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具有影響力的油畫家馬剛,創下一個又一個唯一

文 / 王松興

當代具有影響力的油畫家馬剛,創下一個又一個唯一

美好是屬於自信的人,機會是屬於開拓的人,奇蹟是屬於執著的人,

藝術家馬剛就是這樣的人。

01

28歲的馬剛赴美國辦個展,1996年是唯一的最年輕的出國辦展的畫家

我和馬剛相識多年,他早在1996年就去美國舉行了個人畫展,

今天又一次相約他的工作室,

看到滿房間的油畫及畫框,使我一次又一次陶醉在藝術的空間裡,

從他第一次1996年赴美國辦展覽,到現在一步步走過來的發展歷程,

為他感動,為他驕傲。

當代具有影響力的油畫家馬剛,創下一個又一個唯一

時間考驗了他的執著,執著證明了他的專一,專一誕生了精品。

馬剛1991年畢業,兩次到中央美院進修,再到巴黎美術學院交流、歐美辦展覽,

使他大開眼界,對繪畫思考有了新的認識,

幸運的他很早能到國外博物館看原作臨摹作品,當時還是少數,

在國外他很刻苦,從早到晚呆在博物館內,中午吃點麵包,為的是多畫,

當代具有影響力的油畫家馬剛,創下一個又一個唯一

看到他的作品一天天有了質的飛躍,內心為他自豪。

這些年不論社會如何變化,人們的慾望在不斷膨脹,

人心也日益變得浮躁的時候,馬剛卻一日既往的堅持繪畫,

他能靜下來專心於繪畫,實為少見,

目前,他是河南省文化館展覽部職業畫家,

美國亞洲藝術學會博學會士、法國巴黎ARTEC學會簽約畫家。

02

2000年獲法國巴黎ARTEC當代藝術展銀獎,是唯一的一個獲獎的東方畫家

機會是給有準備人的,成功是給努力人的,

世紀之交,馬剛迎來了一個機遇,

2000年受法國巴黎ARTEC學會邀請,赴世界藝術之都法國巴黎舉辦個人油畫展,

對於剛過三十歲的馬剛來說,機會太好了,

而且,他的展覽地點在巴黎的三區藝術中心……其中的

盧浮宮博物館、奧賽博物館、蓬比杜藝術中心附近,

展覽對面就是畢加索博物館,

有此證明,馬剛的作品在巴黎展出的地位,

在這個區域辦個展,邀請方對藝術家作品是有要求的。

結果,兩年以後又發出邀請,舉行了第二次個展。

當代具有影響力的油畫家馬剛,創下一個又一個唯一

法國巴黎ARTEC藝術學會主席讓-吉塔娜這樣評論:

"聖潔的心靈,寧靜抒情的音樂畫面,正是他的作品體現"。

這一些說明,藝術家馬剛的作品是得到認可的。

2000年ARTEC學會推薦馬剛參加法國巴黎ARTEC當代藝術展作品成功入選,

作品《麥垛》獲得銀獎。

當代具有影響力的油畫家馬剛,創下一個又一個唯一

在展覽眾多作品中他獲獎了,是展覽中唯一的一個獲獎的東方畫家。

中國當代藝術批評家中央美術學院易英教授說:"馬剛的油畫充滿了詩意,

具有唐詩宋詞之韻,他是用油畫的語言結合中國畫意境的典範,畫面空靈悠遠"。

03

2003年作品《傲骨》被中央黨校政治局常委會議室陳列並收藏,

是唯一的一個河南畫家

馬剛生長在滎陽,兒時的畫畫受母親刺繡的影響,

從小坐過的小船往返學校,早起寒冷的冬天破冰划船,使他記憶猶新,

那房簷下凍的冰凌注、打麥場地的雪、麥垛裡是他捉鳥兒的地方,

這一些伴隨著馬剛的童年,成為他繪畫的一個基本母題。

當代具有影響力的油畫家馬剛,創下一個又一個唯一

他的冬景系列創作也成為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00年的《冬景》系列法國巴黎個展奠定他的繪畫風格,

從此走上了冬景系列創作之路,而參展、獲獎已是馬剛的常態。

2003年中央黨校徵集作品,他的冬景系列油畫作品《傲骨》被入選,

陳列在中央黨校政治局常委會議室,是唯一的一個河南畫家。

當代具有影響力的油畫家馬剛,創下一個又一個唯一

04

2003年美國-美洲亞洲藝術學會會員馬剛榮升博學會士,是唯一的一箇中國畫家

美國-美洲亞洲藝術學會是官方的非盈利機構,分為會員、會士、碩學會士、

博學會士四個等級,

馬剛從1998年到2008年十年間參加了美洲亞洲藝術學會7次展覽,

7次入選5次獲獎,使得他從學會會員一步步榮升博學會士,

當代具有影響力的油畫家馬剛,創下一個又一個唯一

這是一個外國學會對一個國內藝術家的榮譽和認可,

他的油畫冬景系列深得學術委員會專家的讚賞,

美洲亞洲藝術學會會長郭先生說:"從馬剛作品中可以看到美國著名畫家

安德魯-懷斯的畫風,不同的是馬剛把中國山水畫的意境吸收進去,提升了作品的高度"。

由此驗證了藝術家馬剛是靠作品說話的,作品決定一切。

05

2017年《紫荊綻放》馬剛筆下的香港風雲人物油畫巡迴展(鄭州-北京-香港)

是唯一的一個以20位油畫肖像20幅風景來紀念香港迴歸20週年的主題展

2015年一次小聚一個朋友問他:"你去歐美展覽很多次在香港展過嗎"?

