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疫情為何惡化到歐洲第一?

江湖傳言,南歐諸國,如希臘、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等,其實是偽裝成國家的養老院。大家沒事兒沙灘上曬曬太陽、踢踢球、談談戀愛啥的,小日子過得歪歪爽。

西班牙疫情為何惡化到歐洲第一?


慵懶是他們的特色。但那裡終究不是養老院,還有很多年輕的帥哥美女,也有很多死胖子;他們很喜歡音樂,大街上隨時可以扭起來。晚上12點上街,1點開始嗨,凌晨回家是很多人的生活節奏。

另一方面,當年的希臘城邦、羅馬帝國、大航海運動也都發生在那裡。

如今這波疫情中,最嚴重的地區就是西班牙和意大利。實際上西班牙才是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西班牙只有4千6百萬人口,大約只有意大利的四分之三,如今感染人數超過意大利。


西班牙疫情為何惡化到歐洲第一?


更為悲催的是,西班牙還無法得到實質性的援助。

01 性格

作為一個歐亞大陸東端的過客,想起歐亞大陸最西端的西班牙時,頭腦中會出現一些碎片:首先會出現皇馬和巴薩這樣橫掃歐洲的足球王者,因為稍微關注足球的都知道這些;其次會想到大航海和第一代“日不落帝國”,稍微懂點世界史都知道它;還有地中海與大西洋旁邊的陽光、沙灘與拉丁音樂舞蹈的浪漫。綜合起來大致類似這樣一幅畫面:

西班牙疫情為何惡化到歐洲第一?


但是稍微仔細動用幾個腦細胞思索一下就明白:

大航海和西班牙帝國象徵開拓進取之精神,曾經推動文明的前進。

足球、音樂、陽光、沙灘是一種慵懶的生活,是一種自由享樂主義。

這兩者之間看似有一種巨大的鴻溝。但是如果仔細思索,就會發現,這種表面看起來的矛盾,有其歷史必然性的一面。而且可以從這種歷史進程中,挖掘這輪疫情在西班牙傳播的一些根由。簡單來說,可以尋找西班牙的民族性格。

正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一樣,我相信所有民族都有自己的性格。

性格決定選擇。

02 地緣

如你所知,歐洲文明源於地中海。

空中俯瞰,地中海猶如一系列鑲嵌在亞非歐大陸上的海(盆)。希臘旁邊的愛琴海(盆),意大利旁邊的亞得里亞海(盆),西班牙旁邊的阿爾沃蘭海(盆)等等。因此有人戲稱地中海為“上帝遺忘在人間的腳盆”。

西班牙疫情為何惡化到歐洲第一?


但是這個上帝的洗腳盆在最西段的阿爾沃蘭海盆處有一個漏洞,就是直布羅陀海峽。

如你所知,直布羅陀海峽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是歐洲和非洲的分界線。

海峽南岸是非洲的摩洛哥;北部是歐洲的西班牙。

為了對西班牙有一個更直觀的印象,請看下面這張圖:

西班牙疫情為何惡化到歐洲第一?


從西班牙看歐洲地形,能看出西班牙的位置是多麼的與眾不同:

東臨地中海,西接大西洋,不論地中海文明圈還是大西洋文明圈都少不了它;

北面背靠歐洲大陸,與法國分界,為歐亞大陸向外延伸的橋頭堡。

03 勇者

——歐洲文明源於巴爾幹半島的希臘,壯大於羅馬,但轉折點在西班牙。

當年的羅馬帝國從亞平寧半島出發,一番擴張,征服了地中海周邊的歐洲、亞洲、非洲廣大領土,成為歷史上唯一一個把地中海變成內陸湖的帝國。

其實西班牙境內,自古以來就有人居住。根據考古,很久很久以前,如今西班牙境內巴斯克人的祖先是第一批從非洲到歐洲的智人,被稱為伊比利亞半島第一批島民。當然那是很遙遠的事情了。在羅馬帝國征服半島以前,島民很安靜,並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很深的足跡。

羅馬帝國的征服,給島民送去了至關重要的基督教意識形態

為什麼要強調這點呢?因為意識形態相當於民族的靈魂。

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誕生,並且隨著阿拉伯帝國傳遍四方。

阿拉伯帝國從地中海南岸征服北非,再向北跨過直布羅陀海峽,試圖東西夾擊、摧毀基督教世界。下面這個圖大致相當於公元8世紀中期,伊斯蘭教的傳播路徑。

西班牙疫情為何惡化到歐洲第一?


