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 臨蘭亭序拓本,感謝分享轉發

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巖、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號,清代書畫家、政治家。高密縣逄戈莊人(原屬諸城),祖籍江蘇徐州豐縣。乾隆十六年(1751年)進士,劉統勳子。官至內閣大學士,為官清廉,有乃父劉統勳之風。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做過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劉墉的傳世書法作品以行書為多。嘉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於京。諡文清。

劉墉的書法在當時就擁有很大的名氣。清代學者徐珂在《清稗類抄》中說:“諸城劉文清書法,論者譬之黃鐘、大呂之音,清妙明堂之器,推為一代書家之冠。蓋以其融會歷代諸大家書法而成自一家,所謂金聲玉振,集群賢之大成也。”

劉墉書法的風格和明代以來帖學傳統最大的不同之處,便是他不追求一般學帖者習慣的流暢婉麗或縱肆跳宕,而是以豐腴渾厚的點畫、率意鬆散的結字和濃重的墨色,成功地營造出一種雍容、靜謐甚至還帶有一些慵怠落拓之相的美感。

劉墉 臨蘭亭序拓本,感謝分享轉發

劉墉 臨蘭亭序拓本,感謝分享轉發

劉墉 臨蘭亭序拓本,感謝分享轉發

劉墉 臨蘭亭序拓本,感謝分享轉發

劉墉 臨蘭亭序拓本,感謝分享轉發

劉墉 臨蘭亭序拓本,感謝分享轉發

劉墉 臨蘭亭序拓本,感謝分享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