他說:"沒有,去香港關鍵是展什麼"?一邊聊一邊思路來了,

2017年是紀念香港迴歸20週年,由此他的展覽計劃便產生了,

兩年的準備去查資料、定人選、看傳記,構思肖像創作,

於2017年終於完成了以20幅人物獲大紫荊勳章的肖像,20幅維多利亞港灣的夜景,

組合了這次展覽的內容。

香港大紫荊勳章是由行政長官頒發的,共有96位,從中選出20位,

代表著政、商、文界的精英,這裡有香港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

當代具有影響力的油畫家馬剛,創下一個又一個唯一

董建華

愛國主義典範霍英東、船王大亨包玉剛、影視精英邵逸夫、

領帶大王曾憲梓、國學泰斗饒宗頤、文壇"大俠"金庸等20位風雲人物,

這些都是為香港作出貢獻的,推動香港發展的巨人。

在2017年香港迴歸展覽中大大小小有五十多場,馬剛是唯一的一個

以紀念香港迴歸20週年20位肖像20幅風景展出的主題展,

《紫荊綻放》馬剛畫筆下的香港風雲人物油畫巡迴展,

8月份鄭州首展,10月份北京展出,12月份香港完美收官,

三地巡迴展影響之大,新聞報道170多家媒體,無以倫比。

意大利威尼斯雙年展中國策展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先生在

展覽前言寫道:"馬剛的人物肖像畫受學院派影響,具有超強的寫實風格、

繪畫語言中具像裡有表現、表現裡有寫實,他把人物的神䪨畫的恰到好處。

當代具有影響力的油畫家馬剛,創下一個又一個唯一

饒宗頤

06

2019年《致敬,中國脊樑》在人民日報社展出,是首位唯一的一個進入人民日報社辦個展的河南畫家,也是建國70週年為70位科學家畫肖像的唯一的專題展。

馬剛與人民日報早在2000年8月5日就有報導,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馬剛平時他很低調,只一心畫畫。

當代具有影響力的油畫家馬剛,創下一個又一個唯一

一個有上進心的人,往往一個計劃完成,新的計劃就又開始了,

2017年馬剛從香港展覽歸來,告一段落後,他新的展覽思路就產生了,

又是一個兩年,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他思考著畫什麼體裁。

馬剛說:"新中國的發展離不開黨的領導,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離不開

"兩彈一星"的元勳和各行各業的科技專家,是他們埋頭苦幹祖國才有了今天的發展"。

於是,他準備畫70位科學家肖像為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這裡有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中國氫彈之父鄧稼先、中國原子彈之父于敏、

中國探月總設計師孫家棟、物理學家錢三強、核武器技術專家程開甲、

空氣動力學家郭永懷等"兩彈一星"的元勳、

及當今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第一位華人科學家屠呦呦、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當代具有影響力的油畫家馬剛,創下一個又一個唯一

鄧稼先

中國戰略科學家"高溫合金之父"師昌緒、中國血液學專家王振義、

中國現代預警機事業的開拓者雷達工程專家王小謨、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中國爆炸力學與核試驗工程專家林俊德,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

"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等70位科學家。

當代具有影響力的油畫家馬剛,創下一個又一個唯一

黃旭華

展覽是2019年8月3日如期在北京新聞大廈東方藝術空間舉行開幕式,

展期一個月,快要結束時,卻收到主辦單位要求為他免費延長一個月的展期,

10月國慶長假後撤展,

本應回鄭州展出,向家鄉彙報,計劃不如變化。

然而2019年9月中旬的一天他又接到電話,邀請《致敬,中國脊樑》這個展

去人民日報社神州書畫院展出,馬剛說這個可能嗎?

按時赴約去見人民日報社神州書畫院劉院長,果然如此,

於是2019年10月12日在人民日報社神州書畫院舉辦了第二場開幕式,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和觀眾及藝術家近二百餘人,展覽規模盛況空前,

搜狐、鳳凰、網易、新浪、騰訊、藝美視界等現場採訪,

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晚新聞9點播出,

全國各大新聞媒體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今日頭條、今日中國藝術等260多家播出,

由此可見,正能量至上,深受大家好評,如期在京展覽一個月卻展了三個月,

在北京展覽的任何一個畫家身上都是少見的,同時這又創下一個唯一。

當代具有影響力的油畫家馬剛,創下一個又一個唯一

馬剛在新聞報道採訪說:"展覽結束將科學家肖像作品無償捐獻給後代,

向科學家表達我崇高的敬意"。

這是何等的高度,這是時代的需要,這是去明星話弘揚正能量的時代。

馬剛站在時代的前瞻,站在了一個藝術家的制高點,他是一個新時代藝術家的楷模,

將自己的愛國情懷落實在畫筆上,不忘初心,牢記藝術家的使命,譜寫強國華章,

為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