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發展史(五)東信手機

友情提示:本文字數大約五千字,閱讀需要5-10分鐘

東方通信背景

東信手機,是東方通信公司的產品。

東方通信前身是浙江省郵電器材廠,1958年8月8日,浙江郵電器材廠正式成立,杭州市華光巷裡一所簡陋、破舊的房子就是東信的老家,這間只有不到二百平方米、13個工人、幾臺舊車床的廠房裡,竟走出一個通訊行業的巨頭,隨著發展穩定後,這家公司主要是做通訊基站行業、ATM機、SIM卡、POS機、公安政務系統,2005年,成功研製出第一臺自主研發的ATM樣機,2016依然活躍在杭州G20峰會。

這個廠的老闆叫施繼興,1967年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長期在杭州通信設備廠從事技術工作,後來一直陪伴了東方通信幾十年,被後人稱為“中國移動通信產業第一人”,他的名字常常出現在中國移動通信的各種歷史材料中。

2003年7月14日,施繼興正式離任退休,退休之後學起了書法,老年大學的書法課堂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還出版了個人作品集。

國產手機發展史(五)東信手機

國產手機發展史(五)東信手機

施繼興

1988年,已經46歲的施執掌東方通信的前身——杭州通信設備廠,當時的杭州通信設備廠,是一家有40年曆史的老廠,技術落後,資金不足,年產值只有3000萬元。施繼興認為,單靠自己的力量是不現實的,於是他想到了走中外合資之路。改革開放之後,敏銳的他意識到,中國的移動通信時代來臨了。

涉足手機貼牌代工

1990年12月23日,這個廠與摩托羅拉簽訂第一單蜂窩移動電話技術引進合同,與摩托羅拉合作在杭州建成了中國手機歷史上手機第一條生產線,開始了代工之旅,從那時開始“大哥大”這個手機產品伴隨他的名字開始了中國之旅。

當時東信的產值只相當於摩托羅拉的兩千分之一,一樁看起來不太可能的合作卻談成了。

1991年初夏,杭州通信設備廠的生產線上誕生了中外合作的第一代“大哥大”,這一批被大家戲稱為“磚頭機”的手機,成為了東方通信進軍移動通信產業的“敲門磚”。

1991年7月,又與摩托羅拉簽訂了第二個引進蜂窩移動電話系統設備技術合同。

1992年,郵電廠向摩托羅拉公司提出了合資要求,以便解決企業資金短缺和加快技術轉讓進程問題,摩托羅拉以前也沒搞過這樣的事,就慢慢擱置下來了,兩年後,摩托羅拉突然轉變態度,積極要求合資。

1994年6月,這個郵電廠改名成立為:東方通信創業公司,過了兩年,1996年8月1日,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註冊成立。

國產手機發展史(五)東信手機

半個多月後,8月28日,東方通信科技大廈在杭州市文三路落成,現在依然能夠看見這座大廈,不過和旁邊挺拔精緻的新樓比起來,確實多了幾分破舊。

10月10日,東方通信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跟德國西門子簽訂自動櫃員機(ATM)技術轉讓合同,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技術實力,後來東方通信在ATM上越做越猛,直到今天,它仍然能把ATM賣給中國近十家銀行,雖然不是ATM行業老大,但也能夠分到不少的羹。

1996年11月26日,東方通信在上海發行4000萬A股,3050萬股進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股票簡稱“東方通信”,正式上市。

1996年12月5日,東方通信、摩托羅拉、浙江技術進出口公司在杭州西子國賓館舉行了GSM數字移動電話系統許可證貿易合同簽字儀式,又把業務和合作向前推進了一步。

隨後摩托羅拉和東信的母公司普天集團合資,關於普天集團這個手機大集團,我們後面會詳細講到,普天旗下還有諸多手機品牌。兩家共同組建了杭州摩托羅拉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和杭州摩托羅拉移動電話公司,兩家公司均由摩托羅拉控股,東信方面看見控股權一點沒有,當然沒有放棄爭取。

