩子也許比家長更瞭解自己,因為他除了知道自己的喜好之外,還知道什麼是他的特長。俗話說“揚長避短”,所以他選了一個適合自己的專業。而某些家長試圖用一句話,改變他對未來的計劃,改變他們人生的走向。這樣的做法,真的明智嗎?

父母和孩子之間最需要的就是有效溝通,而不是聊著聊著就吵起來。孩子和父母成長的年代不同,可能在他心目中覺得重要的你未必覺得重要。

“我都是為你好!”:你的寄望正在摧毀你孩子的未來!


3.你知道孩子為什麼變得那麼有“思想”嗎?

有句話叫做“言傳身教”,孩子的犟脾氣百分之九十是從父母身上學過來的。和孩子一起做決定,不是為了改變他,而是為了幫助他,讓他在以後活的更好。

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馬上否定他,更不要給臉色他看。放低你的姿態,讓你們處在同一高度。交流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激發矛盾。

“我都是為你好!”:你的寄望正在摧毀你孩子的未來!




如果你是孩子,你被家長干預了你的人生,請你不要自甘墮落:

你的人生一直都是你的人生。人生就像是一艘揚帆的小船,而你是船伕,父母只是船下的海浪——如果方向偏了,就請你使回正軌,而不是安安靜靜地躺在船上等待救援。沒有人可以救你,除了你自己。誰也不會對你的人生負責,除了你自己。父母只是你生命中的指南針,雖然有時會指錯方向,但他們的心始終是向著你的,你要學會感恩。

正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總有一天,你會遇見自己的另一個夢想,它會向你招手說“你好”。

在那一天到來之前,請不要自暴自棄,而是要活出自己本應有的模樣,堅強地闖出自己的天下!“夢想”,只會光臨強者和幸運兒,既然你不幸運,那就只好變強!


“我都是為你好!”:你的寄望正在摧毀你孩子的未來!




我是 ,一名90後大學生,目標是情感領域大V。祝你有美好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