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種植,雙株高產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種植戶需知道

採用玉米雙株高產種植技術可以科學合理地增加玉米的種植密度,通過提高單穴生產力,提高玉米的產量。需要注意的是,玉米雙株高產種植方式對種子具有一定的要求。通過這種方式,種植玉米的農民可以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因此,研究玉米雙株高產種植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基於此,詳細分析玉米雙株高產種植技術,分析注意事項,確保技術的應用效果。

玉米種植,雙株高產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種植戶需知道

1 玉米雙株高產種植技術優點和注意事項

玉米雙株高產種植技術有點顯著,但技術應用過程中也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筆者將其歸納總結認為,技術要點主要體現在改善種植技術、省時省力,注意事項主要為科學選種、處理種子、科學播種及施肥。

玉米種植,雙株高產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種植戶需知道

1.1技術優點

1.1.1改善種植技術,提高玉米產量:傳統的玉米種植採用單株培育的方式,對於植株的種植環境有著較高的要求。玉米的植株易受到天氣等因素的影響,進而玉米的產量降低。採用玉米雙株種植技術可以改變單株種植方式的侷限性。有效改善了玉米種子的出苗率,通過增加種植密度,降低天氣因素對植株的影響,從而實現提高玉米產量的目的。

玉米種植,雙株高產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種植戶需知道

1.1.2減少工序,省時省力

雙株玉米種植技術還有一個明顯的優點就是減少了很多工序,降低了農戶在玉米種植上消耗的時間和精力,在整個管理過程中更加省時、省力、省心。

1.2注意事項

1.2.1科學選種:玉米雙株高產種植技術的應用對種子質量要求較高,農戶在種植時應該儘量選擇耐密性高、純淨度高、含水量低的優良種子產品。

玉米種植,雙株高產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種植戶需知道

1.2.2 有效處理種子

選擇好種子的品種之後,在正式種植之前,應該選擇合適、完好的包衣劑對種子進行處理,以達到保護種子的效果。

1.2.3 科學播種:種子的播種效果會受到播種深度、土壤的壓實度等因素的影響,為保證種子的出苗率,應該控制播種深度,並採用科學的方式進行壓實,促進種子的發芽、出苗。

1.2.4科學施肥

土壤中的養分供給是保證玉米健康生長的重要條件。因此整個生長過程的施肥應做到科學合理,根據玉米本身的長勢情況,選擇合理的時期與數量完成施肥工作。

玉米種植,雙株高產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種植戶需知道

2 玉米雙株高產種植技術的具體應用

在具體應用玉米雙株高產種植技術時,需要充分考慮廣西土壤及氣候情況,做好各環節技術質量控制,提高玉米產量與質量。廣西地區玉米種植過程中應用雙株高產技術時,需要重視每個流程,控制環節質量,為玉米高產、增產奠定基礎。筆者聯繫實際,從選種處理、播種施肥、田間管理及收穫期四個方面展開論述。

玉米種植,雙株高產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種植戶需知道

2.1選種處理

廣西土質條件相對適合種植玉米,可以選擇的玉米品種較多,選擇玉米種子時充分考慮各種情況,通常選擇產量高、宜密植、抗倒伏及抵禦病蟲害的玉米品種,同時還要注意玉米生育期長短,不選最貴的,而是選擇符合當地氣候、土壤條件的,避免出現種子不適應引發的減產,甚至絕產情況。選中時剔除顆粒較小、存在病蟲害原體的種子,將成熟度較好、健康的玉米種子保留下來。

玉米種植,雙株高產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種植戶需知道

選種過程中應重視對種子質量、發芽率、生長因素等條件的考量,對於選好的種子及時處理準備播種。發芽測試是正式播種前的重要工作,通常發芽率要達到90%以上的種子才可以播種。具體在播種時,應該去除殘破、不完整的種子,以提高發芽率。為提高玉米種子的發芽率和產量,在選擇種子時必須考慮其地區和氣候的適應能力,選擇顆粒飽滿的種子。捨棄有腐爛、乾癟或者蟲蛀等不適合播種的種子,以免影響玉米出芽率,進行二次補種。選種完成後經過曬種與催芽處理,條件允許時可以利用藥劑處理玉米種子,形成一層藥膜,抵禦病蟲害侵蝕。如果種子經過制種包衣處理便無錫進行催芽、藥膜包衣處理。