1997年6月,東方通信與摩托羅拉簽訂GC87C生產技術許可合同,經過幾年的合作,東信手機代工業務發展的良好,1997年東信產銷了150萬部,也就是說當時全國1000萬移動電話用戶中,差不多平均每6個人的手機就有一部是東信生產的,但是貼的都是摩托羅拉的牌子。

國產手機發展史(五)東信手機

GC87C

話說回來,從國產手機起步的年代到現在,在背後默默代工、默默設計手機的公司不是少數,放眼世界也不是少數,東信只是其中之一,這種貼牌代工被稱為OEM(原始設備生產商),也就是代工生產,貼牌生產,比如富士康代工生產蘋果手機,最後手機掛的是“iPhone”標誌,不是富士康的標誌。

此外還有一種叫ODM(原始設計製造商),就是負責設計製造,不是純粹代工,比如華為、三星、小米、OPPO、魅族等一些廠商,在一些低端手機上都不會自己設計,都是ODM公司準備好,然後他們挑個滿意的,或者自己說明產品要求後等著收貨就行,最後再印上自己的LOGO標識就可以發佈上市銷售了,這些模式在手機制造業是很普遍的,也不侷限在手機領域、各行各業都有。

ODM和OEM也有兩者都做的公司,錘子科技羅永浩就曾說明過這個問題:“都是供應鏈的產品,在這兒裝什麼孫子,我們只是方案整合商”。關於ODM這個部分,我們會另外發一篇文章來介紹中國手機行業的ODM廠商。

國產手機發展史(五)東信手機

CD928

說回東方通信,1998年10月28日,東方通信和摩托羅拉又簽署了引進移動CD928電話生產技術的許可證轉讓合同,再一次拿到摩托羅拉的大訂單,就像富士康每年拿到蘋果手機生產訂單一樣開心。

自主生產手機

1998年11月16日,東信在美國的同步公司,也就是一個分公司,專門負責手機技術研發和設計,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手機產品——東信EC528手機,並在丹麥通過ETSI發佈的全面型號認定(FTA)第二階段標準測試。雖然比科健要晚4個月,但是科健雖然在8月就弄出來樣機,但是沒有通過FTA測試。不過相比熊貓和南方高科,東信在自主手機的生產和研發上和他們還是有時間上的差距。

國產手機發展史(五)東信手機

東信EC528

1999年11月21日,東方通信自己的首條手機生產線落戶杭州西湖對岸,杭州中醫藥大學旁邊的東方通信城,隨後自己的第一款手機——東信EC528與世人見面,自主品牌手機成功推出後,東方通信將代工摩托羅拉手機業務更多放到了合資公司上,東信在自主品牌產品研發上完全是另起爐灶,但是一邊代工摩托羅拉手機,一邊又想做自己的手機,合作伙伴摩托羅拉當然有些不滿意。

但無論是首信與諾基亞,三星與科健,還是熊貓和愛立信,多半都是這種局面,學到的是製造技術,而不是產品研發。儘管後來雙方還是維持了合作關係,但施繼興坦言:“東信在合資公司中並沒有拿到更多技術,我們得到的最主要是利潤分紅”。

1998年和1999年東方通信取得了中國電子百強企業第13名的好成績。

1998年,施繼興出版《東信怎麼辦?》一書,對國有企業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具體內容這裡不做過多介紹,感興趣的可以自行搜索觀看,這也是施繼興被稱為中國移動通信產業第一人的原因之一。

2000年,雙方同意將摩托羅拉移動電話有限公司改組,東信方面控股51%,公司同時更名為杭州東信移動電話有限公司,主要負責組裝手機。2000年東信自主品牌手機,年銷量20萬臺,除去成本,還賠了6000多萬。

2001年東方通信賣手機,手機代工、賣各種設備賺了2億,在最輝煌的2001年,東方通信實現銷售收入105億元,並擁有36.52億元的淨資產,在施繼興擔任東方通信掌門人的15年時間裡,東方通信的國有資產增值150倍。

2002年的年關剛過,在聯通CDMA網絡開通的第二天,東信就一次推出了三款CDMA手機來搶佔賣點。同年8月底,東信EL660、EG760、EG860三款手機浩浩蕩蕩在香港同步上市,這其中EL660有必要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分享:

