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行情的三個關鍵詞——神棍局量化透市

“史詩級”的三月就這麼過去了。3月份北向資金被美股的暴跌嚇得夠嗆,淨流出678.73億元,但在市場恢復冷靜後,這些資金又回來搶A股的優質資產了。

什麼叫理性?所謂理性,就是遇見的行情比別人多而已,當遇到3月海外市場的那種恐慌情緒時,連機構也照樣是情緒化做派。

四月行情的三個關鍵詞——神棍局量化透市


利好繼續被無視

今天市場給人感覺就是:上午後悔沒滿倉,下午後悔沒空倉。

昨晚新能源車的利好消息,連傳統受益股天齊鋰業都封不住板,市場資金太謹慎了,這種半路打板還封不住的走勢,說明遊資裡面出現了“逃兵”。

四月行情的三個關鍵詞——神棍局量化透市


還有一個現象就是,食品飲料板塊沒有延續昨天的趨勢,消費券的特大利好居然也延續不了多久,這種一邊出政策,但市場一邊“一日遊”的炒作方式,會讓普通投資者處於相當難受的地步。

這種能明顯體會到的觀望感,也讓情緒寶系統再次做出減倉提示,既然市場無視利好,沒有做持久戰準備的投資者,不如繼續觀望吧。

最近在做課程,一直在總結一些小理念,今年給大家分享下一些小片段:

先知先覺賺錢的市場環境:熊市短線、波段震盪、牛市主升浪;

正知正覺賺錢的市場環境:波段震盪、牛市主升浪;

後知後覺賺錢的市場環境:牛市主升浪;

當前什麼環境,大家心裡都有數。我們還是要對自己的交易能力,有一個客觀理性的認識。

四月的三個關鍵詞

1、供需缺口

四月的行情,雖然不會像三月行情那麼極端,但也不會太輕鬆。對一些題材概念,要多從供需角度去分析,以求對該概念的持續力,有一個初步的判斷。

如之前的C2M概念,只持續了3天,就“歇菜”了,核心還是沒有供需邏輯。另外,高考延期一個月,對教育板塊也沒有持續的供需邏輯。

所以,各位介入這些題材前,一定要想好邏輯。如果想好邏輯,還是要進,那就是投機的範疇,做好止盈止損就行。

四月份,也就是疫情爆發後的第三個月,很多供需現象都會顯現出來。比如你可以不買特斯拉,電腦可以不著急換,手機可以再等等買,對應的產業鏈可能就不存在需求缺口。反倒是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柴米油鹽醬醋茶,真的離不開,這些對應板塊的邏輯就可能有持續性。

2、疫情反覆

目前已經出現了部分“無症狀感染者”的案例,說明防疫形勢依然嚴峻。當電影院繼續暫停營業,意味著要著實鞏固下防疫戰果。看著海外因重視不夠而亡羊補牢的樣子,我們不能重蹈覆轍。

所以,基於這種邏輯,醫療股可能還有機會。最近醫療股有回調的走勢,也是前期被過分炒作後的結果。臨近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醫療和快遞行業可能會出現增長。

3、政策刺激

這條線埋得比較深,刺激無外乎是降費降息、促銷去存。最近市場比較謹慎,對這些刺激可能不會有太多持續力。所以這裡講的政策刺激,應該放到一個全球的角度,各國政府目前主要的手段,就是放水刺激,美國尤甚,加上油價出現短期反彈,大概率會引發市場對通脹的預期,抗通脹品種大家可能也要留意下。

以上三個關鍵詞,應該能讓整個四月份的走勢,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思路。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