阿拉伯人基本上征服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但沒有徵服巴斯克人(堪稱西班牙的戰鬥種族)控制的領土。

巴斯克人成為歐洲基督徒的前線戰士:經過和穆斯林長達700餘年的拉鋸之後,基督徒逐漸收復失地。

小結:當年不屈不撓的巴斯克人代表了西班牙的倔強。他們是那個時代的戰士,完全不像現在這樣能歌善舞的慵懶者。

1467年,西班牙收復失地的戰爭接近尾聲,伊比利亞半島上最強大的兩大基督教王國——卡斯蒂利亞王國與阿拉貢王國搞了一次聯姻,於是西班牙王國誕生了。

1492年,西班牙人攻克阿拉伯人在西班牙最後的據點(格拉納達),實現最終的統一。

西班牙的神奇在於:它是極少數被穆斯林置換意識形態之後又成功恢復基督信仰的國家。

像中亞諸國、波斯高原上的伊朗等國被征服之後,便永遠信奉伊斯蘭。

更為神奇的是,此後它就進入開掛模式,直接拉開大航海大幕。

04開掛

西班牙人反擊穆斯林的過程中,在基督世界積累了很大威望,吸引了很多人才,比方說哥倫布就從意大利去了西班牙。

哥倫布和達芬奇是同時代人,兩人老家離得不遠,也就一百多公里。達芬奇年少成名,推動了文藝復興,很早就成為大師。哥倫布的命運比較坎坷。當時大家已經沒多少人認為地球是平面的了,但“地圓說”理論尚未完全成熟,彼此爭得口水橫飛。

哥倫布熱愛航海,但航海是一項燒錢的遊戲,不是個體戶能搞定的,用現代話說就是需要找大集團去融資。那個時代資本主義還沒萌芽,最大的集團就是各國政府。於是他花了大半輩子時間試圖遊說意大利、法國、英國政府支持他去遠航,均以失敗告終,還經常被認為是騙子;情況和馬雲早年經歷類似。區別在於,馬雲只是要融資;哥倫布胃口很大,比方說他要求將他發現的每個國家的總督權過繼給自己的後代,相當於搞權力世襲,想得很美。當然這也能理解,40歲的年紀跑到海外去玩命,就是求財求權力嘛。

時間來到1492年,西班牙統一之後,國王便迫不及待地資助被人當了半輩子騙子的哥倫布航海,10年時間,支持他4次橫渡大西洋!

西班牙疫情為何惡化到歐洲第一?


可以說西班牙國王和哥倫布的魄力都很大,他們押了很大的籌碼,來了一場歷史極的賭博。他們很幸運,賭贏了!回報遠超他們的想象。

哥倫布原本想去印度,卻一不小心跑到南美,成為新大陸的發現者,名垂青史。儘管他到死都以為自己到了印度,而不是發現什麼新大陸;但是論對歷史的影響,他和那位天才老鄉並不差多少。

至於西班牙,那更是成為歷史超級爆發戶。

因為哥倫布的成功,西班牙在美洲大陸佔盡先機,從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到中美洲的加勒比海灣、到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到處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為什麼西班牙能開掛?按照立體史觀分析,佔據了文明大週期轉移的先機。文藝復興和大航海,相當於工業文明到來的兩個翅膀。西班牙佔據了大航海這個翅膀的先機。因為大航海意味著天量的貿易利潤。

西班牙帝國的巔峰是什麼時候?在卡洛斯一世(查理五世)父子時代。

卡洛斯一世大概是歐洲最幸運的國王之一。此君1500年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家族,6歲那年成為尼德蘭(荷蘭是其一部分)君主,16歲兼西班牙國王,19歲兼德意志國王,20歲兼哈布斯堡皇帝。此君一輩子有72個最高頭銜,掌握著27個王國,13個公國,22個伯國和九個封建領主!人生的極限也不過如此!

卡洛斯一世統治的歐洲領土從三面包圍了法國,加上在美洲的殖民地,他統治了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當然那個時代歐洲其他地方比較窮,西班牙國王最拉風。因為西班牙海外殖民地眾多,源源不斷的白銀往回流。16世紀20年代,殖民者相繼在墨西哥和秘魯發現大量銀礦,白銀源源不斷地輸入,使得西班牙成為當時歐洲最富有的國家,實力逼近巔峰。

卡洛斯一世得意洋洋地說過一句名言: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這便是日不落帝國的由來。

小結:西班牙的成功,很大意義上在於佔據了歷史的先機,吃了大航海的紅利,根基不牢,立足未穩,很快便走向衰敗。

05衰落

卡洛斯一世還曾得意洋洋地說過另一句名言:“我對上帝說西班牙語,對女人說意大利語,對男人說法語,對我的馬說德語。”從這得意洋洋的話中可以明顯看出,西班牙帝國內部其實是一盤散沙,多個王國組成的共治聯邦,各王國議會管理各自的財政,並沒有有效的中央政府。所以說帝國大,不見得就一定牛。

所以西班牙帝國衰落的原因之一——社會組織太落伍。

西班牙衰落的第二個原因很搞笑,錢太多。

常言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但實際上,錢太多,管理不當,未必是好事。

美洲白銀的大量湧入,相當於是持續不斷的天量貨幣超發,消化不了,物價高速上漲。

西班牙作為白銀集散地,物價漲幅最大。由於白銀貿易掌握在王室和少數權貴之手,平民既無法從殖民貿易中賺到錢,又不得不承受節節攀升的物價,無數農民和手工業者淪為乞丐、小偷與妓女。

由於西班牙錢太多花不完,需要當時的歐洲貿易中心(尼德蘭地區)幫著一起花錢。如此導致尼德蘭地區貿易更加繁榮,為後來獨立埋下伏筆。


西班牙疫情為何惡化到歐洲第一?