國產手機發展史(五)東信手機

EL660

是因為這款手機有什麼厲害的技術嗎?還是有超高的銷量?還是有劃時代的意義?都沒有,單純就是因為他好看,這款手機的配色,採用的可是現在流行的藍色漸變,配上黃色的顯示屏,色彩上很討喜,在一眾黑白灰中,最為亮眼。

國內手機市場激烈,但各家營銷手段和活動一點兒也不比現在差,2002年7月22日,東方通信舉行“東信回饋股東,優惠購買手機”活動:凡在7月22日至8月22日之間持有東方通信股票的股東,憑持股證明均可以以優惠價購買東信最新推出的東方之珠EG888系列手機。

國產手機發展史(五)東信手機

東方之珠EG888系

這款東方之珠EG888,在國內當時的IT界最具權威的評測機構之一的賽迪評測報告中,因綜合成績最高而獲得“工程師推薦獎”。對沒錯,當時就有評測機構了。東方之珠EG888的不同在於,它使用來自於泰國珍稀的珍珠魚皮作為其手機翻蓋表面,這在當時的市場,是絕無僅有的,一發布就成了商務、高端、有品位的象徵,它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國內唯一的一款真皮手機,其中小牛皮版本售價2480元,珍珠皮版本售價2680元。

這還不算結束,沒過兩個月東信又策劃了一次營銷活動。

2002年10月初,正是“十一”黃金假期,這一年是建國53週年,正是十六大勝利召開的時候,東方通信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強行來了一波營銷,他們宣佈將於10月上旬舉行一場攝影大賽,大賽獎品設置豐厚,比賽的一等獎是一款手機,代號東方魅力EG860,是一款具有高分辨率的GPRS雙屏真彩手機,最大的特點就是用戶能通過數據線從PC上下載自己心儀的彩色圖片,並提供了GPRS Class 8“一鍵上網”,快速傳輸可達80kbps,雖然現在看來80k的速度難以想象,但當時的圖片質量也沒那麼大,能下載就已經驚呆消費者了。

10月在這場攝影大賽中結束了,2002年應該完了吧,不,東信遠不是你想的那樣,臨近過年,東信手機又來了一次宣傳促銷。

2002年12月17日年關,手機市場火爆異常,為了能確保今年有個好收成,過個好年,一堆商家又擊鼓開戰,促銷更加的花哨。

12月的北京的冬天,異常寒冷,但在北京西單附近的手機專賣場裡,人聲鼎沸,在東信手機的櫃檯前,巨大的“中彩屏手機,東信頭彩降臨滿堂彩”的海報引人注目,前面圍了不少人詢問促銷的細節,幾個銷售員已經忙不開了,這樣的場景持續了好幾天,從上午開門一直到晚上收攤,都是如此,看來消費者這回對促銷活動確實很買帳。

一位剛從人堆裡擠出來的女士表情很激動、很開心,前幾天她朋友告訴他東信手機在搞促銷,並拿出自己的東信手機向他展示,所以她便來到這裡看看究竟。

這位女士剛走,一位大哥也從人群中擠了出來,手裡拎著裝手機的袋子,還抱著一個大盒子,也是無比開心,他說這是他剛剛賣手機抽中的獎品——照相機,這位大哥很熱情,他說最近幾年以來國產手機的知名度和產品性價比都明顯提高了,一些新的應用國產手機都走到了進口品牌的前面,現在是買國產手機的時候了,他說本來就看好了東信EG888,覺得它的皮質設計既時尚又有品味,新近得知EG888珍珠魚皮手機價格下調了400元,普通皮質的EG888降價了300,就火速前來購買。

又賠又賺-跌跌撞撞

2002年,東信的另一個業務——SIM卡,市場佔有率已經到了30%,是當時國內最大的一家SIM卡生產製造商。手機方面東方通信全年上市了12款東信手機,東信手機銷售了200萬臺,名字很大氣:東方之珠、東方魅力、東方英雄,、東方明星,但利潤只有3000多萬,主要的錢還是來自摩托羅拉的代工費,但最後算來算去東信2002年還賠了2個億,由此看來,促銷也是逼不得已。

2003年,東信自己的手機賣了209萬部,2000年以後大量引進了GSM和CDMA手機,銷售又不夠多,導致滯銷,2003年一年都在清理庫存,再加上到處打廣告開發市場,儘管代工摩托羅拉手機,賣通訊設備各種東西掙了一些錢,但東方通信2003年所有的業務算在一起,賠了11億。

東信自1996年上市以來一直保持高增長,2002年卻突然出現2.1億元淨虧。進入2003年,東信愈發陷入虧損,難以恢復。

就在大家眼看東信要賠死的時候,2004年東信上市了12款手機,所有業務滿打滿算掙了5661萬,結果好事不長久,這裡有一個概念需要說明,企業的合理負債和虧損是可以的,但是如果長時間的無法獲得盈利,則是有問題的。

2005年東信上市了15款手機,12月東信上市了EG308手機,並請到了當年正火的超級女聲亞軍——周筆暢代言,儘管如此,東信全年又賠了2.8億。

國產手機發展史(五)東信手機

2006年1月,東信搞了一款產品,吸引了很多眼球——東信DE68,這款手機玩的現在廠商仍會採用的定製款,這部DE68是一款迪士尼定製主題手機,產品的原裝配置相當齊全,提供了兩塊電池電、一個充電器、一個耳機、數據線光盤套裝、米老鼠主題掛繩、手機袋、手機底座,以及最珍貴的限量版證書一份,同時提供了三種配色,名字起的也是很新潮:妮幻花樣、經典米奇、粉色戀,但是3880的售價很難引起非粉絲的興趣。,這一年東信上市了10款手機,各項業務賺了3000萬回來。

國產手機發展史(五)東信手機

東信DE68

2007東信上市了8款手機,這一年東信各項業務掙了2.1億。2008年東信只上市了4款手機,這一年東信各項業務掙了9692萬。

2009年東信上市了28款手機,機海戰術可見一斑,其中有幾款我們一起來看看,一款翻蓋旋轉手機——東信ET888,兩款智能手機——Eπ108、EC558,不知道各位看完後是想到了魅族還是蘋果,這一年東信各項業務掙了9850萬。

國產手機發展史(五)東信手機

東信ET888

國產手機發展史(五)東信手機

東信Eπ108

2010年6月,東信上市了25款手機,其中有一款可愛別緻的手機——東信EG1068,2010年東信各項業務掙了1.4億。

國產手機發展史(五)東信手機

東信EG1068

淡出主流視野

2011年,雖然國產手機行業已經大換水, 新的廠商已經暫露頭角,大屏智能手機也開始風靡流行,東信似乎還在手機邊緣努力,這一年發佈了12款手機,雖然目前找不到任何資料,這些手機是東信自己生產,還是出租了自己的品牌。

同時這一年東信也知道了智能手機行業難以生存了,就開始佈局老人機市場

採用了新的品牌標識——歐蓓(obooy),分為了兩個系列,2001年8月上市了第一款老人機,這也是那個年代的手機廠商找到的一條出路,包括:波導、大顯、創維、東信、天語、中興、首信等等廠商,畢竟作為老人機,在老年人群裡中,這些老去的牌子還有一些些情感和影響力,2011年東信各項業務掙了1.88億。

2012年,上市了3款老人機,2013年上市了4款老人機,2014年上市了3款老人機,其中歐蓓EA508老人手機獲得了2014年IF產品設計大獎。

國產手機發展史(五)東信手機

截止2018年東信全年淨利潤1.4億元,股票穩定在每股20元左右,依然健在。

雖然現在市場上東信的手機消息少之又少,但是不管怎樣,東方通信是第一批做手機的公司中唯數不多“壽終正寢”的公司,沒有破產,沒有被查封,沒有銀行凍結資金,股票也沒有被掛上ST,只是在手機領域逐漸退出視野,將重心轉向了其他領域。


往期文章推薦

《國產手機發展史》持續更新

部分數據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