玉米種植,雙株高產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種植戶需知道

2.2播種施肥

廣西春天時間相對較長,溫度快速上升,因此需要選擇合適的播種時期,避免時間選擇不當影響玉米生長。主要因為玉米種子播種後溫度不合適,易出現病蟲害情況,對玉米後期生長及產量產生影響,一般溫度為平均10以上方能開始播種。玉米雙株高產種植技術應用時,應該科學合理地種植。播種時,確保播撒的種子深淺度基本保持一致。播撒結束後,利用土壤掩蓋種子,掩蓋時保持速度均勻,同時通過踩壓的方式確保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保證踩壓力度,儘量避免過度踩壓,否則玉米種子將不能順利破土而出。此外玉米播種時充分考慮土質情況,若是土質黏性較強,意味著含水量較高,此時推薦淺播;土質黏性較差,含水量偏低且地勢較高,推薦深播。

玉米種植,雙株高產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種植戶需知道

玉米具有根群發達、吸肥力強的特點,合理使用氮磷鉀肥等有助於提高玉米產量。施肥時應該根據玉米品種、土壤肥力等進行。通常基肥可以全層使用,確保均勻,一般基肥為總施肥量的55%左右,配合使用有機肥與化學肥料。充分考慮土壤情況,選擇施肥種類與數量,確保玉米產量與質量,提高農戶種植效益。

玉米種植,雙株高產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種植戶需知道

2.3田間管理

查苗是田間管理的重要工作。查苗要及時,並根據情況補苗。通常為保證成活率,可以使用帶土移栽的方式補苗。為保證新苗的長勢,應在補苗結束後,及時灑水、施肥。另外,定苗過程中應儘量保持同一穴內的兩個植株的長勢相同。在幼苗的生長過程中,通常需要進行兩次中耕和一次淺耕。對於灌溉條件較差的種植區域,應通過適當增加肥料的方式保證土壤中養分的供給。

玉米種植,雙株高產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種植戶需知道

在田間管理的過程中,還應該重視病蟲害問題。雙株高產種植技術儘管提高了植株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但依然需要加強重視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必要時採用農藥治理,以免降低產量。玉米穗期管理是保證果實質量和玉米產量的重要工作。此時檢查植株時,應該及時去除小株、殘株和弱株,從而提高玉米質量,促進玉米生長。進入穗期後,還要進行兩次中耕,在玉米的拔節期間,再進行一次深度中耕,保證玉米根系的生長,加強對土壤中養分的吸收。

玉米種植,雙株高產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種植戶需知道

玉米植株生長到小喇叭期後,需要一次中耕,耕地的深度應適宜,不要過深。在到達大喇叭期後,需要噴灑一定的農藥,控制玉米的生長高度,防止玉米倒伏或者折斷。進入花穗期,應該重視施肥,通常施肥需要兩次,應以氮肥為主。此時的病蟲害主要為玉米螟蟲和紋枯病,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農藥進行控制。玉米進入花期以後,對玉米進行補肥,此時還應該中耕除草,同時防治蟲害。

針對遭受蟲害的植株應做好相應的隔離工作,避免由於傳染導致玉米的大面積損害,同時及時停止對原有幼苗的種植工作;通過一定的科學研究,不斷提高幼苗的抵抗能力,改善幼苗的抗病能力;在培育過程中,對水植以及旱植進行交替試驗,提高防治效果;為保證玉米的生長質量,儘量使用人工除草的方式,減少殺蟲劑以及農藥的使用;使用科學的方式誘殺害蟲,保證玉米的生長環境;必須使用農藥殺滅害蟲時,應該對農藥的毒性進行控制,保證植株不受影響。

玉米種植,雙株高產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種植戶需知道

2.4收穫期

選擇科學合理的時期收穫玉米,不僅可以保證玉米的質量,還有利於提高玉米的產量。對於早熟品種,通常在授粉結束後的45d左右開始收穫。對於中晚熟品種,收穫時間應該控制在授粉後的50d左右。雙株玉米種植方式提高產量的同時還應該重視收穫方式的選擇。對於大面積種植的玉米,更應在收穫過程中重視天氣變化對玉米的影響,同時做好設備和人員安排,儘量保證收穫時間一致,保證收穫的玉米整體具有相同的市場價值,從而保證經濟效益。考慮到筆者所在地區玉米大多種植在坡地,收穫期不推薦機械收穫的方式,單純採用人工方式。人工收穫時,注意種植人員安全,避免出現事故。

玉米種植,雙株高產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種植戶需知道

3 結語

玉米雙株中高產種植技術是對傳統種植方式的重大革新,通過應用新的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式,提高玉米的產量和質量。在具體應用該技術種植玉米時,從選種到處理到種植再到管理收穫的整個過程中,都應該按照科學的方式嚴格完成,保證玉米的科學種植,才能不斷提高產量,為我國農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