尼德蘭地區:中世紀歐洲西北部位於萊茵河、默茲河、些耳德河下游和北海沿岸的低地地區,現代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北部小部分地區。

另外這位卡洛斯國王控制的地盤雖大,意識形態卻非常保守,是一個狂熱的天主教徒。當時歐洲正在搞宗教改革,新教在崛起。尼德蘭地區也信仰新教,在尋求獨立

作為傳統勢力的捍衛者,卡洛斯擔心帝國難以控制,決定把帝國權力分散,一部分分給兒子菲利普二世。

這位菲利普二世特能折騰,到處發動戰爭。他在西邊和法國開戰,在東邊和奧斯曼帝國打。打仗這種事,需要為政治目的服務。菲利普二世打仗,那是為了打仗而打仗,相當於刷存在感。好在西班牙家底比較厚,還有一支無敵艦隊供他消遣折騰。順便說一句,偉大的塞萬提斯就是那時的一名海軍,因戰爭創傷寫下不朽的經典《堂吉訶德》。

所以西班牙帝國衰落的第三個原因:窮兵黷武。

菲利普二世如此這般刷存在感,終於在1588年出了大問題——

在英吉利海峽,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全軍覆滅,拉開西班牙衰敗的大門。

當然也不能說菲利普二世沒作為:1580年,他趁葡萄牙王室絕嗣之機,吞併了葡萄牙王國及其殖民地,將拉丁美洲全部置於西班牙的掌控之下;他還曾娶過英國女王,短時間兼任過英國國王。

有歷史學家評價,菲利普二世堪稱“西班牙版乾隆”,見證了帝國最好的時刻,同時見證了帝國衰敗。他和乾隆確實有類似的地方,但有一點他絕對比不上乾隆——生育能力。乾隆一輩子生了幾十個孩子,菲利普二世硬是沒留下繼承人。所以在他死之後,西班牙王位落到法國王室手裡。如此一來,尼德蘭地區加速獨立步伐,雙方在1609階段性休戰,之後戰爭一直持續到1648年,以荷蘭誕生而終結。

荷蘭的獨立,對西班牙是沉重一擊。

但是對西班牙帝國來說,更重大的打擊來自英國。英格蘭海戰之後,英國便佔據了主動權,在海外和西班牙全方位競爭。1704年,英國更是直接出兵佔領了直布羅陀。

西班牙疫情為何惡化到歐洲第一?


直布羅陀海峽是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門戶,又扼守著地中海和大西洋航道的咽喉。只要有人堵住直布羅陀海峽出海口,地中海大多數沿岸國家秒變成內陸國。關鍵的是,直布羅陀海峽在西班牙家門口,被英國佔領,那叫一個憋屈。

06 轉變

再往後就是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被搶奪:

北美洲殖民地先被英法搶奪,後被美國搶奪。

菲律賓殖民地被美國搶奪。

中南美洲的殖民地最後紛紛獨立。

如此這般,西班牙帝國逐漸瓦解,變成如今的西班牙。

這個過程中,曾經開疆擴土的殖民者,變成如今能歌善舞的享樂者。

給西班牙的興衰做一個小結:歷史給了西班牙帝國一個走在前頭的機緣,但它沒有抓住。更要命的是,西班牙不僅沒能有效治理領土,同樣未能有效管理金錢。

現在的西班牙,更像一個沒落世家,通過享樂自我麻醉。

所以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音樂、舞蹈、足球、陽光、沙灘上,享受著慢節奏的慵懶生活。至於勤勞勇敢改變世界那種事,就讓美國人、德國人、日本人、中國人去做吧。

這種自我麻醉的精神狀態和慵懶的生活態度反映在經濟上,就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西班牙再也沒能恢復元氣。整個南歐,包括意大利和希臘,都是如此。

西班牙疫情為何惡化到歐洲第一?


而此次疫情的影響,遠比2008年金融危機嚴重。所以指望西班牙能迅速搞定疫情,那是不現實的。而且不論是歷史上的西班牙,還是現實中的西班牙,都不具備嚴密的社會組織能力,也就無法實施有效封鎖。

也許通過這次疫情,西班牙人可以痛定思痛,年輕的帥哥美女們會改變一下慵懶的生活節奏,胖子們會放棄一部分養老院生活模式,建立起嚴密有效的社會秩序,這也未嘗不是一種涅槃。



分享到:


相關文章: