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冠不整下堂來——"冠"字解析

這幾天,海外新冠疫情還在瘋狂肆虐,美歐確診人數迅猛增長,各國也開始重視起來。在我國對外大力支援下,尤其是塞爾維亞、意大利肺炎疫情有所好轉!可喜可賀!

今天,我來分析“冠”字,讓我們一起學習。

首先,看冠的字形演變歷史。


花冠不整下堂來——

冠字的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沒有發現,現在只有篆文字形,上圖就是冠字的篆文寫法。上部是:冃,意思是頭上的裝飾物,古人叫”頭衣“,也就是帽子。下部的左邊是個人形,右邊是手。

整個意思是人手持帽子戴在頭上。

古代有一種加冠禮節,就是說男子二十歲就成年了,要舉行加冠禮節。


花冠不整下堂來——

加冠禮


花冠不整下堂來——

隸書:冠

隸書把字形簡化了很大,它把篆文的上部做了保留,下部的人一撇和豎彎鉤,手也做了變形,把手指拉直變成了寸字。

《說文解字》:

冠,卷束。是用來卷束頭髮的飾物,是戴帽子這一動作的泛稱。字形採用“冂、元、寸”會義,是會意字。

名句欣賞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 宋 · 岳飛《滿江紅》

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 唐 · 白居易《長恨歌》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 唐 · 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四》

長劍橫九野,高冠拂玄穹 —— 魏晉 · 張華《壯士篇》

字源識字,傳承中華優秀文化,詩詞欣賞,就點擊關注吧,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